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41篇
  2022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外伤性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的诊断、治疗。方法:收集我院1992年来收治的以外伤后鼻衄为主要症状的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7例,经DSA全脑血管造影证实诊断,分别采肜血管内治疗或手术治疗。结果:血管内治疗6例,均治愈;1例因在院外已行患侧颈外动脉结扎无法行血管内治疗而行颈内动脉颅内段夹闭术,亦治愈。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损伤小,效果可靠,不仅用于平诊亦可用于急诊抢救,是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创伤性颅内积气较少见。临床上早期难以发现,国内仅见个案报告。我们收治2例,均经CT扫描证实。现结合有关文献的复习,就其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和预后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动脉瘤模型栓塞前后血流动力学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动脉瘤模型行腔内微弹簧圈栓塞前后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用以判断疗效。方法 运用改进的显微外科技术建立犬颈总动脉(CCA)动脉瘤模型22个,其中侧壁型12个,分叉部4个,末端型6个。术后7~14d行彩色多普勒超声、经颅多普勒(TCD)、数字减影动脉血管造影(IADSA)及经微导管动脉瘤内测压,然后以微弹簧圈紧密填塞动脉瘤腔,栓塞后重复进行上述检查,比较栓塞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所建模型均获成功。实验证实,动脉瘤微弹簧圈栓塞前后其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实验所建动物模型是研究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理想方法;动脉瘤微弹簧圈栓塞后,能减低、改变或消除载瘤动脉及动脉瘤内异常血流动力学状态,终止动脉瘤行为,防止动脉瘤扩大和破裂。  相似文献   
4.
多发性颅骨内血管瘤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发性颅骨内血管瘤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报告1例多发性颅骨内血管瘤病例,结合相关文献分析该疾病的X线、CT、MRI和DSA等临床特征,探讨治疗效果和预后。结果多发性颅骨内血管瘤临床上极为罕见,大约占所有骨肿瘤的0.2%。X线平片检查见整个颅骨内蜂窝状改变,CT、MRI显示颅骨溶骨性病变或糜烂并向颅内外发展,DSA造影病变无染色,病理显示大小不等的异常血管,骨结构异常以及出血征象。外科治疗效果不佳。结论多发性颅骨血管瘤为颅骨内破坏性病变,涉及整个颅骨的多发性颅骨血管瘤,外科治疗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5.
经鼻蝶窦手术动物模型神经内镜手术训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一种活体动物的神经内镜经鼻蝶手术模拟训练方法。方法选择大鼠,建立一套训练计划,完成内镜图像导引下的内镜操作,电凝止血、冲洗和吸引、活检等神经内镜经鼻蝶手术的基本技巧。结果利用大鼠颅脑进行模仿内镜经鼻蝶手术,如在内镜图像导引下操作内镜的方法;熟悉内镜系统、电凝系统、冲洗和吸引设备的使用;熟悉了神经内镜经鼻蝶手术的步骤。结论作为神经内镜实验室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利用大鼠颅脑进行模拟神经内镜手术,训练者可以从中获得神经内镜操作基本技巧的练习。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不同程度闭塞狗颈总动脉前后利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彩色三维经颅超声多昔勒(3D—TCD)检查和病理组织学观察对12条狗的脑血管解剖及血液动力学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旨在清楚地了解狗在颈总动脉被闭塞前后脑的血液动力学变化规律,以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7.
人胚脑与脊髓神经干细胞体外生物学特性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人胚脑源性神经干细胞和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和分化的差异。方法:从人胚脑组织和脊髓组织中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分为EGF组、bFGF组、EGF±bFGF组,在连续传代过程中观察并比较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特性的差异:用血清诱导神经干细胞分化,观察其分化状况的不同。结果:从人胚脑组织分离的细胞在bFGF 单独存在时无法形成神经球,在EGF或EGF±bFGF存在时形成大量具有连续增殖能力的神经球;从人胚脊髓组织分离的细胞在EGF单独存在时无法形成神经球,在bFGF单独存在时只形成少量神经球,在EGF±bFGF存在时形成大量具有连续增殖能力的神经球。同样在EGF±bFGF存在的情况下,脑源性于细胞的增殖速度较快。经血清诱导后,脑组织来源的干细胞分化为NSE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脊髓组织来源的干细胞,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脑源性和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在生长和分化方面有明显差别:脑源性神经干细胞可在bFGF或EGF士bFGF存在的情况下长期传代,而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只能在EGF±bFGF存在的情况下长期传代,脑源性干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高于脊髓源性干细胞;脑源性干细胞较脊髓源性干细胞更易分化为神经元。  相似文献   
8.
跨矢状窦脑膜瘤术中矢状窦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跨矢状窦脑膜瘤术中矢状窦的处理方法.方法对26例跨矢状窦脑膜瘤及受累矢状窦进行切除,依具体情况重建或不重建矢状窦.结果该组病人无手术死亡,手术后均未加重原有神经功能障碍,无脑血液回流障碍,7例重建矢状窦者未发现有矢状窦内血栓形成.结论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治疗除肿瘤切除外,对受累上矢状窦处理是否彻底对预防术后复发是至关重要的.对受累矢状窦应按具体情况按一定的原则进行积极处理.  相似文献   
9.
神经干细胞与基因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神经组织发育和自我修复的细胞学基础,神经干细胞已成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和疾病研究的焦点。神经干细胞领域的进展如生物学特性研究以及神经干细胞建系成功等为神经干细胞的临床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的发展,人们对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相关基因基础有了新的认识,加上基因工程技术的突破,极大地推动了神经系统疾病的基因治疗进展。神经干细胞的临床应用与基因治疗的有机结合为多种神经系统遗传性和获得性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0.
后颅窝动静脉畸形血管内栓塞治疗(摘要)余泽马廉亭秦尚振徐国政龚杰杨铭一、临床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13例,男9例,女4例,最大年龄46岁,最小7岁,平均26.4岁。13例均有不同程度突发性头痛,恶性呕吐,其中7例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腰穿均为血性脑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