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3篇
  2002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2 毫秒
1.
<正> 近几年来国内、外对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患者的植物神经障碍陆续有报道,发现GBS的植物神经障碍不仅较常见,而且是病情危重的标志之一。但至今,在国内临床上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现将我们1988年1月~1991年12月收治的184例BGS的植物神经障碍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神经细胞内的Caz+与神经递质的释放和中枢神经系统基本电活动和脑的高级功能密切相关,对神经细胞生长,演变和再生过程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4.
第五节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在临床的应用进展(下) 在上一讲中,我们已经为大家介绍了一些尼莫地平和氟桂利嗪的临床应用,本讲将就氟桂利嗪的其他临床应用作进一步的介绍.  相似文献   
5.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附6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附6例报告)二院神经内科胡维铭哈尔滨市五院李红玉哈尔滨铁路中心医院胡炜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ofthebasilarsyndrome,TOBS)是因基底动脉尖端部位血循环障碍所致,以中脑病损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常伴有丘脑...  相似文献   
6.
皮质—面反射是面部的一种疼痛反射,首先由A。氏在1953年提出。皮质—面反射的检查方法是以叩诊锤叩打患者颧弓或颅骨的颞额部(用力之大须使患者发生疼痛感觉),如被叩打侧眼轮匝肌收缩,口角向后上牵拉,有时额肌亦表现收缩,可判为“ ”。皮质—面反射在临床上往往被忽视而很少应用。我们从1977年10月~1983年6月间,共观察了316例急性脑血管病和颅脑占位性病变(肿瘤、血肿、脓肿、动脉瘤等)住院患者,均经腰穿和手术证实。患者意识清醒或处于半昏迷状态,凡昏迷的患者未列入在内。从观察所得资料来看,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了120例脑囊虫病的CT征象。脑囊虫的CT表现和囊虫所在部位有关。脑实质内、脑室内和蛛网膜下腔内不同的CT征象可分为15种:小囊、大囊、厚壁小环、结节、钙化点、皮层下白质水肿、部分性脑室扩张等。对每种征象的特点、CT征象与病理改变的关系进行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8.
颈性眩晕是指颈部疾患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性眩晕,临床上并不少见。我们自1978年1月至1982年6月间,系统地观察了89例(以下略称观察组),并与同年龄组来院进行健康检查的高等院校教职员工  相似文献   
9.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综合症。临床上并不少见,我们自1978年1月至1983年7月间,系统的观察了120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 间脑性癫痫又称植物神经发作,是较少见的一种癫痫类型,而以发作性出血作为主要表现的间脑性癫痫则更为罕见,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