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 研究适度酒精预适应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诱导的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酒精预适应组,每组12只。局灶性脑 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方式,缺血2 h,再灌注24 h。酒精预适应组在脑缺血再灌 注前24 h用95%酒精与0.3 ml无菌蒸馏水混合后进行灌胃,95%酒精体积(μl)计算为:[大鼠体重(g) x0.6]+0.3。其余两组用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灌胃。每组取8只大鼠在缺血再灌注后24 h进行神经功能 评分和氯化2,3,5-三苯基四氮唑(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并根据染色结果计 算脑梗死体积。每组剩余的4只,在缺血再灌注后24 h进行磁共振T2加权像(T2-weighted imaging,T2WI) 序列扫描,然后将大鼠处死取脑,经过冷冻切片后,每只大鼠取第一躯体感觉皮质区的2张切片,1 张用末端转移酶介导的脱氧尿嘧啶核苷三磷酸缺口末端标记(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2'-deoxyuridine 5'-triphosphate nick-end labeling,TUNEL)检测其凋亡性细胞死亡情况,另一 张用Fluoro-Jade B检测其神经元退化变性情况。 结果 相较于缺血再灌注组,经过适度酒精预适应后会显著降低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15.00 (14.25,16.00)vs 3.50(2.25,4.00)(P <0.001)]、脑梗死体积[TTC:(242.80±17.44)mm3 vs (54.83±13.43)mm3;T2WI :(296.80±8.53)mm3 vs(59.68±9.97)mm3,P均<0.001]、凋亡细胞所占百 分比[(33.47±2.23)% vs(9.66±0.84)%,P <0.001]和退化变性神经元所占百分比([ 45.31±3.40)% vs(23.26±1.25)%,P <0.001]。 结论 适度酒精预适应可以保护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诱导的神经元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的脑电图(EEG)特点。方法连续收集本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血管性MCI患者40例(实验组),总结其EEG特点,同时按照1:2配对设计的原则,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1)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均较低(P0.05);(2)两组患者EEG结果 :实验组患者EEG异常有18例(45.0%),其中边缘EEG 6例(15.0%),EEG轻度异常10例(25.0%),EEG中重度异常2例(5%)。异常波主要表现为局部导联的等/稍高波幅慢波活动,持续存在,额颞叶为主,具有相对特异性;对照组患者异常者有22例(27.5%),其中边缘EEG18例(22.5%),轻度异常EEG 4例(5.0%),表现无特异性。结论 MCI患者EEG改变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其对早期识别MCI患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肿瘤病人的化疗时间应根据病种、病期、病人的一般状况来决定。多数学者认为,对身体一般情况较好的乳腺癌、睾丸癌、肺癌及软组织恶性肿瘤的病人,当已通过手术切除原发灶,临床检查未发现远处转移者,为.消灭体内的微小转移灶,正规、足量化疗6周期,足以杀死体内的敏感癌细胞;对剩余的耐药癌细胞即便延长化疗周期也很难奏效,且化疗副作用会逐渐增加。因此,进行4-6周期的化疗就可以了.如一味地增加剂量、延长时间,  相似文献   
4.
<正>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是指由各种病因影响脑内小动脉及其远端分支、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和小静脉所导致的一系列临床、影像、病理综合征,是复杂且具有较强异质性的一大类脑血管综合征。CSVD的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多发于60岁以上人群,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超过70%,可造成认知障碍、二便障碍、步态不稳等一系列问题,且显著增加卒中、血管性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5.
卒中是第3位常见的致死原因,给社会和经济带来沉重的负担。针对卒中的治疗多集中在 急性期,而卒中恢复期的治疗尚无有效方法。有关药物治疗或无效或存在不良影响,相应的神经保 护和大脑修复仍然是主要的尚未实现的医疗需求。近年来,大脑保护自身免受伤害性刺激以及修复 内源性修复损伤越来越受关注。其中,对预适应的研究(也被称为诱导耐受性)已产生多种有希望治 疗急性颅脑损伤的方法。一方面,预适应可以识别那些被诱导出的内源性保护或再生机制;另一方面, 对于那些预期会发生缺血性事件的人群(如接受过脑部手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蛛网膜下腔出血 的患者),预适应可以作为一种治疗手段来诱导出耐受性。  相似文献   
6.
缺血性卒中占全部卒中的60%~80%。缺血性卒中体外模型的建立和应用对揭示其发病 机制及探索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分别从神经元、胶质细胞、内皮细胞、血脑屏障、血管神 经单元等角度建立起可靠的研究缺血性卒中的研究平台。本文对各种缺血性卒中的体外模型的制备 方案及应用方法的最新进展展开综述,为缺血性卒中的研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方法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T2DM的发生发展中胰岛素和运动对成骨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40只6周龄雄性C57BL/6小鼠为研究对象,按体重分为正常对照组(NC,n=10)和高脂组(HF,n=30),高脂饲料喂养12周构建IR模型。建模成功后,HF组按体重分为IR组(n=9)、IR+跑台组(IR+RT,n=10)和IR+爬梯组(IR+LS,n=10),随后进行为期12周的运动干预。提取小鼠右腿胫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进行体外培养,菌落形成单位(CFU)法检测其增殖情况;RT-PCR检测BMSC中碱性磷酸酶(ALP)、锌指结构转录因子(Osterix)、激活转录因子4(ATF4)、骨钙素(OCN)、骨桥蛋白(OPN)、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EBP)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mRNA的表达。结果 CFU实验结果显示,IR+RT组六孔板的成骨细胞数目最多。BMSC中基因检测发现,与NC组比较,IR+RT组ALP、Osterix、OCN、OPN mRNA表达上调(P0.05),IR+LS组Osterix和OCN mRNA(P0.05)、OPN mRNA(P0.01)表达上调;与IR组比较,IR+RT组和IR+LS组OCN mRNA表达上调(P0.05);与IR+RT组比较,IR+LS组ATF4 mRNA表达上调(P0.05)。结论有氧运动和负重运动均可改善IR小鼠BMSC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在分化早期阶段有氧运动的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8.
