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6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癫痫是神经科常见疾病,其中约2/3为部分性发作患者.多数癫痫患者预后良好,但仍有30%~40%的患者经适当抗癫痫药物(AEDs)治疗后仍有发作,成为耐药性癫痫[1-3].既往有关癫痫患者预后的研究,观察对象大多是所有发作类型癫痫患者,很少有针对部分性发作癫痫患者的研究;有研究发现部分性较全面性发作癫痫患者预后差,易发展为耐药性癫痫[4-6].卡马西平是公认治疗部分性发作癫痫的首选药物,新诊断部分性发作癫痫患者初次给予卡马西平治疗效果如何?对卡马西平初次治疗效果差的患者再次给予其他AEDs治疗,其预后如何?  相似文献   
2.
迄今,临床仍有约1/3的癫痫患者对现有抗癫痫药物(AEDs)不敏感,发展为耐药性癫痫(DRE)[1].随着对癫痫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和免疫学的飞速发展,有学者[2]将一系列自身抗体或免疫细胞(如T淋巴细胞等)介导的癫痫,称之为自身免疫性癫痫(AE)或免疫介导性癫痫.2002年2月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第3届国际自身免疫学大会最早提出此概念,同年《Nature Immunology》正式发表了AE的相关内容并指出此概念的提出是癫痫病学史上具有革命性的历史事件[3].虽然目前尚不清楚AE在癫痫总体人群中比例,但愈来愈多的研究[4-6]显示,AEDs治疗癫痫失败可能部分归因于AE的存在.因此,现对AE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相关内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联合转化生长因子β活化激酶1(t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activated kinase 1,TAK1)对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216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住院...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对首次缺血性卒中后1年内卒中复发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收集首次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至少随访1年.将患者分为复发组与未复发组,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首次缺血性卒中患者1年内复发的危险因素;根据发病初血浆Fib水平,将患者分为高Fib组和正常Fib组,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比较两组患者复发率.结果 共纳入121例首次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11例完成1年随访,其中30例(27.027%)复发.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Fib水平高[优势比(odds ratio,OR) 13.238,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152~152.077;P=0.038]、初次发病年龄大(OR1.321,95% CI 1.064~1.641;P=0.012)、体质指数高(OR 1.351,95% CI 1.001~1.823;P=0.049)、服用抗血小板药(OR 36.819,95% CI1.890 ~717.143;P =0.017)和降血压药(OR 50.765,95% CI3.198 ~805.878;P=0.005)依从性差是初次缺血性卒中患者短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函数曲线显示,高Fib组卒中复发率显著性高于正常Fib组(Log-Rank检验,P=0.000).结论 血浆Fib水平增高、高龄、肥胖以及服用抗血小板药和降血压药依从性差是初次缺血性卒中患者短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小檗碱(BBR)对癫痫大鼠脑组织P-糖蛋白(P-gp)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4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9只)、癫痫组(9只)和BBR 10 mg/kg(9只)、20 mg/kg(9只)、40 mg/kg组(9只).采用大鼠海马注射海人酸方法制作癫痫模型,各BBR干预组分别于术前48 h、术前24h和术后6h腹腔注射相应剂量BBR.观察各组大鼠癫痫发作潜伏期及发作严重程度.造模24 h后,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并比较各组大鼠海马CA3区P-gp和核因子-κB(NF-κB) p65的表达水平.结果 BBR 20 mg/kg组[(66.11±5.90) min,(26.67±6.67) min]和40 mg/kg组[(76.33±9.11) min,(42.00±7.73) min]大鼠癫痫发作潜伏期及初次至第6次≥Ⅳ级痫样发作间隔时间均明显长于癫痫组[(41.78±10.45) min,(9.44±4.25)min](均P<0.05).各组大鼠海马CA3区NF-κB p65和P-gp表达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16.024,H=21.830;均P<0.01).癫痫组海马CA3区NF-κB p65和P-gp表达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均P<0.05);BBR 20mg/kg和40 mg/kg组表达显著低于癫痫组(均P<0.05).结论 BBR能够延长癫痫发作潜伏期、降低其严重程度,并抑制癫痫大鼠脑组织NF-κB和P-gp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耐药性部分性发作癫痫患者继续使用抗癫痫药物(AEDs)治疗的效果及影响药物疗效的危险因素。方法耐药性部分性发作癫痫患者97例,所有患者继续使用AEDs治疗,观察至少2 a,根据观察期内是否达到至少1 a无发作将其分为缓解组和失败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ADEs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结果 97例患者中,18例达到缓解(其中12例复发),79例始终未达到缓解(失败)。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发作频率≥4次/月(OR=3.973,95%CI 1.202~13.136,P=0.024)、治疗失败药物数量≥4种(OR=3.269,95%CI 1.063~10.047,P=0.039)与ADEs治疗失败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未显示AEDs治疗失败的预测因素。结论耐药性部分性发作癫痫患者继续使用AEDs治疗,仍然有一定几率获得发作缓解,缓解后复发几率较高;治疗前发作频率≥4次/月、治疗失败药物数量≥4种与患者AEDs治疗效果不佳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