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7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对重型颅脑损伤继发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5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验组)血清IMA、心肌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并检测同期46例健康体检者血清IMA。结果实验组血清IM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血清IMA、cTnI、MYO、CK-MB阳性率分别为78.84%、53.85%、32.69%、30.77%,IMA的阳性率显著高于cTnI、MYO、CK—MB的阳性率(P〈0.01)。GCS6-8分组、4-5分组、3分组的ACB值分别为(67.21±5.96)U/ml、(52.85±5.13)U/ml、(40.78±4.85)U/ml,三组间ACB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预后差(GOS评分4~5分)患者血清IMA水平显著低于预后好患者(GOS评分1~3分,P〈0.01)。结论IMA对重型颅脑损伤继发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并且检测IMA有助于评估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良额底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人自2009年12月至2013年12月来采取不损伤颞肌,不选传统额底入路的"关键孔"点,而选取"美容孔"点,骨瓣大小和位置选择灵活的改良额底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3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后4例病人癫痫未再发作,无垂体功能低下病例,无尿崩病例,无额纹消失病例,无颞肌萎缩病例。有5例术侧嗅神经断裂。术前有48只眼视力下降,术后有46只眼视力明显改善,有1只眼视力无明显变化,1只眼视力下降。simpsonⅠ级切除25例中,有1例于术后2年复发。simpsonⅡ级切除5例中,有1例于术后1.5年时复发。simpsonⅢ级切除1例,随访2.5年残余肿瘤无明显变化。结论改良额底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具有灵活、安全、暴露充分、切除彻底、损伤轻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4例,根据康复治疗的不同时间分为早期康复治疗组(A组)51例和非早期康复治疗组(B组)5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A组在生命体征平稳、病情稳定48 h内实施康复治疗;B组在生命体征平稳、病情稳定48 h后实施康复治疗。康复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daily living,ADL)能力和预后情况。结果康复治疗3个月后Barthel指数A组66.67±8.54,B组57.46±9.32;恢复良好和轻残率A组68.63%,B组37.73%;死亡和植物生存率A组13.72%,B组32.0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显著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从而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综合分析国内有关大脑前交通动脉瘤临床报道病例的治疗方式以及预后情况.方法:用关键词途径对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收录的前交通动脉瘤介入和夹闭治疗对比的病例报道资料进行检索,经严格筛选后最后纳入的文献用RevMan5.1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5篇文献,无异质性.对比...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和正常健康老年人载脂蛋白E(ApoE)基因型分布情况,探讨ApoE基因型与AD的关系,预测人群AD发生的可能性,为AD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2011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的68例AD患者(AD组)和在我院体检的72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两组ApoE基因型进行检测,并对两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对各组进行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吻合度检验,两组基因型频率均处于遗传平衡状态(P>0.05)。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两组ApoE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9)。再对各基因型进行比较后发现,AD组ε4/ε4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两组等位基因总体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7,P=0.0076)。两组各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发现,ε3、ε4型等位基因AD组频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R=0.57;P<0.01,OR=2.98)。结论 ApoEε4等位基因是AD的危险因素。可利用ApoE基因型检测来预测人群AD发病的可能性,筛查出高危人群,以便提供相关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肿穿刺引流辅助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预后,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4年1月—2010年12月1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别采用3种术式进行治疗,比较术后1个月患者的病死率及6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 3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8,P=0.866)。3组术后6个月ADL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12,P=0.004);血肿穿刺引流组术后6个月ADL分级分别与小骨窗开颅组、大骨瓣开颅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541,P=0.011;χ2=9.701,P=0.002);而小骨窗开颅组与大骨瓣开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3,P=0.564)。结论对于出血量过大,昏迷程度深,出现脑疝前期或已经出现脑疝甚至晚期的患者,临床上应当首先考虑采用血肿穿刺引流辅助开颅血肿清除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经鼻蝶窦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12年7月间,在我科接受经鼻蝶窦显微手术治疗的144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复查鞍区增强MRI和血液内分泌激素,并门诊随访.结果:肿瘤全切共119例,次全切18例,部分切除7例,全切率82.6%.截至最后一次随访,临床症状消失76例,明显改善51例,改善不明显17例,临床症状缓解率88.2%.91例功能性垂体腺瘤,激素水平测定恢复正常率45.1%,明显改善率为86.1%.术后脑脊液鼻漏发生率为3.5%,垂体及靶腺激素功能低下发生率9.0%,一过性尿崩及电解质紊乱发生率为22.9%,颅内感染2例,无死亡病例.结论:经鼻蝶窦显微手术能有效地治疗垂体腺瘤,手术创伤及术后并发症少,是垂体腺瘤手术治疗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