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39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2.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引导下前额锁孔入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7月郑州中康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5例中等量高血压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男56例,女39例,年龄(60.26±3.59)岁,年龄范围为50~75岁。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开颅手术组(n=47)和神经内镜组(n=48)。开颅手术组行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联合骨瓣复位术,神经内镜组行立体定向引导下前额锁孔入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肿清除率、手术效果、神经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神经内镜组血肿清除率[(96.23±1.99)%]高于开颅手术组[(65.23±1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内镜组瞳孔恢复时间[(48.32±7.98)h]短于开颅手术组[(53.26±8.01)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神经内镜组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9.85±0.92)分]高于开颅手术组[(8.12±0.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和6个月神经内镜组患者NIHSS评分[(22.41±3.15)分,(14.32±2.65)分,(12.03±1.95)分]均低于开颅手术组[(25.36±4.10)分,(18.32±3.37)分,(15.52±2.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体定向引导下前额锁孔入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通过改变切口入路途径及应用神经内镜辅助降低对神经的损伤,更好地清除血肿,从而改善治疗效果,缩短瞳孔恢复时间,不会延长手术时间及增加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对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9月荥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1例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统计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71例患者成功栓塞治疗76个囊形动脉瘤,其中64例(90.14%)患者68个动脉瘤被完全栓塞,6例(8.45%)患者8个动脉瘤被部分栓塞,1例(1.41%)患者治疗失败。术中发生血管痉挛10例(14.08%),血管栓塞3例(4.23%),动脉瘤破裂4例(5.63%),1例(1.41%)麻醉复苏后左肢少动,右肢见活动。结论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方法,但存在发生脑血管痉挛、血管栓塞、动脉瘤破裂等并发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高黏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的效果。方法选择130例老年女性OVCF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65例。2组患者均接受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低黏度组采用低黏度骨水泥,高黏度组采用高黏度骨水泥。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术后骨水泥渗漏情况、手术前后伤椎高度以及相关指标。结果高黏度组术后骨水泥渗漏率为13.85%,显著低于低黏度组的29.23%(P 0.05);高黏度组术后伤椎高度显著高于低黏度组(P 0.05);术后,2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 0.05),但2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高黏度组Cobb角、前后缘高度比、中部高度比、后缘高度比均显著优于低黏度组(P 0.05);术后3个月随访,高黏度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显著高于低黏度组(P 0.05)。结论高黏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女性OVCFs具有显著疗效,可降低骨水泥渗漏率,术后伤椎高度、功能恢复效果优于低黏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  相似文献   
5.
<正>高能量损伤中引起的腕关节部位骨折,多为尺桡骨远端骨折,骨折多较粉碎,不稳定,常伴有软组织损伤,保守治疗疗效常不满意且并发症较多,自2005年3月至2009年6月,我们共对32例腕关节部位骨折进行透视下闭合复位后行外固定支架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心脏病围手术期危重患者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的临床经验.方法 分析1998年6月至2007年1月我院46例应用IABP的围手术期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存活29例,死亡17例,死亡率37.0%(17/46).其中冠心病冠脉搭桥(CABG)围手术期应用32例,死亡9例,死亡率28.1%(9/32),CABG术前置入6例均存活;瓣膜置换围手术期应用14例,死亡7例,死亡率50.0%(7/14),1例单心室术后应用死亡.IABP使用时间16~210(76.5±16.6)h.结论 IABP是围手术期危重心脏病患者有效的救治措施,及时应用可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带瓣牛颈静脉补片在右室流出道重建中的临床经验和术后早期效果.方法 2006年6月至2008年12月,16例患者应用带瓣牛颈静脉补片进行右室流出道重建.与同期手术行右室流出道重建使用自体心包组术后早期进行对比.结果 全组无死亡,术后3个月超声检查右室流出道通畅,4例有轻度反流.结论 带瓣牛颈静脉作为右室流出道重建的替代材料,具有易于获取、型号齐全、早期临床效果好的特点,但中远期效果仍待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8.
婴儿室间隔缺损并肺动脉高压89例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婴儿室间隔缺损(VSD)并肺动脉高压(PH)的外科治疗适应证、手术技术及围术期管理要点.方法 回顾总结2004年1月至2009年5月89例婴儿VSD并PH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本组患儿年龄42 d至12个月(平均7.2个月),体重3.1~9.7 kg(平均6.4 kg),其中轻度PH 28例、中度PH 42例、重度PH 19例,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1期矫治术.结果 全组围术期死亡1例,重要并发症6例.结论 对于反复肺炎、心衰伴肺动脉高压的室间隔缺损婴儿应尽早手术治疗,术中心肌保护及术后围术期管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新郑市公立人民医院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12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12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TG、HDL-C及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水平,并计算NLR、TG/HDL-C值。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NLR、TG/HDL-C和肝功能指标,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NLR与TG、HDL-C、TG/HDL-C的相关性以及NLR、TG/HDL-C与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TG/HDL-C水平单项及联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 研究组NLR、TG/HDL-C、ALT、AST、γ-GGT均高于对照组(P<0.05);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NLR与TG、TG/HDL-C均呈正相关(P<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5);NL...  相似文献   
10.
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术治疗脑出血48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院于2001-04~2004-03应用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术治疗脑出血48例,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