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7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十一种中草药对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黄连、黄芩等十一种中草药的体外抑菌作用作了测定,其中清热凉血、清热解毒的中草药黄连、黄芩,金银花、四季青抑菌效果较好,而生晒参、生姜、蒜的抑菌效果差。从抑菌种来看,对亲水气单胞菌的抑菌效果较好,对粘质沙雷菌的抑菌效果较差,用十一种中草药对十一株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做了抑菌作用分析,同时用三株标准金葡萄作了比较。结果发现十一种中草药对三株标准金黄葡萄和十一株MRSA的最小抑菌浓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院内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特征及其对不同类型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特征;分析插入序列IS256与院内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关系.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07年4月外科病区中引起院内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75株,利用纸片扩散法检测细菌对3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链霉素和阿米卡星)药敏特征;构建IS256特异性引物,利用PCR扩增技术检测75株细菌中IS256分布状况.结果:75株院内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存在较高耐药率,分别为庆大霉素:82.7%,链霉素:90.7%,阿米卡星:78.7%;插入序列IS256的检出率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庆大霉素不同药敏组中有显著差异(P<0.01),在耐药菌中检出率为88.7%,而在敏感菌和中介菌株中检出率为8.3%和0%,IS256的检出率在链霉素和阿米卡星耐药菌株中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内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多重耐药特征,且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插入序列IS256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庆大霉素耐药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表皮葡萄球菌对不同类型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敏感特征,分析插入序列(IS)256与表皮葡萄球菌耐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关系。方法收集2007年2月至2007年7月外科病区中引起医院感染的表皮葡萄球菌48株,利用纸片扩散法测定细菌对4种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庆大霉素、奈替米星、链霉素和阿米卡星)药敏特征;构建IS256特异性引物,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48株细菌中IS256分布状况。结果48株临床分离的表皮葡萄球菌对4种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药敏特征分别为: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为69%,敏感率为31%;对奈替米星的耐药率为8%,敏感率为79%,中介率为13%;对链霉素的耐药率为42%,敏感率为35%,中介率为23%;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15%,敏感率为75%,中介率为10%。全部临床分离株中,有25株细菌检出IS256。在庆大霉素耐药菌株中,IS256检出率高达70%,与敏感菌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其他3种抗菌药物耐药的菌株中,IS256的检出与耐药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表皮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存在不同程度耐药。IS256与表皮葡萄球菌对庆大霉素耐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鲍曼不动杆菌整合子相关耐药基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鲍曼不动杆菌整合子流行情况,证实整合子与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性的关系,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整合酶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方法。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9月至2006年2月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共52株,用纸片扩散法检测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用整合酶PCR检测其整合子基因。结果在52株鲍曼不动杆菌中,整合酶PCR检测出Ⅰ类整合子33株(63%),未检测出Ⅱ类整合子。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整合子阴性和阳性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存在明显差异,前者仅对几种抗生素耐药而后者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结论我院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主要为Ⅰ类整合子,整合酶PCR是一种快速、简便、易在临床开展的检测方法,同时也是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革兰阴性杆菌的质粒ampC基因,了解该基因在我院的流行情况。