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MR灌注成像在评估脑胶质瘤放疗疗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脑胶质瘤术后患者于放疗前及放疗后3、6个月行MR灌注成像及常规MRI检查。由灌注数据获取脑血容量(CBV)图和脑血流量(CBF)图。计算出病灶的最大相对局部脑血容量(rCBV)值和最大相对局部脑血流量(rCBF)值。结果25例脑胶质瘤术后放疗前肿瘤区的rCBV值和rCBF值分别为6.32±2.14和5.49±1.98,与正常脑组织的2.58±1.21和2.17±1.19相比,显著升高(P〈0.01)。其中11例放疗后rCBV值和rCBF值与放疗前相比,显著下降(P〈0.01),其中5例证实为放射性脑坏死;另14例放疗后rCBV值和rCBF值与放疗前相比,有不同程度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9.05)。其中7例证实为肿瘤伴部分放射性坏死组织,2例死亡,5例再次行放射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结论MR灌注成像可作为评估脑胶质瘤放疗疗效的一项重要指标。并有助于下一步治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与FS-LASIK联合快速角膜胶原交联术(FS-LASIK Xtra)矫正高度近视术后早期屈光度及角膜高阶像差变化特点,评估两种术式矫正高度近视的早期效果。

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9-04/2020-04在我院进行FS-LASIK Xtra及FS-LASIK的高度近视患者42例84眼,每组各21例42眼,术后随访3mo,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裸眼视力(UCVA)、等效球镜(SE)、散光度及角膜高阶像差。

结果:FS-LASIK Xtra组患者术后1d UCVA(LogMAR)低于FS-LASIK组(P<0.01),其余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均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SE均较术前明显降低,术后3mo,FS-LASIK Xtra组有38眼(90%)、FS-LASIK组有41眼(98%)术眼SE在±1.00D以内。两组患者术后均有35眼(83%)的术眼残余散光在0.50D以内。两组术后3mo角膜总高阶像差、球差、彗差及三叶草差均较术前增大,FS-LASIK Xtra组总高阶像差及三叶草差大于FS-LASIK组(均P<0.05)。

