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4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手术治疗松果体肿瘤的体会(附四例报告)徐善水,李振球,舒崇厚(附属弋矶山医院神经外科)松果体区肿瘤临床少见,文献报告约占颅内肿瘤的1%~2%[1]。随着CT及MR问世,手术器械及手术技术的发展,该区肿瘤的彻底切除已成现实。我院自1989年8月至199...  相似文献   
2.
背景与目的:血管网状细胞瘤是一种较少见的颅内真性血管瘤,本文探讨后颅窝血管网状细胞瘤诊断和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后颅窝血管网状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和手术疗效。结果:肿瘤全切除35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神经功能改善30例,加重5例,死亡2例。结论:充分认识血管网状细胞瘤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正确运用手术处理原则和显微外科技术,是提高诊断和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后颅凹容积小 ,病情变化急骤 ,故死亡率较高。随着CT问世 ,对外伤性后颅凹血肿均能得到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我院自 1990~ 1997年共收治 4 4例 ,均经CT证实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2 8例 ,女 16例 ,年龄为 18个月~ 62岁。其中减速性损伤 39例 ,加速性损伤 5例。损伤原因车祸 2 7例 ,跌伤 12例 ,打击伤 5例。1 2 症状及体征 本组病例中原发性昏迷 2 0例 ,无原发性昏迷 2 2例 ,不详者 2例。伤后均诉头痛剧烈(持续昏迷除外 )呕吐 37例 ,颈项强直 4例 ,颈抗 2 3例 ,眼球水平震颤 10例 ,同向凝视 4例 ,面瘫 4例 …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通过显微神经外科和电生理技术,进行椎板切开复位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对痉挛性脑性瘫痪的治疗效果.方法:行T11~L1椎板切开复位,显微镜下在脊髓圆锥水平将L1~S2神经后根分离成神经小枝,观察电刺激神经后根小枝所诱发的肌肉收缩和肌电图反应,切断异常反应的神经后根小枝.神经后根小枝切断数目不超过60%.结果:所有病例术后肌痉挛程度立即出现明显下降,随访发现所有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均有改善,术后未出鲻现腰椎前凸、畸形及滑脱现象.结论:T11~L1椎板切开复位,脊髓圆锥入路选择性L1~S2神经后根切断,能够有效地控制脑瘫所引起的下肢肌痉挛,改善运动功能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总结第四脑室肿瘤的手术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例第四脑室肿瘤的坐位手术效果。结果坐位手术胆脂瘤7例,星形细胞瘤5例,实质性血管网织细胞瘤和室管膜瘤各4例;肿瘤全切除6例,次全切除4例,术后均恢复良好。结论第四脑室肿瘤采用坐位手术切除,暴露充分,治疗效果良好,无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延髓腹外侧微血管减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手术中,行延髓腹外侧微血管减压术对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 对1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左侧基底节血肿12例,右侧3例)在清除血肿后,即刻行后颅凹开颅延髓腹外侧微血管减压术(左侧13例,右侧2例),并监测术后血压和心电图改变。结果 左侧的13例中,4例术后血压恢复正常,6例术后1周内血压接近正常,2例改善不明显,1例无变化。2例行右侧者术后血压无明显变化。结论 左侧延髓腹外侧血管减压术,可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血压,避免高血压脑出血后再次出血,减少两次手术和麻醉的影响,为原发行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8.
经小脑幕下小脑上入路切除松果体区肿瘤5例,全切除和近全切除各1例,大部切除加分流术3例。指出熟悉该入路,显露优良,其最大优点为切除肿瘤时不受深静脉影响,并便于行分流术。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27例头皮肿瘤手术切除和修复的经验。作者指出;头皮恶性肿瘤切除范围至少要距肿瘤边缘1.5~2.5cm,切除的深度要比肿瘤所侵润的组织深1~2个层次。对肿瘤切除后所致头皮缺损的修复,应根据头皮缺损的范围和深度,分别应用局部头皮辨;游离植皮;局部皮瓣和游离植皮相结合;身体其它部位皮瓣移植等方法。对于颅骨缺损,作者不主张即刻修复。  相似文献   
10.
颅盖部骨肿瘤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42例颅盖部骨肿瘤,其中骨瘤25例,血管瘤4例,上皮样囊肿2例,嗜酸性肉芽肿5例,骨纤维结构不良2例,颅骨转移癌3例,骨髓瘤1例,并对其临床特点,X线片特点,诊断和手术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