方法采用头孢西丁初筛试验筛选出符合头孢菌素酶(AmpC)表型筛选条件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共50株,通过热裂解法进行DNA抽提,采用6组ampC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区分PCR产物,进一步DNA测序确定其基因型。结果50株试验菌中有8株为阳性,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5株,大肠埃希菌3株,基因型为CIT型1株,DHA型4株,EBC型3株。结论我院质粒介导ampC基因型主要为DHA型、EBC型和CIT型。多重PCR是特异性高、简便检测质粒ampC基因型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院分离的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PA)耐药机制及同源性分型情况。方法收集临床分离耐亚胺培南PA,用K-B法检测28株耐亚胺培南PA对12种抗菌药的敏感性,用肠杆菌科细菌基因间重复序列(ERIC)进行同源性分析,并用PCR法检测外膜孔蛋白OprD2和金属β内酰胺酶(IMP、VIM)基因。结果28株耐亚胺培南PA对其他12种抗菌药的耐药率在14.8%~42.3%。经ERIC-PCR分析后共有11个基因型。其中A型为11株:A1型9株,A2型2株;B型为5株:B1型2株,B2型2株,B3型1株;C型3株;D型2株;E~K型各1株。PCR检测到OprD2基因仅4株,其缺失率为85.7%,28株PA中检测到1株VIM基因,经测序证实为VIM-2型。结论本院耐亚胺培南PA的主要耐药机制为外膜孔蛋白缺失。在外科和高干病房中出现多种基因型的耐亚胺培南PA传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产AmpC酶菌在医院内的分布情况,为临床经验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头孢西丁初筛试验筛选出符合AmpC酶表型筛选条件的菌株共245株,再用三维确诊试验确证产AmpC酶菌株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1437株革兰阴性杆菌中,筛选出产AmpC酶菌株118株,经三维试验确证阳性检出率为812%(118/1437)。其中阴沟肠杆菌检出最多为65株,占总确证菌株的55.1%(65/118);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13株(11.0%)。经医院内分布情况分析,检出率高的为ICU、外科、血液科,分别为19.5%、14.4%、14.4%。标本种类分析检出率最高为痰液57.6%。结论:产AmpC酶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且以阴沟肠杆菌为主,以第三代头孢菌素使用率高的ICU、外科、血液科分布最广,以下呼吸道最易感染,临床医师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用Phoen ix-10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系统(简称Phoen ix-100系统)检测肠球菌并评估此检测系统。方法收集50株临床分离肠球菌,用Phoen ix-100系统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通过与API鉴定系统、药敏纸片法和E-test法[筛选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比较,对Phoen ix-100系统进行评估。结果与API鉴定系统相比,Phoen ix-100系统鉴定肠球菌的一致率为90.0%。与药敏纸片法相比,Phoen ix-100系统检测肠球菌对庆大霉素(筛选耐高浓度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肠球菌)、氨苄西林、环丙沙星、红霉素、呋喃妥因、万古霉素和肽可霉素药敏结果的完全符合率分别为94.0%、94.0%、88.0%、94.0%、70.8%、64.0%和92.0%。与E-test法相比,Phoen ix-100系统筛选VRE的完全符合率为84.0%;未出现极大错误,大错误率为12.0%,小错误率为4.0%。结论用Phoen ix-100系统检测肠球菌是一种简便、快速和比较准确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上海浦东新区的性传播性疾病(STD)感染特征.方法对657例患者的淋病奈瑟菌(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脲原体(UU)、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法(TPPA)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阳性检出率为梅毒21.4%(141/657)>NG 15.7%(103/657)>CT 9.0%(59/657)>UU 1.8%(12/657),梅毒感染占首位,UU检出率偏低.结论浦东新区的STD感染情况符合我国沿海城市的特征,梅毒感染显著升高应引起重视.UU检出率偏低,可能与试剂质量有关,应加强试剂的质量监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用纸片法和微量稀释法检测痰液标本分离酵母菌的耐药性并比较两者符合率,试找出一种适用于临床实验室的简便方法。方法采用丹麦ROSCO公司抗真菌药敏纸片法检测痰液标本分离的86株常见酵母菌对5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同时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TB FUNGUS 2念珠菌药敏板条测定4种抗真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氟康唑2种方法完全符合率分别为95.3%、95.3%和88.4%,未出现一种方法敏感而另一种方法耐药的严重错误现象;对86株痰液标本分离常见酵母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和氟胞嘧啶的敏感率高,分别为95.4%、98.8%、95.3%,伊曲康唑的耐药率最高(15.1%)。结论纸片法和微量稀释法相比有很好的一致性,且抗真菌药敏纸片种类多,便于随时根据临床所需增加单个药敏结果,易于在各临床实验室开展。酵母菌唑类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现象日益严重,应加强酵母菌的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