结论:FS-LASIK与FS-LASIK Xtra矫正高度近视在术后早期均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可预测性,术后早期角膜总高阶像差均增加,且行FS-LASIK Xtra增加更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不同容量注射液触发点注射在治疗肌筋膜痛综合征中的效果。方法选48例肌筋膜痛综合征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为试验组,B组为对照组。A组每一触发点注射配制液8~10ml,B组每一触发点注射配制液3~5ml,观察两组患者在治愈率、并发症及疗程等方面情况并在疗程结束后随访,将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第1疗程后A组治愈率较B组有优势(P〈0.05)。第2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在治愈率上的差异已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有并发症发生。随访1a,B组有2例好转的患者复发且A、B两组的患者在治愈率上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较大容量注射液触发点注射疗法较传统疗法治疗肌筋膜痛综合征在疗程、疗效及降低复发率方面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在二维质子磁共振波谱(two dimension 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2D1HMRS)上的代谢特点及相对定量分析.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患者28例.所有受试者术前均进行二维多体素1H-MRS扫描.测量脑胶质瘤患者病灶实质部分、瘤周水肿区、健侧相应部位的Cho/Cr、Cho/NAA、NAA/Cr、Lac/Cr、Lipid/Cr比值,并与对照组相应区域各比值比较.结果 所有胶质瘤患者,肿瘤瘤体区的波谱谱线均表现为Cho升高,NAA、Cr明显下降,部分患者还出现Lac、Lipid峰;肿瘤周边区亦出现类似的异常谱线.肿瘤实质部与瘤周、肿瘤实质部与健侧组织Cho/Cr、Cho/NA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肿瘤实质部、瘤周与健侧组织比较NAA/Cr显著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肿瘤实质部、瘤周与健侧组织比较Lac/Cr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实质部与健侧Lipid/Cr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肿瘤周围与肿瘤实质、肿瘤周围与健侧比较Lipid/Cr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维多体素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 能够较可靠反映脑胶质瘤代谢特点及浸润生长的特性,为胶质瘤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仝建  王晓睿 《医学信息》2007,20(2):301-302
目的 子宫全切病人进行术前心理行为干预的疗效探讨.方法 对100例子宫切除病人应用Zung设计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并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即全面评估病人的情况,耐心细致的作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有步骤、有目的的进行松弛训练、硬膜外麻醉体位的指导训练,做好心理疏导,消除病人的焦虑情绪.结果 经过心理行为干预,病人焦虑值明显下降(P<0.01).结论 子宫切除病人术前及时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可有效地减轻病人的焦虑心理,有利于病人术中配合及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影响角膜塑形镜偏中心定位的相关因素。方法 前瞻性研究。选取配戴角膜塑形镜近视患者76例142眼;戴镜前患者年龄为8~16岁,等效球镜度为-0.25~-6.00 D。142眼患者中Ⅰ级偏位者(中心定位)51眼、Ⅱ级偏位者48眼、Ⅲ级偏位者30眼、Ⅳ级偏位者13眼。不同偏位分级组间的差异性分析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参数秩和检验分析不同年龄分组、不同等效球镜度数分组、不同角膜散光度分组中角膜塑形镜偏位情况分布的差异性。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分析等效球镜度、角膜散光度、角膜离散系数、角膜曲率、年龄和偏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本研究纳入患者年龄为(10.78±2.12)岁,等效球镜度为(-3.78±1.45)D,角膜曲率为(43.39±1.21)D,角膜离散系数为0.51±0.13。单因素方差分析示,不同偏位分级组间戴镜前等效球镜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398,P<0.001)。相关分析显示,戴镜前等效球镜度和角膜塑形镜偏位程度呈负相关(r=-0.311,P<0.001),其余因素,如角膜散光度、角膜离散系数、角膜曲率、年龄和角膜塑形镜偏位程度均无相关性。结论 戴镜前等效球镜可能是影响角膜塑形镜治疗后出现偏中心定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影响角膜塑形镜定位的相关因素。

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4-07/2016-12于我院配戴角膜塑形镜的近视患者88例88眼,评估戴镜后1mo角膜塑形镜定位情况,并分析角膜塑形镜偏位程度与戴镜前年龄、等效球镜度、角膜散光、e值、角膜陡峭曲率和平坦曲率、角膜前表面曲率不对称指数的关系。

结果:根据本课题组制定的角膜塑形镜定位分级方法,戴镜后1mo本组患者中Ⅰ级者24眼,Ⅱ级者26眼,Ⅲ级者25眼,Ⅳ级者13眼。不同分级患者戴镜前等效球镜度、角膜陡峭曲率和平坦曲率均有差异(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角膜塑形镜偏位程度与戴镜前等效球镜度呈负相关(P<0.01),与其它因素相关性较弱。

结论:戴镜前等效球镜可能是影响角膜塑形镜偏中心定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FS-LASIK设置6.0mm和6.5mm两种光学区直径对术后视觉质量的影响。

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行FS-LASIK手术的患者25例50眼,随机预设置患者双眼光学区切削直径6.0mm或6.5mm,并按光学区直径分为6.0mm及6.5mm两组。术后3mo对两组患者进行Sirius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角膜高阶像差(包括3、5、7mm瞳孔直径下的总高阶像差、球差、彗差及三叶草差)以及OQASⅡ视觉质量分析仪比较MTF截止空间频率(MTF cut off)、斯特列尔比值(SR)和客观散射指数(OSI)、不同模拟对比度视力(OV100%、OV20%、OV9%),并对两组患者进行OSDI干眼相关视觉质量主观问卷调查。

