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子宫平滑肌瘤中存在一组病理形态奇异,而临床过程良性的病变,通常被称为奇异型平滑肌瘤,也有称为共质性平滑肌瘤、不典型性平滑肌瘤、或奇形怪状核平滑肌瘤。其中国内外学者对奇异型平滑肌瘤更为认可。子宫奇异型平滑肌瘤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的平滑肌瘤,其组织学所见部分与平滑肌肉瘤相似,故常误诊为平滑肌肉瘤,但子宫奇异型平滑肌瘤的临床经过为良性。本文报道1999~2007年我院及长春市妇产医院收治的10例子宫奇异型平滑肌瘤,对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讨论。资料与方法本组病例年龄29~55岁,平均42岁,主要表现为子宫增大、月经增多、阴道不规…  相似文献   
2.
患者 ,女 ,5 2岁。因反复间断性发热、咳嗽、咳痰 9个月 ,右侧肢体活动不灵 40天于 2 0 0 0年 2月 2 1日入院。患者于入院 9个月前 ,反复间断性发热、咳嗽、咳痰 ,肺部 CT 5次表现为游走性病灶 ,周围血象嗜酸粒细胞 2 .6× 10 9个 / L。肺吸虫抗原皮内试验阳性。在北京协和医院确诊为肺吸虫病。患者在该医院住院期间出现右侧肢体活动不灵 ,CT及 MRI诊断为左额、顶叶出血流入蛛网膜下腔。经系统脱水、降颅压及改善脑微循环等治疗后患者好转出院 ,未遗留明显后遗症。此次为明确病因而来我院。既往无高血压病病史。平素爱食生的淡水蟹。入…  相似文献   
3.
浆细胞源性肿瘤是单克隆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临床上通常分为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骨孤立性浆细胞瘤(Solitary plasmacytoma of bone,SPB)和髓外(骨外)浆细胞瘤(Extramedullary plasmacytoma,EMP);其中MM最常见,患者一般到血液科诊治,SPB比较罕见,而且临床表现及一般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发病部位局限,因此首诊骨科时易被误诊。  相似文献   
4.
<正>近端型上皮样肉瘤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肿瘤,很难诊断,易误诊。笔者遇到1例误诊为鳞状细胞癌的近端型上皮样肉瘤,现分析误诊原因,并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男,62岁,糖尿病史20年,高血压病史4个月,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阴茎头红肿,曾外用药物治疗(具体不详),未见明显好转,后阴茎头破溃渗出,逐渐加重,曾行抗感  相似文献   
5.
窦岸细胞血管瘤(littoral cell angioma, LCA),也称海岸细胞血管瘤,衬细胞血管瘤,腔隙细胞血管瘤等,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特发于脾脏的肿瘤,最早于1991年由Falk报道并命名。临床表现为,任何年龄组均可发病,无性别差异。肿瘤可单发或多发。镜下以不规则的血管腔形成的网状结构为特点。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死亡率仅次于肺癌而位居第二位,且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基因和蛋白质的改变,由此产生的常用生物标志物分为以下5类:(1)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包括c-erbB-2、MTS1、p53和nn23等.……  相似文献   
7.
8.
亚低温对脑梗死患者血NSE、SOD、NO、ET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亚低温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OD(超氧化物歧化酶)、ET(血浆内皮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大面积脑梗死患者4 3例,分为亚低温治疗组2 0例,常规治疗组2 3例。两组患者均在入院时、第7天、第14天、第30天进行NIHSS神经功能评分,第30天进行Barthel指数评分,第7天、第14天检测NSE的浓度,SOD的活力,NO、ET的含量。结果 两组NIHSS评分第14天、30天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 5 )。Barthel指数比较第30天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 5 ) ;治疗组NSE浓度下降,SOD活力升高,NO、含量降低(P<0 .0 5 )。治疗组第14天ET含量降低(P<0 .0 5 )。两组治疗后呼吸、脉搏、血钾等相比无明显差异(P>0 .0 5 )。结论 亚低温治疗可促进重症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明显改善预后。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窦岸细胞血管瘤(littoral cell angioma,LCA)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特发于脾脏的肿瘤,最早于1991年由Falk报道并命名[1]。我院于2012年收治一例,本文结合文献资料对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探讨本病的特点。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患者女,63岁,以"间断性左上腹痛1月,发现脾肿物5天"为主诉,  相似文献   
10.
颗粒细胞瘤(granular cell tumor,GCT)是一种少见的软组织肿瘤,可发生于任何部位,大多数位于头颈部,发生于乳腺者少见,在临床、影像学和大体上易误诊为乳腺癌.本文通过复习1例乳腺GCT的临床资料、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并结合文献探讨其组织起源,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