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复合手术在颈部与邻近躯干大血管战、创伤救治中的应用价值和方法。方法 总结我院神经外科与骨科自1978年以来应用复合手术救治42例颈部与邻近躯干大血管战、创伤大出血及晚期合并动静脉瘘与假性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大部分病例复杂且已破裂,或即将破裂,又无法解剖出病变上游血管或用止血带控制出血进行血管重建手术。我们采用“放风筝”法治疗4例(其中3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例战时多发弹片伤致颅底高位颈内动静脉瘘合并颈外动脉假性动脉瘤),采用“血管内”止血带辅助外科手术切除假性动脉瘤与动静脉瘘行血管重建血运35例,酌情选择介入与开放手术相结合治疗3例(战伤致左椎动脉动静脉瘘1例,左椎动脉动静脉瘘合并假性动脉瘤破裂大出血1例,医源性颈内动脉损伤大出血1例)。结果 42例全部治愈,无死亡或因治疗加重残废。全部病人随访1年以上,病变消失且血运重建良好。结论 复合手术在救治颈部与邻近躯干大血管战、创伤出血及晚期并发假性动脉瘤与动静脉瘘时,能有效防止出血,增加手术安全性,将复杂、风险大的手术简单化,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合并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VHM)的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2019年手术治疗的10例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结合术前MRI T2像及病人临床表现评估VHM,并总结脊髓血管母细胞瘤合并VHM的诊治经验。结果 单发肿瘤9例,其中肿瘤位于颈段3例、胸段4例、腰段2例;多发1例(颈段、胸段及腰段均有)。术前存在VHM 6例,术前MRI均可见病变节段以外的脊髓中央区MRI T2高信号,存在明显的脊髓功能损伤症状,如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或大小便功能障碍等。10例肿瘤均全切除,其中1例多发肿瘤一次切除3个胸段肿瘤。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脊髓血管母细胞瘤为富含血管的血管性肿瘤,往往有高流量的血流通过,引流静脉常迂曲扩张并同脊髓表面正常引流静脉沟通导致VHM,有症状者应早期手术,避免出现不可逆的神经功能损伤,肿瘤切除后VHM自然治愈。  相似文献   
3.
正脊髓血管病包括多种引起严重脊髓功能障碍的血管性疾病,相关临床症状可以由出血、血肿压迫、动脉盗血或静脉高压引起。在20世纪70年代,学者们认识到血液向脊髓静脉引流可引起充血性脊髓损伤,进而提出了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spinal venoushypertensive myelopathy,VHM)的概念~([1])。自此以后,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探讨症状性Rathke囊肿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症状性Rathke囊肿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例,女性14例;主要临床表现:头痛15例(65.2%),视力下降和/或视野缺损8例(34.8%),下丘脑-垂体功能紊乱11例(47.8%)。头颅MRI检查发现完全鞍内型病变10例,鞍内-鞍上扩展型10例,完全鞍上型3例。16例采用经鼻蝶入路手术,7例经右侧翼点入路手术,术中彻底清除囊内容物,完整或部分切除囊壁,敞开囊腔。结果:随诊14个月到10年,术后13/15例(86.7%)头痛患者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8/8例(100%)视觉障碍患者均得到改善,7/11例(63.6%)下丘脑-垂体功能紊乱患者缓解。随访期间复发1例。结论:症状性Rathke囊肿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多样,术前明确诊断较困难。多数患者可经鼻蝶入路清除病灶,对于完全鞍上型病变则需选择经颅入路。显微手术后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构建含有枕骨的全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为颈椎及颅颈交界区疾病的生物力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力学模型。方法 基于健康男性志愿者的枕颈部薄层CT构建模型,将CT的原始数据导入Mimics软件中,构建三维点云模型,进而导入Geomagic Studio软件构建全颈椎曲面模型,并在Hypermesh软件中进行实体网格划分、材料赋值等步骤构建枕骨~T1的全颈椎实体模型,最后导入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有效性验证。结果 构建的带有枕骨的全颈椎有限元模型同真实脊柱解剖学形态一致,材料属性正确,且各节段活动度在既往文献标准差范围以内,通过了模型的有效性验证。结论 本研究所建立的带有枕骨的全颈椎有限元模型符合脊柱生物力学研究所要求的解剖学一致和生物力学相似,可用于颅颈交界区及颈椎的生物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改良经颅眶上外侧壁入路治疗眶尖区肿瘤的手术指证、入路选择和显微外科手术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颅开眶治疗的眶尖区肿瘤55例,采用改良经颅眶上外侧壁开眶入路,其中以眶-翼点为主39例,联合眶-额、眶-颧、颧-翼点入路16例.术后常规复查增强MRI,并进行密切随访.结果 肿瘤全切除38例(69.1%),次全切除7例(12.7%),大部或部分切除7例(12.7%),活检3例(5.5%).术后视功能良好45例(81.8%),存在动眼神经和视神经损伤者9例(16.4%),偏瘫l例(1.8%).结论 经颅眶上外侧壁开眶结合显微技巧可较好治疗眶尖区肿瘤;合适的角度开眶可最大限度切除眶尖区肿瘤和保护神经功能,减少不必要的创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治疗脑深部脓肿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治疗的7例脑深部脓肿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为单发脓肿,1例为多房性脓肿;脓肿位于中脑1例,丘脑1例,基底节区1例,颞叶深部2例,额顶叶深部2例。术后5例脓肿消失,意识恢复清醒;1例虽意识恢复清醒,但最终因延髓炎症造成呼吸、心跳骤停死亡;1例颞部深部脓肿为多房性脓肿,单次穿刺引流不全后进一步开颅手术,最终治愈。结论 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定位准确、安全、创伤小,是一种治疗脑深部脓肿有效方法,尤其单个脑深部脓肿。  相似文献   
8.
9.
正脊髓血管病比较少见,但是脊髓动静脉畸形(spinal cord arteriovenous marformation,SAVM)、硬脊膜动静脉瘘(spinal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DAVF)、硬脊膜外动静脉瘘(spinal epi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EDAVF)、脊髓周围动静脉瘘(spinal perimedullary arteriovenous fistula,SPAVF)四种类型,诊断容易混淆,也容易误诊。这四种脊髓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高风险地区开展神经外科限期手术的感染防控策略。方法 回顾性总结COVID-19疫情期间手术治疗的5例神经外科危重病人的救治经验,主要包括门急诊筛查、围手术期防护及术后处理等。结果 5例在做好感染防控措施基础上手术,术后未发生感染的院内播散。结论 COVID-19高风险地区开展神经外科限期手术,首先,要全面评估病情,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对必须手术的病人,务必做好感染防控措施,以免导致病毒院内播散等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