结果:术后3mo,3mm瞳孔直径下,两组总高阶像差、球差、彗差及三叶草差无差异(均P>0.05); 5mm瞳孔直径下,两组总高阶像差、彗差、三叶草差无差异(均P>0.05),但球差有差异(P<0.05); 7mm瞳孔直径下,两组总高阶像差、球差均有差异(均P<0.05),但彗差、三叶草差无差异(均P>0.05)。两组的OSDI问卷评分及OQASⅡ客观视觉质量各项参数均无差异(均P>0.05)。

结论:6.5mm光学区直径FS-LASIK术后暗环境的高阶像差较小,但术前设置6.0mm光学区直径或6.5mm光学区直径均能获得良好的主观及客观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R灌注成像(PWI)在脑胶质瘤放疗后坏死和肿瘤复发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资料与方法对术后行放疗的胶质瘤患者32例(肿瘤复发组18例;放射性坏死组14例),行MRPWI及常规MRI检查。由灌注数据获取脑血容积(CBV)图和脑血流量(CBF)图,计算出病灶及健侧脑皮质最大相对CBV(rCBV)值、最大相对CBF(rCBF)值。结果肿瘤复发组的rCBV值、rCBF值均升高,肿瘤复发的最大rCBV值及最大rCBF值分别为6.23±2.23、5.21±1.55,健侧分别为3.26±1.03(P<0.01)、2.41±1.15(P<0.01);放射性坏死组的rCBV值、rCBF值均降低,最大rCBV值及最大rCBF值分别为1.90±0.53、1.21±0.32,健侧分别为4.26±1.13(P<0.05)、3.36±1.24(P<0.05);两组间最大rCBV值和rCBF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检验,P<0.01);非参数相关性分析表明最大rCBV值和最大rCBF值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r=0.795,P<0.05)。结论MRPWI对脑胶质瘤放疗后坏死和肿瘤复发的鉴别有重要意义,最大rCBV值结合最大rCBF值可以更好地鉴别脑胶质瘤放疗后坏死和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不同程度近视患者FS-LASIK术后满意度和夜间视觉症状及其相关因素。

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8-06/2019-09在我院行FS-LASIK术后3mo以上的近视患者75例150眼,根据术前等效球镜度(SE)分为高度近视组(≥-6.00组,43例86眼)和中低度近视组(<-6.00D,32例64眼)。术后6mo,使用Sirius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角膜地形图及7mm暗瞳孔直径角膜高阶像差(总高阶像差、球差、彗差、三叶草差),并填写问卷评估术后满意度及夜间视觉症状。

结果:高度近视组和中低度近视组术前等效球镜度分别为-7.85±1.27、-4.57±1.01D。术后两组患者7mm暗瞳孔直径角膜总高阶像差、球差、彗差均有差异(P<0.001),三叶草差无差异(P>0.05)。高度近视组和中低度近视组术后满意度分别为95.3%和100.0%; 两组中分别有18.8%、9.3%的患者认为夜间视力比术前差,51.2%、40.6%的患者出现光晕症状,41.9%、43.8%的患者出现星芒症状,18.6%、15.6%的患者出现重影症状。两组患者除夜间视力有差异(P=0.010)外,其它夜间视觉症状无差异(均P>0.05)。纳入患者术后满意度与术前散光、光学区直径大小呈正相关(均P<0.05); 夜间视力与术前SE、术后角膜曲率呈正相关(均P<0.05),与术中切削深度、术后角膜总高阶像差、球差、彗差呈负相关(均P<0.05); 星芒症状与术前角膜总高阶像差、彗差及术后三叶草差呈正相关(均P<0.05); 重影症状与术前散光呈正相关(P<0.05)。

结论:高度近视患者术后夜间视力较中低度近视患者差,主要与暗瞳孔环境下总高阶像差、球差、彗差增加有关; 高度近视术后可出现与低中度近视相似程度的光晕、星芒、重影症状,但不影响术后总体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