骨折是临床常见病、突发病,多因交通事故、跌倒和高处坠落等造成,其中股骨骨折占有较大比例。骨折的发生会造成患者病死率、患病率的升高和治疗费用的增高,给社会带来负担。因此,骨折的预防、治疗及康复都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在研究骨折愈合过程骨转换自我修复机制中,骨折模型的建立显得尤为必要。骨折模型的制作主要有两个过程,包括破坏骨骼连续性和固定骨骼。破坏骨骼连续性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破坏,固定骨骼分为髓内固定和外固定。本文以鼠类股骨骨折为例,详细阐述开放性股骨骨折和闭合性股骨骨折两种造模手段,介绍髓内固定和外固定两种常用固定手段,分析其优缺点,为基础实验骨折造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脑苷肌肽对缺血性卒中患者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探讨星形胶质细胞在脑保护中的作用。方法取10只孕16~18 d SD大鼠的胚胎、及10只24 h SD乳鼠的脑组织分别用于原代神经元及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培养,经免疫组化染色证实培养的细胞分别为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后,给予1 mmol/L、5 mmol/L、10 mmol/L、20 mmol/L和40 mmol/L 2,2-偶氮二(2-甲基丙基咪)二盐酸盐{2,2’-Azobis[(2-methylpropionamidine)dihydrochloride,AAPH]}模拟缺血性卒中诱导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损伤,并通过利用分光光度计分析细胞活力,观察AAPH对细胞活力的影响;观察0.025μg/ml、0.05μg/ml和0.1μg/ml脑苷肌肽对星形胶质细胞的保护作用,同时制备脑苷肌肽-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基,比较条件培养基对AAPH诱导的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经分光光度计分析40 mmol/L AAPH为合适诱导损伤浓度,在AAPH损伤4 h后,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脑苷肌肽共同孵育24 h。结果显示0.025μg/ml、0.05μg/ml和0.1μg/ml浓度的脑苷肌肽均能够减轻AAPH造成的星形胶质细胞损伤,但0.05μg/ml和0.1μg/ml的脑苷肌肽的保护作最为显著。0.1μg/ml脑苷肌肽-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基能够通过促进胶质细胞分泌胶质源性神经生长因子,进而保护AAPH诱导的神经元损伤(P0.05)。而将0.1μg/ml的脑苷肌肽作用24 h后的细胞上清液作为条件培养基,在40 mmol/L AAPH诱导神经元损伤后加入脑苷肌肽-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基作用24 h。检测神经元细胞活力,发现脑苷肌肽-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基能够逆转AAPH造成的神经元损伤,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脑苷肌肽作为临床常用的神经保护剂,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之一是促进星形胶质细胞分泌胶质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3D水凝胶细胞模型,同时采用不同强度、频率、时间压应力作用于破骨细胞,观察压应力对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探讨抑制破骨细胞分化的适宜压应力方案。方法 M-CSF和RANKL诱导骨髓单核细胞成破骨细胞,3D细胞水凝胶种板后,次日进行压应力干预,设计不同强度、频率压应力梯度方案对细胞水凝胶进行干预,对照组细胞不进行干预。分组如下:G0(对照组)、G1(1%,0.5 Hz,4 h)、G2(2%,0.5 Hz,4 h)、G3(3%,0.5 Hz,4 h)、G4(1%,1.0 Hz,4 h)、G5(2%,1.0 Hz,4 h)、G6(3%,1.0 Hz,4 h)。在此基础上,通过统计学计算出有效的强度和频率压应力方案后,按照不同干预时间施加压应力,分组如下:D1(4 h)、D2(8 h)、D3(12 h)、D4(16 h),每组两个孔。加压干预结束后即刻收集细胞,将RNA反转录为c DNA,再对样本中的Ctsk mRNA、NFATc1 mRNA、TRACP mRNA、M-CSF mRNA和RANK mRNA进行定量检测。结果RANK表达水平显著依赖于压应力的强度和频率(P0.01);TRACP的表达水平显著依赖于压应力的强度(P0.01),且强度和频率两者对TRACP的表达量出现交互作用(P0.01);Ctsk的表达量水平显著依赖于压应力的强度(P0.05)和频率(P0.01),且两者之间出现交互作用(P0.01)。加压8 h M-CSF的表达量比加压12 h(P0.01)和16 h(P0.05)的低。加压8 h RANK的表达量比加压12 h(P0.05)和16 h(P0.01)的低。加压16 h Ctsk和NFATc1的表达量比加压4 h和8 h的高(P0.05)。结论在3D水凝胶模型中,以1%强度、0.5 Hz频率、8 h的压应力干预方案能够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研究结果为通过适宜的运动预防骨质疏松、提高峰值骨量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