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49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理疗法在治疗慢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病程在1个月以上的病人血栓机化,单纯采用药物治疗效果不好。2001年1月-2003年5月,20例病人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行物理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过敏性紫癜患儿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过敏性紫癜 (anaphylacticpurpura ,AP)是小儿常见的坏死性小血管炎之一 ,已有文献证明AP急性期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液高凝状态 ,和血小板功能增强 ,导致血管痉挛、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1]。D二聚体(D_Dimer)是交联的纤维蛋白在纤溶酶的作用下所分解的一种特异性代谢产物 ,其升高提示体内有继发性纤溶性过程 ,是体内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的分子标志物之一。本文对50例健康儿童及264例AP患儿进行了D二聚体检测 ,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一、检测对象正常对照组 :健康体检儿童50例 ,男28例 ,女22例 ;年龄2~12岁。AP组 :为近5年我院确诊…  相似文献   
3.
依据内经"肺合大肠"机理,认为难治性结肠炎病灶虽在大肠,实为肺失治节、移热于肠而致;临证时肠病治肺,以取源流俱清之功,临床颇验。  相似文献   
4.
李亚玲  凡洋  雷蕾  白彝华 《医学研究杂志》2023,52(8):73-78, 126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 MSC)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大鼠肾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8周龄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N组(n=30)和正常对照组(n=6)。DN组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 STZ)诱导DN模型,进一步将其分为DN组、DN+MSC组、DN+LXA4(脂氧素A4)组、DN+LXA4+WRW4(LXA4拮抗剂)组、DN+MSC+WRW4组,每组6只大鼠;正常对照组大鼠则给予等量枸橼酸钠溶液。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HBZY-1)加入高糖培养72h后,对细胞进行分组,即正常对照组、高糖组、高糖+MSC组、高糖+LXA4组、高糖+LXA4+WRW4组、高糖+MSC+WRW4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adsordent assay, ELISA)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炎症和纤维化相关指标[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TGF-β1)、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8、干扰素-γ(interferon-γ, IFN-γ)]。结果 利用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大鼠DN模型,本研究证实了MSC和LXA4均能够减低高糖组细胞中炎症和纤维化指标(TGF-β1、IL-6、IL-8、IFN-γ)的表达;经WRW4处理后,上述作用被抑制。同时本研究还证实了经MSC和LXA4处理后,高糖组细胞和DN组大鼠模型中p-Smad2、p-Smad3、CXCL1和CXCR2的表达减低;经WRW4抑制后,p-Smad2、p-Smad3、CXCL1、CXCR2表达均减少。结论 MSC干预可抑制DN中肾脏的纤维化和炎性因子表达,MSC对DN的这种肾脏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提高DN肾组织中LXA4的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混合痔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手术后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对伤口愈合和减少术后复发均致关重要。我科1998-1999年6月,共收治混合痔210例,其中50例术后出院便秘,占对.sl%,现将护理总结如下:I!简床资料本组50例患者中男性35例,女性匕例,年龄在25-55岁之间,有便秘病史的10例。术后2-4天未排便的17例,大便干结,排便困难的33例,经分析50例患者的便秘原因,采取对应的治疗护理措施后50例患者都能自行排出软便,每日l-2次,均治愈出院。术后半年有30例随访。结果无便秘及痔疮复发。2原因分析ZI惧便成[l]术后创面未愈合,大便时…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尖锐湿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治疗尖锐湿疣的理想治疗方法。方法:随机将132例尖锐湿疣患者分为4组:A组(单纯微波组)30例、B组(微波加干扰素组)33例、C组(微波加中药熏洗组)35例、D组(微波加中药内服加中药熏洗组)34例,分别进行临床疗效比较和复发率的随访。结果:单纯微波组痊愈21例,复发12例;微波加干扰素组痊愈24例,复发7例;微波加中药熏洗组痊愈29例,复发5例;微波加中药内服加中药熏洗组痊愈31例,复发3例。表明微波加中药内服加中药熏洗治疗尖锐湿疣,治愈率高,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7.
过敏性鼻炎亦称变应性鼻炎,是指接触某种物质(变应原)后,机体对该物质的反应性增高,当再次接触这种物质时,呈现以鼻腔黏膜病变为主的异常反应,发病率高,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但以青少年为主.本文总结我院经皮肤试验确定有致敏原后,进行脱敏治疗50例患者,现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供安全、优质、满意护理服务,提高医院护理服务质量。方法:通过筹备、实施、总结,在排班模式、责任包干、基础护理、绩效考核和护理文化方面进行深入探讨。结果:试点病区患者满意度和医护人员满意度大幅攀升,结果成效显著。结论:重视是基础、认识是前提、落实是根本、满意是目标。  相似文献   
9.
在临床上,患者常由于某些特殊原因需要在输液过程中拔针,若废弃针头未妥善处置,易污染环境,甚至可能损伤他人,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如果该患者有传染性疾病,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为此,我院专门设计了一种在莫菲壶外上方加侧孔的输液器,侧孔和莫菲壶不相通,废弃针头插入侧孔不会污染药液。  相似文献   
10.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1型(multiple endocrineneoplasia type1,MEN1)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其典型特点是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内分泌腺体异常:最常见表现为甲状旁腺腺瘤、胰岛细胞瘤和(或)垂体肿瘤,部分不典型者可合并其他内分泌腺和非内分泌组织肿瘤。本文通过对多发性内分泌腺瘤1型、异位ACTH综合征(胸腺类癌)患者的诊治报道,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漏诊,及时采取合理的检查明确诊断并提供及时的治疗方案,避免延误病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