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3篇
  2023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麻醉前应用盐酸戊乙奎醚对心率和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56,自引:6,他引:50  
盐酸戊乙奎醚(penehyclidine hydrochloride,长托宁)目前在麻醉前应用的报道甚少.本文以氢溴酸东莨菪碱(以下简称东莨菪碱)作比对,观察麻醉前肌注长托宁后患者心率和血压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研究高压氧(hyperaric oxygen,HBO)暴露对兔脑爆炸伤后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aquapodins-4,AQP-4)的表达及血液灌注的影响,探讨爆炸伤后脑水肿的形成机制.方法 150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高压氧治疗组(HBO组)和非治疗组.HBO组与非治疗组用纸雷管爆炸制作兔脑爆炸伤模型,随后分别随机分为伤后1h、6h、12h、24 h、72 h、7d、14d7个亚组,每亚组10只,对照组10只.采用RT-PCR法测定兔脑组织中AQP-4 mRNA的表达,磁共振灌注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检测伤后不同时间点伤后脑组织血液灌注情况.结果 AQP-4 mRNA在伤后1h表达开始上调,3d达峰值,7d后缓慢下调.经HBO早期治疗,在6h后各时间点AQP-4mRNA表达均明显下调(P<0.05).如伤后6h,非治疗组AQP-4 mRNA相对量为0.518±0.088,HBO组为0.327±0.027.经PWI检测,非治疗组伤后早期灌注明显下降,12h后灌注逐渐上升,并保持一定灌注量(接近对照组)持续2周;伤后早期(1~6 h)治疗组灌注下降更为明显.结论 HBO早期治疗可有效提高兔爆炸伤后脑组织血氧分压,增加血氧含量,缓解脑组织缺氧引起的继发性脑水肿.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建立稳定、可靠的大鼠颅脑爆震伤模型。方法 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8、10、12cm组和对照组(n=24),将大鼠麻醉后分别放置距电雷管(600mgTNT当量)垂直距离8 cm、10 cm、12 cm处进行爆炸,于伤后24h行头颅MRI检查,6h、24h、3d、7d行检测损伤区光、电镜下病理变化。结果 8 cm组大鼠几乎在当天全部死亡,10 cm组大鼠存活时间也较短,少有存活7天,12 cm组大鼠存活时间在7天以上,且伤后24小时MRI提示挫伤区存在血肿及挫裂伤,病理学提示皮质、脑膜、脑室周围、神经元胞体、线粒体等均出现不同程度水肿。结论 600mgTNT电雷管在距离大鼠头部垂直12 cm处可制作稳定的大鼠颅脑爆震伤模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磁共振波谱技术(MRS)探讨高压氧治疗对颅脑爆炸伤时脑局部代谢变化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10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创伤组和高压氧治疗组。采用600 mg TNT当量纸雷管在兔脑上方6.5 cm垂直距离爆炸以建立颅脑爆炸伤模型。对照组无损伤,创伤组爆炸伤后不进行任何治疗,高压氧治疗组于伤后行高压氧治疗。观察爆炸伤后各组兔的生理改变,采用MRS计算并分析各组不同时相点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Cho)/Cr的比值,分析比较各组脑组织含水量的变化。结果成功复制兔颅脑爆炸伤模型。与对照组相比,创伤组兔NAA/Cr比值伤后24 h明显下降(P<0.05),7 d后有所回升,14 d后再次下降(P<0.05);高压氧治疗组NAA/Cr比值下降较创伤组延迟,且幅度小。创伤组Cho/Cr比值伤后12 h明显升高,24 h下降,伤后3~14 d逐渐升高;高压氧治疗组Cho/Cr比值较创伤组升高,但7 d后无统计学差异。与对照组比较,创伤组、高压氧治疗组损伤或治疗1 h~7 d后脑组织含水量均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高压氧可改善局部神经元代谢,抑制脑水肿,增强局部胶质细胞增生修复。伤后7 d内...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梅毒与HIV混合感染的发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日益增多.既感染了梅毒螺旋体又感染了HIV的患者,因机体免疫力下降可使梅毒的自然病程、梅毒血清反应及治疗反应发生变化.此文就HIV阳性人群中梅毒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随访的一些关键问题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利用血液回收机术中自体输血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节约血源,减少输血并发症,笔者对大手术中出血>500ml(不含心脏体外循环)的患者使用血液回收机施行自体输血,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999年11月~2000年6月入本院手术患者24名.男性21例,女性3例.年龄21~7  相似文献   
8.
3月11日,“两会”召开期间,总后勤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在北京签署了军地合作共同建设第二军医大学的协议。这个协议的签订,是贯彻十七大精神,落实胡主席军民融合、寓军于民重要建军思想的一个重要举措,既为军队院校建设发展探索了新的路子,更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  相似文献   
9.
模拟5000m高原持续缺氧引起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研究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HPV)。结果表明缺氧10,20d大鼠肺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升高。缺氧20d后,离体肺动脉灌注压(PAPP)和肺血管阻力(PVR)增加。缺氧组对KCl10,15mmol/L引起PAPP和PVR升高的反应增强。与正常组比较,缺氧20d后大鼠离体肺动脉环对KCl10,15mmol/L引起的收缩反应增强,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反应无改变。K+通道阻滞剂CsCl20mmol/L可使正常大鼠肺动脉环对KCl10,15mmol/L引起的收缩反应加强,而缺氧大鼠则不受影响。K+通道开放剂克罗卡林、尼可地尔可抑制KCl引起PMP和PVR升高,并可抑制KCl引起的肺动豚环收缩。提示持续缺氧会影响K+通道,可能引起K+通道部分阻滞,参与肺动脉高压的形成。此外,K+通过开放剂可抑制HPV,可能在治疗肺动脉高压中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部分学员一次元极学灌顶前后临床血液指标变化。包括血象、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结果表明,灌顶后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百分率升高,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果提示灌顶对机体免疫系统具有一定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