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股骨颈疝窝的MRI表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股骨颈疝窝的MRI表现谷艳英①王桂芝②赵致平①我们在对306例髋关节MRI扫描中,共发现股骨颈疝窝(Herniationpit)15例,17个股骨颈疝窝,现报告如下,重点讨论其MRI征像及病理基础。1材料和方法本文收集我科自1991年9月至1996年...  相似文献   
2.
脑裂畸形的CT、MRI表现(附2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裂畸形的CT、MRI的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脑裂畸形的CT、MRI资料,其中CT检查12例,MRI检查16例。结果:CT、MRI表现为横贯大脑半球的裂隙,裂隙壁由灰质组成。单侧型19例,双侧型9例。共有37个裂隙,融合型(Ⅰ型)15个,分离型(Ⅱ型)22个,合并其他脑先天畸形15例。结论:脑裂畸形有特征性的CT、MRI表现,并可对其分型,是目前诊断脑裂畸形最好的检查方法,且MRI优于CT。  相似文献   
3.
脑裂畸形的CT表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Schizencephaly is a variety of neuron migration anomalies which are caused by insults to the migration of subependymal neuroblasts during the third to fifth gestational months. It has characteristic CT findings including a hemispheric cleft, either unilateral or bilateral, in the parasylvian region lined with heterotopic gray matter and extending from the pial to the ependymal surface. In type I the lips of the cleft are fused, whereas in type II, these are separated. Polymicrogyria and malformations of septum pellucidum and corpus callosum are common associated findings. Seventeen cases of schizencephaly with only two cases of bilateral clefts we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7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喉癌,其中鳞癌68例,原位癌和平滑肌肉瘤各占1例。参照UICC(1987)TNM分期标准进行X线分级诊断。本文着重对X线—病理手术检查结果,进行较为详细地分析。其结果完全相符的共53例,不完全相符的17例。对不完全相符的原因和经X检查在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级诊断标准以及鉴别诊断进行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DWI对脑梗死的早期诊断是近年来影像学的研究热点,本文旨在探讨DWI对脑梗死的诊断价值,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和依据,为预测脑梗死的转归和判断疗效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 TCS)是指由于各种病因导致脊髓末端回缩不良,马尾终丝受到粘连、束缚及压迫使脊髓圆锥受到牵拉而产生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的综合征。结合影像检查可明确诊断。而儿童与成人TCS的MRI及临床表现不同,成人症状晚且不典型,容易漏诊或误诊。MRI在显示脊髓低位、栓系、终丝增粗及合并其它畸形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TCS提供可靠、准确依据。  相似文献   
7.
磁共振DTI及DTT在胶质瘤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对判断胶质瘤良恶性和侵袭性的价值及胶质瘤与脑白质结构间关系,观察纤维束受损情况,为制定胶质瘤手术方案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31例不同级别胶质瘤(低级别胶质瘤15例,高级别胶质瘤16例)患者均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和DTI检查,分别绘制FA图、DEC图并重建弥散张量纤维素成橡(DTT)图。选择肿瘤实质、瘤周水肿及水肿边缘作为感兴趣区,分别比较不同级别胶质瘤相应感兴趣区内的rFA值,并观察肿瘤周围白质纤维束的改变。结果:低级别胶质瘤与高级别胶质瘤的平均rFA值均表现出实质部分(低级别组0.428±0.078,高级别组0.366±0.055)、瘤周水肿(低级别组0.578±0.120,高级别组0.458±0.158)、水肿边缘(低级别组0.834±0.074,高级别组0.676±0.138)的顺序递增的趋势。高级别胶质瘤组实质部分、瘤周水肿和水肿边缘的rFA值均较低级别胶质瘤组明显降低(P<0.05)。在FA图中各级别胶质瘤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低信号。DEC图中病变区颜色黯淡混杂、纤维束整体形态异常。在DTT图中低级别胶质瘤多数表现为纤维束部分中断(12/15),少数表现为受压、偏移(3/15);高级别胶质瘤中,纤维束多呈现明显的变形移位,多数表现为纤维束明显中断、稀疏(13/16);少数表现为纤维束全部或大部分中断(2/16);1例主要表现为受压移位。结论: DTI能够在术前评价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及瘤细胞侵袭性并能较全面地观察纤维束改变,可为胶质瘤手术方案的制定、判断手术效果及观察预后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椎管内畸胎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椎管内畸胎瘤的 MRI诊断价值。方法 本组共 6例 ,男 2例 ,女 4例 ,均经手术病理证实 ,术前全部行 MRI检查 ,两例行 CT检查。结果 畸胎瘤位于脊髓圆锥 3例 ,胸段 2例 ,颈段 1例 ;髓外硬膜下 4例 ,脊髓圆锥内 2例。 MRI示病变信号混杂 ,T1 WI、T2 WI均见脂肪组织的高信号 ,脂肪抑制序列高信号被抑制而呈低信号 ,4例病变内 T1 WI、T2 WI见低信号的钙化 ,CT检查 2例明确钙化灶的存在。 3例合并其它先天畸形。结论 椎管内畸胎瘤 MRI表现具有特征性 ,MRI检查有助于作出正确的定位和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9.
表皮样囊肿非典型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非典型表皮样囊肿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表皮样囊肿的MRI资料。结果例1肿瘤位于左前中颅凹底,信号不均,T1WI呈高及低信号,T2WI及FLAIR像均呈高信号,其内有细曲线样等信号,左侧大脑半球脑裂、脑沟内散在点条状高信号。例2肿瘤位于左颞极,T1WI、T2WI及FLAIR像均为高信号,脑室、脑裂、脑池及部分脑沟内见点状高信号,脂肪抑制像信号减低。例3肿瘤位于右中颅凹底,边界清晰,呈类圆形,信号不均,T1WI呈低信号,其内见弧条状高信号,T2WI为高信号,其内见弧条状低信号,FLAIR像信号稍低,其内见云絮状稍高信号。例4肿瘤位于脑干前方,边界清晰,形态欠规则,T1WI、T2WI及FLAIR像均为高信号,脂肪抑制像仍为高信号。结论表皮样囊肿可表现出多种不典型MRI征象,信号特点多样,且可破裂播散至脑室内形成脂-液平面及在蛛网膜下腔内见到点条状脂肪信号,硬膜外表皮样囊肿更不具特异性,认识这些征象对临床诊断及治疗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非典型MRI表现,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咽管瘤的MRI资料。结果4例肿瘤均为囊性:例1肿瘤位于鞍上,瘤内可见脂液平面,脑室、脑池及脑沟内可见大小不等的脂肪小滴;例2肿瘤的大部分位于桥小脑角区,仅小部分位于鞍上,T1WI和T2WI均为高信号,脂肪抑制亦为高信号;例3肿瘤位于鞍上,突向鞍内并延伸至胼胝体压部下方,蝶鞍稍增大,垂体未显示,T1WI和T2WI均为高信号;例4肿瘤位于鞍内及鞍上,蝶鞍扩大,垂体未显示,肿瘤前部T1WI和T2WI均为高信号,后部T1WI信号稍高,T2WI与白质信号相同。结论颅咽管瘤存在方式多种多样,有特征性的MRI表现,也可有非典型MRI表现,肿瘤可向邻近部位延伸,亦可破裂播散至蛛网膜下腔内。囊性颅咽管瘤的信号特点与囊液的成分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