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无症状性脑梗死的病变部位和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003年9月~2006年9月住我院的经CT或MRI证实的47例病人的临床资料,与30例健康者对照,进行百分比统计和χ2检验.结果本组病人基底节区病灶占46.8%,侧脑室旁白质占21.2%,放射冠占17%;病灶类型主要是腔隙状态占83%.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者分别占66%、61.7%、29.7%,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无症状性脑梗死大多存在危险因素,应早期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2.
3.
本文调查 42例癫痫性精神病患者 ,试分析脑电图 (EEG)改变与精神症状关系。1 一般资料1 1 性别与年龄 男 3 1例 ,女 11例 ;年龄最小 12岁 ,最大 5 6岁 ,平均 3 1岁 ,均符合CCMD 2 R癫痫性精神病的诊断标准。1 2 EEG改变 异常 2 3例 (5 4 8% ) ,以慢波活动多见 ,θ波 19例 ,δ波 12例 ,尖、棘波 10例 ,阵发性高波幅 β活动 1例。异常改变呈弥漫性 17例 ,局灶性 6例。局灶性异常涉及额区 2例 ,顶中央区 2例 ,颞区 1例 ,前半球 2例 ,右侧半球 1例。 3例患者常规EEG正常 ,加测蝶骨电极后出现异常。1 3 精神症状表现形式 …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患者存在的心理障碍,综合性心理治疗对脑卒中后心理障碍的干预效果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心理量表对225例卒中患者应用SCL-90、SDS、SAS进行心理评估。将存在,心理障碍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增加了阶梯式心理治疗。评定与比较两组患者SCL-90、SDS、SAS、SF-36的分值及其临床疗效。结果 70.67%脑卒中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以抑郁、焦虑多发。实验组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脑卒中后患者易出现心理障碍;综合心理治疗能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心理障碍,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患者的躯体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养血清颗粒治疗紧张性头痛的疗效,探讨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及紧张性头痛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 对紧张性头痛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用养血清脑颗粒,对照组用罗痛定片,2周为一疗程,分别判定治疗前后2组患者疗效。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结果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紧张性头痛的有效率95.5%,对血小板聚集率有明显的影响。结论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紧张性头痛有效,其发病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养血清颗粒治疗紧张性头痛的疗效,探讨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及紧张性头痛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 对紧张性头痛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用养血清脑颗粒,对照组用罗痛定片,2周为一疗程,分别判定治疗前后2组患者疗效.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结果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紧张性头痛的有效率95.5%,对血小板聚集率有明显的影响.结论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紧张性头痛有效,其发病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脑血管病的精神症状康复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的精神症状康复对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1996年1月至1月的脑卒中住现人中,多伦多情感量表(TAS)大于74分者共127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病人除进行一般治疗外,还根据其情感障碍的程度配合精神康复治疗,两组病人分别在治疗3个月及5个月时作疗效评估。结果:研究组病人通过配合精神康复治疗,其痊愈率及显著进步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  相似文献   
8.
基底节血管病变记忆障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基底节血管病变的记忆障碍.方法 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基底节血管病变(梗死与出血)的病人进行智能筛查,评分在20~30分的智能基本正常者91例入选为研究对象.用临床记忆量表进行记忆力测定.将研究组(91例)与正常组(50例)、梗死组(50例)与出血组(41例),梗死组左侧(16例)与右侧(20例)、出血组左侧(19例)与右侧(22例)分别进行记忆力比较.结果 研究组与正常组比较,记忆商数明显下降,差异显著;出血组在人像特点联系回忆和记忆商数(MQ)两项与梗死组比较差异显著;梗死组左侧较右侧在联想记忆和MQ两项损害明显,差异显著.出血组左侧与右侧除无意义图形再认一项外其他各项损害明显,差异显著.结论 基底节区域血流供应阻断或局部出血可引起记忆功能减退.基底节梗死与出血两侧比较,左侧损害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本文总结了我院近几年遇到的符合诊断标准的17例难治性癫痫,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2例,女5例;年龄最小11岁,最大23岁,发病年龄最小1岁,最大10岁;就诊时病程均在5年以上。病因:产后窒息史5例,脑炎后6例,药源性2例,病因不明4例。17例病人中有13例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分类:大发作7例,混合性6例,单纯部分发作1例,复杂部分发作3例。就诊前均同时服用两种以上抗癫痫药物,断续服药在3年以上,并更换过多种抗癫痫药物。其中2例病人初发病时联合应用AED达5种,半年后因严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的死因分析 ,提高对致死原因的认识 ,为合理治疗、降低其病死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 1988~ 2 0 0 0年收治的 486例SLE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 ,分析计算病死率及死亡病因分布情况。结果 486例患者中死亡 88例 ,病死率 18 11%。死因依次为 :SLE 3 9例 (4 4 3 2 % ) ;感染 2 8例 (3 1 82 % ) ;心血管疾病 13例(14 77% ) ;脑血管疾病 6例 (6 82 % ) ;癌症 2例 (2 2 7% )。病程分布 ,死亡患者 3年内死亡率高。结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多器官或单器官功能损害是最主要死亡原因 ,感染次之 ,心血管疾病居第 3位。SLE患者于确诊后 3年内 (病程 <3年 )的病死率明显增高 (与 3年后比较P <0 0 1) ,故对活动性SLE应积极治疗 ,但不能过度 ,以免因机体抵抗力过低诱发感染而死亡。尤其应重视并加强 3年内病人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