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机械取栓治疗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7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根据术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337例入组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0~2分,188例(55.8%)]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6分,149例(44.2%)]。分析两组患者年龄、高危因素、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闭塞部位(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和椎-基底动脉)、发病-股动脉穿刺时间(OTP)、股动脉穿刺-血管再通时间(PTR)、术后即刻再通效果[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治疗后血流分级]、症状性脑出血[欧洲急性脑卒中协作研究(ECASS)组Ⅱ标准]及术后3个月预后。对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入院NIHSS评分、伴高血压、伴糖尿病、血管闭塞部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脑中动脉闭塞再通患者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闭塞患者(P=0.02)。预后良好组患者OTP、PTR显著短于预后不良组(360 min对405 min,P=0.01;80 min对100 min,P<0.001)。预后良好组患者血管成功再通率显著高于预后不良组(91.0%对78.5%,P<0.001),术后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8.5%对28.9%,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1.042,95%Cl=1.018~1.066)、伴糖尿病(OR=1.930,95%Cl=1.100~3.385)、入院高NIHSS评分(OR=1.286,95%C1=1.190~1.390)、PTR较长(OR=1.007,95%CI=1.001~1.013)、术后症状性脑出血(OR=3.082,95%Cl=1.419~6.695)均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机械取栓治疗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有较高的血管再通率和预后良好率。高龄、伴糖尿病、入院高NIHSS评分、PTR较长、术后症状性脑出血均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探讨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复发动脉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行密网支架治疗复发颅内动脉瘤的病例资料。结果 1例先前行单纯弹簧圈填塞,2例先前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术前mRS评分分别为0分、2分、1分。使用PED联合弹簧圈1例,单纯PED置入2例。术后即刻造影均显示瘤腔内对比剂明显滞留。无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出院当日mRS评分分别为0分、2分、0分。术后影像学随访1例显示动脉瘤完全闭塞。结论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选择的复发颅内动脉瘤安全有效,需严格选择适应证并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Solitaire-Y型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的效果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01—2017-12采用双Solitaire支架辅助栓塞15例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病例,Raymond分级评估动脉瘤栓塞效果,术后及随访时记录mRS评分。结果 15例患者15个宽颈动脉瘤,其中破裂动脉瘤6个,HH分级均为Ⅰ~Ⅱ级;15例患者支架均成功置入;术后Raymond分级:Ⅰ级9例,Ⅱ级2例,Ⅲ级4例;3例发生缺血并发症,mRS评分0~1分13例,4分2例;5~24个月临床随访,mRS评分0~1分13例,3分1例,4分1例;10例患者行影像学检查,Raymond分级:Ⅰ级8例,Ⅱ级2例。结论双Solitaire-Y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动脉瘤分叉部宽颈动脉瘤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颅内动脉瘤(PIA)临床特点及血管内栓塞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 年1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的10例PIA患儿临床资料。结果 10例PIA患儿中男7例,女3例,年龄为(7.7±4.8)岁。动脉瘤位于椎动脉3例,位于基底动脉、右大脑中动脉、左大脑前动脉、左豆纹动脉、左脉络膜前动脉、左大脑后动脉及左后交通动脉各1例;先天性动脉瘤4例,夹层动脉瘤3例,假性动脉瘤3例;瘤体破裂和未破裂各5例。血管内治疗应用单纯弹簧圈填塞动脉瘤4例,弹簧圈闭塞载瘤动脉4例,Glubran胶栓塞动脉瘤2例。术前、术后3 d、术后3~6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别为(0.90±0.54)分、(0.80±0.60)分、(0.30±0.70)分,术前mRS评分与术后3~6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A多为先天性,好发于椎-基底动脉,血管内栓塞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行机械再通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及评价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2-01-2019-07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介入科收治的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行机械再通1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3个月后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0~2分)和预后不良组(3~6分)。分析2组的临床数据与不同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共11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再通成功率(mTICI≥2b)为86.4%(95/110),预后良好率(mRS≤2)48.2%(53/110)。2组年龄、入院NIHSS评分、合并高血压、从发病至股动脉穿刺及手术时间、术后即刻再通效果(mTICI分级)及合并症状性脑出血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6、0.000、0.000、0.037、0.007、0.025、0.001),其余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性脑卒中有较高的再通率和预后良好率。高龄、入院高NIHSS评分、高血压史、从发病至股动脉穿刺以及手术时间长、术后即刻再通效果和症状性脑出血与预后不良相关。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66岁。以"突发心悸、大汗半小时"于2010年2月28日收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急诊科。患者半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症状,伴大汗,无晕厥及意识丧失,无视物旋转及黑蒙,无头痛、恶心、呕吐等。心电图检查示Ⅱ、Ⅲ、aVF的ST段抬高〉0.2~0.3 mV,aVL的ST段压低,T波倒置,V2~V4的ST段压低0.3~0.4 mV。心肌损伤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肠系膜小动脉血管的病理变化。方法:分别从非高血压(n=16)、高血压(n=16)以及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n=14)外科取肠系膜三级小动脉,经HE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血管形态,分析血管壁厚度(WT)、血管壁厚度与内径比值(WT/ID)、血管壁与血管腔横截面积比值(WCSA/LCSA)以及血管外径(OD)。结果:血管外径(OD)在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高血压病组和左室肥厚组的WT、WT/ID和WCSA/LCSA显著高于对照组;与高血压病组比较,左室肥厚组的WT、WT/ID和WC-SA/LCSA值明显增加,而ID则明显减小(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肠系膜小动脉发生向心性重构,合并有左室肥厚者重构更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心电图异常的情况。 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4月于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就诊的118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后接受心电图检查,并针对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具体分析。 结果经心电图检查后,118例患者中存在心电图异常的达到97例(82.20%),类似急性心肌梗死29例(24.58%);心电图异常主要表现为ST-T改变、心律失常、病理性Q波、QRS波振幅增高等;治疗后有82例(84.54%)患者心电图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电图异常改变,临床需进行联合诊断,并加强心电图连续监测,提高诊断准确率,利于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心电图碎裂QRS(fQRS)波的临床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10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10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观察组)为探索对象,对受检者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测,分析心电图碎裂QRS波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的预判价值.结果 观察组受检者fQRS发生率(60.00%)明显高于对照组受检者(P<0.05),同时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深入研究,发现观察组的无fQRS患者6 min步行距离(356.14±54.36)m、NYHA心功能分级(2.75±0.69)、心血管事件发生率(5.00%)、LVEDD(41.02±3.65)mm、LVESD(35.69±2.45)mm、LVEF(49.34±5.36)%均优于fQRS组(P<0.05).结论 心电图碎裂QRS(fQRS)波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探讨国产血流导向装置Repath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单臂临床前期试验,共纳入1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并完成Repath血流导向装置植入,描述性分析Repath支架植入技术成功率、手术并发症及6个月动脉瘤闭塞率。结果 1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13个动脉瘤)纳入本研究,共植入11枚Repath血流导向装置,Repath支架植入技术成功率100%。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随访,除1例无症状性脑梗死外无器械及责任血管相关不良事件,9例患者完成6个月影像学随访,动脉瘤闭塞率75%(9/12动脉瘤)。结论血流导向装置Repath在治疗颅内动脉瘤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但仍需大型、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