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首次自杀未遂者和重复自杀未遂者的区别.方法检查126名因自杀未遂而入院的患者,分为首次自杀未遂组和重复自杀未遂组,获得有关的临床资料并进行自杀意图及自杀企图冲动性和致死性的测定,将有关项目作对比分析.结果有51(40.5%)名重复自杀未遂者,与首次自杀未遂者比较,重复自杀未遂者已婚居多、文化程度较低、缺乏固定的经济收入、有较多的既往精神科治疗史、常饮酒、企图自杀前与他人交流少,自杀意图较低,冲动性较高(P均<0.05).结论对伴有某些危险因素的自杀未遂者应积极进行医学干预,以期减少自杀行为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2.
自杀未遂是指各种有意威胁和 /或残害自己的生命 ,但未导致死亡的行为[1] 。述情障碍 (alexithymia)又称“情感难言症”或“情感表达不能” ,以不能适当地表达情绪 ,缺少幻想和实用性思维为特征[2 ] 。述情障碍者的一些症状与自杀个体的一些症状特点有某些共同之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伴人格障碍自杀未遂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08名自杀未遂急诊入院的患者按CCMD-2-R进行人格障碍的诊断,分为伴人格障碍组和不伴人格障碍组,对两组的社会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并进行自杀意图量表及自杀企图冲动性和致死性的测定,将有关项目作对比分析。结果:有40(37.04%)名自杀未遂者伴发人格障碍,伴人格障碍自杀未遂者与不伴人格障碍自杀未遂者,有较多的既往自杀未遂史和精神科治疗史,自杀意图和自杀企图致死性较低,冲动性较高。结论:对伴人格障碍自杀未遂者应给予特别对待和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杀未遂者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01例自杀未遂者,采用自制的自杀未遂调查表,自杀意图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等进行测查,并做出精神病学诊断.以101名正常人为对照组进行领悟社会支持的研究.结果自杀诱因主要为人际冲突(72.3%),自杀手段主要是过量服药(48.5%)和服有机磷农药(31.7%).42.8%的自杀未遂者有既往自杀未遂史,重复自杀者冲动性较高(P<0.01),冲动性高和低年龄者自杀意图较低(P<0.01).自杀未遂者领悟到的社会支持较少(P<0.01),77.2%的自杀未遂者患精神障碍且以抑郁障碍最多.结论对自杀未遂者要积极的进行心理干预和精神科治疗.  相似文献   
5.
血清胆固醇和吸烟与精神分裂症自杀意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自杀意念和血清胆固醇水平及吸烟状况的关系。方法 1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自杀意念组和无自杀意念组,进行血清胆固醇水平的测定,并记录患者吸烟情况。结果 自杀意念组血清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无自杀意念组。吸烟患者中自杀意念发生率高。结论 低血清胆固醇水平和吸烟可增加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的危险。  相似文献   
6.
大学新生述情障碍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新生述情障碍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对191名大学新生进行测查。结果TAS总分及因子Ⅰ、Ⅱ、Ⅲ得分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显著相关(P〈0.05或P〈0.01)。结论大学新生述情障碍状况与心理健康状况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背景 强迫症在辅助诊断上目前还缺乏客观的实验室依据。近年来国内外对强迫症的事件相关脑电位进行了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分析其主要原因与所使用仪器、技术性能有关。为此本研究使用国际标准化的美国Nicolet脑电生理仪,并以较成熟的关联性负变、P300及失匹性负波3种事件相关脑电位为手段,并设临床上较多见的抑郁症和广泛性焦虑症为疾病对照,进一步探讨强迫症的脑电生理机制,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应用美国Nicolet Spirit 脑诱发电位仪,采用光和声成对刺激以及“听觉靶-非靶刺激序列”技术,对38例强迫症、20例抑郁症和18例广泛性焦虑症及28名正常人的关联性负变(CNV)、P300及失匹性负波(MMN)作了检测。3组疾病组病例均选自2002年5月至2005年12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经2名以上的高年资医师确诊并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方案第三版(CCMD-3)中的强迫症和抑郁症及广泛性焦虑症诊断标准;听力均正常,并无躯体疾病或其他精神疾病,均为右利手。3组对象均未使用过精神科药物。结果 ①CNV:M1波幅抑郁症组[(5±4)μV]和广泛性焦虑症组[(7±4)μV]低于正常组[(14±6)μV]和强迫症组(16±6)μV,指令信号后负变化的出现率抑郁症组(60%)、强迫症组(45%)和广泛性焦虑症组(35%)均高于正常组(4%),上述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②P300:在靶刺激中,N2潜伏期在4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强迫症组[(276±22)ms]和抑郁症组[(277±22)ms]的潜伏期均长于正常组[(259±14)ms],广泛性焦虑症组短于抑郁症组和强迫症组(P<0.01);P3波幅在4组间的差异亦有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强迫症组[(3.4士1.6)μV]、抑郁症组[(2.9±1.3)μV]和广泛性焦虑症组[(3.3士1.3)μV]均低于正常组[(5.9土2.1)μV]。在非靶刺激中,广泛性焦虑症组P2波幅低于强迫症组和正常组(P<0.05)。③MMN:强迫症组、抑郁症组及正常组之间潜伏期和波幅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其中强迫症组和抑郁症组的潜伏期长于正常组(P<0.05);强迫症组的波幅高于正常组(P<0.05),抑郁症组的波幅低于正常组(P<0.05)和强迫症组(P<0.01)。结论 ERPs波幅一高一低变异特点可能对鉴别强迫症和抑郁症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异丙嗪治疗氯氮平所致的流涎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氯氮平的流涎发生率高达 6 4 3% [1] ,严重影响其服药的依从性。我们用异丙嗪对此进行治疗 ,取得较好疗效。1 资料和方法对象为 1997年 3月~ 1998年 6月住我院符合CCMD 2 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男性病人 ,单一服用氯氮平并引起不同程度的流涎副反应。共 98例 ,年龄 2 0~ 5 5岁 ,平均 (30 3± 8 9)岁 ;病程 3月~ 2 5年 ,平均 (5 9± 8 1)年。均无严重躯体疾病。病人入院后即用氯氮平治疗 ,1周内药量增至35 0~ 5 0 0mg/d ,平均 (375± 94 )mg/d。流涎程度评定标准 :流涎消失或没有为 0度 ;午睡或夜眠时流涎 ,浸湿直径 <10…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氯硝安定对抗精神病药所致静坐不能的疗效.对氯硝安定和安坦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静坐不能66例进行双盲对照研究。结果,氯硝安定与安坦疗效相近,但氯硝安定的抗焦虑作用明显优于安坦。说明用氯硝安定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静坐不能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氯硝安定对抗精神病药所致静坐不能的疗效,对氯硝安定和安坦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静坐不能66例进行双盲对照研究。结果,氯硝安定与安坦疗效相近,但氯硝安定的抗焦虑作用明显优于安坦。说明用氯硝安定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静坐不能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