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38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多药耐药蛋白(multidrugresistance-associatedprotein,MRP)拮抗剂丙磺舒对大鼠大脑皮层细胞外液卡马西平和苯妥英钠含量的影响,证明MRP能够减少皮层内抗癫痫药物的浓度,探讨脑内表达MRP和难治性癫痫多药耐药的关系。方法在健康大鼠大脑皮层内安置微透析探针,腹腔注射卡马西平(20mg/kg)和苯妥英钠(50mg/kg),在给药后不同时间点收集透析液,并用高效液相检测其中的药物浓度,通过微透析探针局部给于丙磺舒,观察后者能否提高大鼠大脑皮层细胞外液卡马西平和苯妥英钠的浓度。结果丙磺舒升高了皮层细胞外液中卡马西平和苯妥英钠的药物浓度,前者在给药后45min~120min显著增高(P<0.05),后者在给药后30min~150min显著增高(P<0.05)。结论MRP具有限制卡马西平和苯妥英钠通过血脑屏障的作用,引起抗癫痫药物在大鼠大脑皮层细胞外液中分布减低,MRP表达增加可能参与了难治性癫痫多药耐药机制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变化的特点.观察了86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和63例正常对照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4项指标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血清中红细胞免疫粘附增强因子及红细胞免疫粘附抑制因子.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的特点是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降低,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升高,同时伴有血清中红细胞免疫粘附增强因子活性降低及红细胞免疫粘附抑制因子活性增强,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低下.本研究提示脑梗死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下降,为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发病与防治途径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丘脑底核高频电刺激对大鼠纹状体多巴胺代谢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丘脑底核(STN)高频电刺激(HFS)对大鼠纹状体多巴胺(DA)代谢的影响。方法给予正常大鼠一侧STN-HFS,应用微透析观察其对纹状体DA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应用免疫组化观察其对黑质DA能神经元的影响。结果微透析检测发现刺激侧纹状体DA代谢产物明显增高(P<0.05),DA水平无变化(P>0.05);免疫组化检测发现刺激组和对照组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元数量无差异(损毁侧分别为24.00±6.81、23.43±5.49,P>0.05)。结论STN-HFS可能通过影响黑质-纹状体DA代谢发挥作用,STN-HFS对黑质DA能神经元可能无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及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蛋白磷酸酯酶-2A(PP-2A)的变化.方法 用放射性配体结合试验检测11名健康对照者、11例MCI患者及11例AD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P-2A的活性,并用Western bolt检测PP-2A蛋白的表达.结果 MCI组外周血淋巴细胞PP-2A活性(0.71±0.12)及蛋白表达(0.80±0.05)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01±0.09)和(0.96±0.07)]相比明显降低(均P<0.01);AD组PP-2A活性(0.64±0.11)及蛋白表达(0.76±0.06)亦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AD组PP-2A活性及蛋白表达比MCI组有降低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CI及AD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P-2A的活性及表达降低,在MCI的诊断中可能有参考价值,同时亦可能对AD的诊断有一定的潜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帕金森病痴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最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之一。最初认为认知障碍可能不是该病的常见表现,随着神经心理学的发展和人们对痴呆的重视,近来的研究显示在PD病人中可出现明显的痴呆,称为帕金森病痴呆(Parkinson’s disease with dementia,PDD)。病人可能产生某些认知功能的损害并发展为痴呆。本文回顾和PD相关的痴呆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丘脑底核(STN)高频电刺激(HFS)对大鼠黑质-纹状体系统的影响。方法给予正常大鼠一侧STN-HFS,应用微透析观察其对纹状体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 estern b lot观察其对黑质、纹状体酪氨酸羟化酶(TH)的影响。结果刺激侧纹状体DA代谢产物明显增多(P<0.05),DA水平无变化;RT-PCR检测发现刺激侧黑质、纹状体TH mRNA水平升高;W estern b lot检测发现刺激侧黑质TH表达无变化,而纹状体TH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论STN-HFS可能通过影响黑质-纹状体DA代谢及其限速酶的水平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变化的特点。观察了86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和63例正常对照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4项指标:红细胞G3b受体花环率、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血清中红细胞免疫粘附增强因子及红细胞免疫粘附抑制因子。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的特点是红细胞G3b受体花环率降低,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升高,同时伴有血清中红细胞免疫粘附增强因子活性降低及红细胞免疫粘附抑制因子活性增强,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低下。本研究提示脑梗死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下降,为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发病与防治途径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25岁,于正常产后第7天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四肢抽搐,持续1~2min,抽搐停止,病人自感乏力、头昏,呈嗜睡状态,测体温达39-0℃。到当地医院就诊,未予明确诊断,给予青霉素400万单位静滴,每日1次,病情无改善,体温持续39-0℃以上,于产后第11天再次出现上述症状,但意识未恢复,遂来我院就诊,门诊以上矢状窦血栓收入院。查体:T39-9℃,P130次/min,R30次/min,BP14/8kPa;呈昏迷状态,心率快、节律整,双肺呼吸音清;压眶上缘无反应,双侧瞳孔等大同圆约3mm,对光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颞叶内侧萎缩(MTA)标准化视觉量表在血管性痴呆(V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1例VD患者(VD组)、28例Alzheimer病(AD)患者(AD组)和25例非痴呆患者(非痴呆组)进行头部冠状位三维梯度回波序列核磁共振(MRI)检查,采用MTA标准化视觉量表对入组者MTA程度进行视觉直观评价(0~4分)和比较.结果 双侧MTA评分AD组为(5.89±1.74)分,VD组为(2.32±1.67)分,非痴呆组为(0.54±0.98)分;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TA发生率在AD组、VD组分别为100%及84%.结论 MTA标准化视觉量表时以简单、快捷且相对准确地评价VD患者的MTA.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丘脑底核(STN)高频电刺激(HFS)对大鼠黑质-纹状体系统的影响.方法 给予大鼠一侧STN-HFS,应用RT-PCR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技术观察其对黑质-纹状体TH的影响.结果 RT-PCR检测发现刺激侧黑质-纹状体TH mRNA增高(0.22±0.08 vs 0.07±0.01,P<0.01;0.41±0.13 vs 0.17±0.09,P<0.01);Western blot检测发现刺激侧黑质-纹状体TH表达明显增高(0.99±0.14 vs 0.33±0.08,P<0.01;0.87±0.16 vs 0.19±0.04,P<0.01).结论 STN-HFS可能通过影响黑质-纹状体多巴胺代谢及其限速酶的水平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