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鼻给予抗ICAM-1抗体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鼻腔给予抗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单克隆抗体(单抗)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及脑缺血再灌注+经鼻给予高、中、低剂量抗ICAM-1单抗干预组.采用插线法制作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各干预组于缺血1 h经鼻给予抗ICAM-1单抗,再灌24 h后取脑行冠状切片.采用TTC、HE及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脑梗死体积及免疫组化阳性区占总面积比.结果 缺血再灌注组脑标本均可见缺血侧的脑膜充血,脑组织肿胀;单纯脑缺血再灌注组及低、中、高抗ICAM-1单抗干预组脑梗死体积(以像素值表示)分别为57 042±12 483、32 871±4 325、25 932±3 103和15 325±3 356,免疫组化阳性区面积占总面积比分别为(6.64±0.476)%、(5.15±0.987)%、(4.36±0.682)%和(3.42±0.537)%,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脑缺血再灌注可使脑组织ICAM-1表达显著增高;(2)经鼻腔给予抗ICAM-1单抗可有效降低脑组织ICAM-1的表达,缩小脑梗死体积;(3)经鼻腔给予抗ICAM-1单抗的剂量同脑梗死体积呈负相关;(4)脑缺血再灌注时ICAM-1免疫组化阳性区面积比与脑梗死体积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及地佐辛应用于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围手术期镇静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两组,各32例,两组均行钻孔引流术及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地佐辛和咪达唑仑进行镇静镇痛,观察镇痛效果。结果:术前、术中两组血压达到危险值的病例数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不同时间观察组中血压达到危险值的病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48h内再出血率为,较对照组的明显要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镇静-躁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围手术期患者应用咪达唑仑联合地佐辛进行镇静镇痛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脑缺血时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与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综述了脑缺血时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及作用、影响其表达的因素及ICAM-1抗体的应用,旨在探讨脑缺血的发病机制和寻找减轻脑缺血损伤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对4例急性乙腈中毒患者临床资料及救治经过分析显示,乙腈中毒发病缓慢,临床症状无明显特征,易对其疏忽和误诊。提示对于工业气体中毒患者应提高警惕,及时进行必要的检测并积极给予综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中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拔管的预测因素方法 选择2020年4月—2022年3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中重型颅脑损伤的机械通气成人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神经功能状况及气道保护能力的相关指标。按照拔管结局分为拔管成功组与失败组,比较两组间各项指标的差异,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导管拔管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颅脑损伤患者拔管的预测价值。结果 最终纳入263例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分析,拔管成功组183例,拔管失败组80例。拔管成功组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及咳嗽峰流速(cough peak flow,CPF)高于失败组,成功组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及医院住院时间均低于失败组。单因素及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导管拔管的独立预测因素为拔...  相似文献   
6.
7.
偏头痛是由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一种以头部发作疼痛为主要表现的常见病,临床上治疗偏头痛的药物较多,疗效不一。应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获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贾爱军 《中医药研究》2013,(11):1343-1344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行常规的内科保守治疗.结果 治疗组在有效率、病死率以及神经功能恢复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能明显减少患者的致残率、病死率,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脑缺血时干扰素γ与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表达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将雄性SD大鼠54只随机分成6组(A、B、C、D、E、F组),每组9只.再将每组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6只)和对照组(3只).A、B、C、D、E、F实验组用埋线法制造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于再灌注后1、3、6、9、12、24 h处死大鼠,取大鼠脑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干扰素γ及ICAM-1的表达.高倍显微镜下计数10个不同视野阳性细胞的平均值.结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1、3、6、9、12、24 h时,干扰素γ及ICAM-1的表达逐渐增高,其中干扰素γ阳性的细胞是圆形、以细胞核为主的淋巴细胞,1 h阳性细胞表达数为3.2±1.3;6 h为7.0±2.2;24h为14.8±1.8.ICAM-1阳性细胞是扁平的血管内皮细胞,1 h的表达数为12.1±2.1;6 h为19.3±3.2;24 h为27.6±2.8.结论脑缺血时干扰素γ、ICAM-1的表达随时间延长动态地增高,两者具有相关性.干扰素γ也可能是脑缺血时ICAM-1表达上调的前炎性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并非少见,往往由于认识不够而造成误诊,我们近遇2例报告如下。病例摘要例1:男,39岁,病案号141234。因头晕、走路不稳1月余,枕颈部疼痛、活动不便1天于1988年6月13日入院。既往史无特殊。查体:血压14.663/9.331kPa。表情淡漠,颈强直(++),无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