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颈内动脉多发宽颈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8年12月介入治疗的32例(67枚)颈内动脉多发宽颈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微导管穿支架网眼进入动脉瘤腔栓塞11例;微导管先置入动脉瘤腔后释放支架进行栓塞12例;支架半释放法栓塞4例;密网支架置入覆盖动脉瘤颈5例。67枚动脉瘤中,55枚采用支架辅助栓塞;1枚在处理临近眼动脉段动脉瘤时以支架覆盖;11枚行密网支架覆盖瘤颈。结果 术后即时造影证实支架辅助栓塞55枚中,Raymond分级Ⅰ级49枚,Ⅱ级6枚;5例11枚动脉瘤行密网支架治疗,术后即时造影均显示动脉瘤内血流减缓,造影剂滞留。术中出现动脉瘤破裂出血1例,部分弹簧圈突出于支架内1例,支架置入后打开不全2例。30例共63枚动脉瘤进行3~6个月(平均3.4个月)造影随访;49枚完全栓塞的动脉瘤中,46枚没有变化,3枚瘤颈区少量显影。6枚近全栓塞动脉瘤中,3枚转为完全栓塞,3枚没变化;1枚仅支架覆盖的眼动脉段小动脉瘤形态无变化;3例共7枚动脉瘤行密网支架治疗,复查造影显示瘤体显影减小,造影剂明显滞留;2例共4枚动脉瘤密网支架置入术治疗后尚未复查。30例术后临床随访3~6个月,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分23例,1分5例,2分2例;预后良好率为93.33%(28/30)。结论 根据载瘤血管及多发动脉瘤具体情况,采用多种支架辅助栓塞治疗颈内动脉多发宽颈动脉瘤,近期随访均可取得较高的动脉瘤栓塞率及较好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分析在介入治疗当中应用肾错构瘤影像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科2012—2013年进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的肾错构瘤患者共7例,以回顾性的方法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究该医学技术对患者介入治疗的效果。结果患者CT以及MRI结果均显示病灶里面存在有脂肪组织且能够见到夹杂在其中的软组织密度影。根据影像结果进行栓塞治疗,均没有出现严重后遗症。结论肾错构瘤在一定程度上具备有影像学特点,对肾错构瘤患者进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有着安全、高效以及微创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临床资料患者男,32岁。因黑便15 d,晕厥、呕血6 d为主诉入院。患者15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黑便,未诊治,6 d前出现晕厥伴呕血,量约50 ml,入当地医院给予止血等对症治疗,行胃镜检查示十二指肠渗血。入院体检:贫血貌,腹平坦,无腹壁静脉曲张,腹柔软,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未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尿激酶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04—2016-04入住我院的16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化数字表分为研究组89例,对照组8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常规基础治疗,研究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尿激酶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比较2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差异,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I)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80.90%,对照组为61.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NIHSS评分及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可显著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5.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