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8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4 毫秒
1.
老年男性272名勃起功能障碍患病情况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老年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患病情况,为临床诊治勃起功能障碍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国际勃起功能指数评分的简化版中(IIEF-5)问卷调查性生活史,并回顾相关既往史、用药史和生活方式。结果 272名老年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总患病率是89.7%,其中60~岁组是75.9%、70~岁组是78.6%、80~88岁组是100.0%;此次调查的老年男性中95.1%的高血压病患者伴发勃起功能障碍。结论 老年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患病率与年龄增长和高血压有关。  相似文献   
2.
前交叉韧带(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是膝关节常见的损伤,若治疗不当,晚期将导致严重的退行性骨关节炎。交叉韧带断裂后难以自愈,关节镜下肌腱移植重建ACL是目前主要治疗手段。自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采用关节镜下“人”字形自体胭绳肌肌腱重建膝ACL损伤患者31例,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远端筋膜蒂第一跖背动脉皮瓣修复蹰趾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3年10月采用远端筋膜蒂第一跖背动脉皮瓣修复躅趾皮肤缺损患者9例,供区行中厚皮片移植。结果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6(3~12)个月。皮瓣全部成活,皮瓣颜色、质地、厚薄与受区皮肤相近。1例皮瓣少许皮肤坏死,经换药3周后Ⅱ期愈合。供区植皮均Ⅰ期愈合。两点辨别觉为6~13mm,患者行走正常,皮瓣及供区植皮处皮肤无破溃。患者对外观、功能满意。结论相较于传统第一跖背动脉皮瓣,远端筋膜蒂第一跖背动脉皮瓣血管蒂长,转移覆盖范围增大,皮瓣血供更有保障,供区影响小,术后外形良好,是修复躅趾皮肤缺损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躯体疾病伴抑郁症的特征及抗抑郁治疗对躯体疾病的影响。方法住院期间出现不能用器质性疾病解释、与辅助检查不符的躯体症状者行抑郁自评量表(SDS)检查进行初筛,SDS评分≥50分者入选为抑郁组,SDS评分〈50分者入选为对照组;两组患者于第0周及第4周时测定血压、血糖;抑郁组于第0周(即治疗前)及第4周时(即治疗后)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24项量表检查。确诊抑郁症者给予帕罗西汀(赛乐特),每天20mg治疗。结果(1)老年住院患者伴抑郁症患病率为26.2%,其中轻中度抑郁为21.9%,重度抑郁为4.3%。(2)老年躯体疾病伴抑郁症的心境障碍体验不丰富,而躯体化表现突出(如神经系统症状、胃肠道症状,心血管症状等),但无特异性。(3)不同躯体疾病伴抑郁症的患病率不同,以缺血性脑卒中为多(32.1%)。(4)抗抑郁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躯体化症状及HAMD评分,且对血压、餐后2h血糖亦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结论老年住院患者伴抑郁多为轻中度抑郁,其抑郁症状易转化为躯体症状,把抑郁表现归诸为内科疾病,夸大躯体疾病,抗抑郁药物治疗有助于改善其躯体化症状,促进躯体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的临床因素.方法 分析168例2型糖尿病患者静息状态下以及站立后1~10 min内的每分钟血压.结果 体位性低血压组与非体位性低血压组两组比较,前者年龄较大、卧位收缩压较高、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高、合并高血压的比率较高;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与年龄、卧位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合并高血压病独立正相关.结论 合并高血压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加强血压、血糖的管理,减少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邓雪峰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3):3244-3245
目的比较七氟烷吸入麻醉与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儿童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128例1-10岁择期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七氟烷吸人麻醉组(S组)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组(K组)。观察两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对循环、呼吸功能以及相关不良反应的影响。结果与K组相比,S组在麻醉诱导后5、10min,HR明显降低、呼吸频率增快(t=4.97、3.68,均P〈0.05);两组患儿术中PETC02均在正常范围内,但K组在诱导后10min较s组明显升高(t=5.13,P〈0.05);S组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均明显缩短(均P〈0.05),术中体动、术后精神症状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与氯胺酮静脉麻醉相比,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迅速、术中呼吸和血流动力学平稳、苏醒快且不良反应少,是儿童手术的一个比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应用不含静脉的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应用不含静脉的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41例,修复手指皮肤缺损.观察皮瓣的成活率、质地、色泽、和感觉.结果:术后41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平均12个月.皮瓣外观、质地、弹性良好,感觉恢复正常.结论:不含静脉的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成活率高,操作简单,是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片联合不同长效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CCB)的降压方案对老年高血压达标率、安全性及依从性,以寻找适合老年高血压的优化降压方案。方法 113例高血压患者随机接受A方案(厄贝沙坦片150mg/d+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d,n=57)或B方案(厄贝沙坦片150mg/d+氨氯地平5mg/d,n=56)降压治疗,总疗程8周;分别了解治疗2周时及治疗8周后降压治疗的达标率、安全性及依从性。结果血压平均由(162.80±11.52)/(93.75±6.31)mmHg调降到(138.85±8.12)/(81.24±5.13)mmHg,2~8周血压总体达标率达为59.1%,A方案为63.3%,B方案为56.7%;两种降压方案在达标率和UACR对比无显著性差异;治疗中动态观察2~8周,血压值已基本平稳,肾保护作用继续加强。本研究主要不良事件少,例数为踝部水肿8例(7.08%)、干咳6例(5.31%)、皮疹或潮红6例(5.31%)、及低血压7例(6.19%)、心律失常5例(4.42%);依从性高达94.2%。结论厄贝沙坦片联合不同长效二氢吡啶类CCB的降压方案,降压达标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依从性高,是老年高血压的优化降压方案。  相似文献   
9.
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的活性变化是评定肌肉承受刺激和了解骨骼肌微细损伤及疲劳恢复的主要生化指标之一,是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调节训练强度的依据之一。我们在监控训练负荷的过程中发现服用抗菌药物能引起CK值的大幅度增高,目前国内未见相关报道。本文通过对四川省一名优秀皮划艇运动员训练中急发右下腹疼痛,在使用悉复欢抗菌药物后出现血清CK值异常升高的病例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喹诺酮类抗菌素对血清肌酸激酶的影响,为科研人员和教练员运动训练中的生化监控提供一定指导。1病例资料张××,女,21岁,四川省优秀皮划艇运动员,身高…  相似文献   
10.
带血管食指筋膜瓣修复拇指背侧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带第1掌背动脉的食指筋膜瓣修复拇指背侧组织缺损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2001年10月~2005年5月收治15例拇指指背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男12例,女3例。年龄17~45岁。电刨伤6例,切割伤3例,绞轧伤1例,热压伤4例,电击伤1例。缺损部位均为拇指背侧掌指关节以远。缺损范围1.0cm×0.8cm~3.2cm×2.0cm。取带第1掌背动脉的食指筋膜瓣修复创面后游离植皮、固定,供区原位缝合。切取筋膜瓣范围1.2cm×1.0cm~3.5cm×2.2cm。术后进行康复训练。结果15例筋膜瓣全部成活,创面及供区期愈合。术后随访1~10个月,除4例行拇指指间关节融合外,其余掌指关节活动度40~70°。各指指间关节活动度70~90°,两点辨别觉4.5~9.0mm,平均6.0mm。拇指对掌、外展、内收、伸、屈功能均较好,肌力V级。患者对术后外形和功能满意。结论带蒂食指筋膜瓣具有手术操作简便、血供稳定、成活率高、对供区影响小、外形良好等优点,是修复拇指背侧皮肤缺损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