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4篇
医药卫生   176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骨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与异体脱抗原松质骨(allogeneic antigen-extracted cancellous bone,AACB)复合后修复股骨头坏死(femoral head necrosis,FHN)病灶清除区缺损,评价bFGF对FHN的再血管化作用及其与钙含量的关系。[方法]取18只杂种犬共36侧股骨头,建立液氮冷冻诱导性犬股骨头缺损坏死模型,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12侧。A组为空白对照,B组植入AACB/BMP,C组植入AACB/BMP/bFGF。每个股骨头内植入AACB约0.33g,BMP约12.5mg,bFGF约2000U。术后3、6和12周分批处死动物,每组每次处死2只。行组织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血管计数和血管面积图像分析、钙含量测定、并分析再血管化作用与钙含量间的关系。[结果]组织学观察,12周时A组以纤维结缔组织为主,B组多量新生骨组织形成,密度不均,C组股骨头骨缺损完全修复。血管计数和血管面积,C组术后3周移植物孔隙内大量血管增生,6和12周时血管数量和血管面积进一步增加,各时间点都大于A、B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钙含量,C组术后3周钙含量小于B组,12周时大于B组(P<0.05)。再血管化作用与钙含量的关系,C组与B组比较,术后3周时再血管化与钙含量呈负相关,12周时呈正相关。[结论]AACB是生长因子的良好吸附载体,适宜新生血管长入。吸附有bFGF及BMP的AACB具有较强的再血管化能力,bFGF促进植骨材料吸收,加速新骨形成。这一疗法有望成为FHN治疗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2.
影响髋臼骨折治疗效果的各种因素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许多因素可以影响髋臼骨折的治疗效果。据文献可归纳为:①伤前相关因素:骨骼质量,患者年龄,身体的其他疾病情况及病人对功能的期望;②受伤相关因素:骨折类型,是否有神经损伤,股骨头脱位及股骨头软骨损伤情况,软组织损伤程度及其他并发损伤;③手术因素:损伤与手术间隔的时间,手术复位的精确度与术后髋关节的稳定性,手术医师的经验,手术入路选择的合理性,医院条件,手术并发症等。  相似文献   
3.
乙醇性肝病中的氧化应激反应及其抗氧化剂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乙醇性肝损伤的代谢机制——肝细胞内氧化还原状态的改变以及围绕乙醇引起的代谢紊乱,并就目前医学界所采取的各种抗氧化剂疗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在急性、亚急性创伤性深静脉血栓形成大鼠模型中,动态检测并比较分析血管内皮纤溶、凝血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和差异,探讨其在创伤性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和意义。分别取150只SD大鼠建立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模型。急性血栓模型组采用直接钳夹股静脉 双后肢石膏固定、亚急性组采用定量击打双侧大腿 双后肢石膏固定的方式造模。根据深静脉血栓形成过程中不同的生物学状态,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创伤即刻、血栓形成初始期、血栓形成高峰期、血栓消退、血栓不消退和血栓不形成7组。采用Genechip Rat Genome4302.0芯片,测定股静脉RNA表达情况,运用基因芯片数据分析方法(倍数变化分析)筛选出差异性表达基因。重点分析血管内皮纤溶、凝血相关基因在两种模型中的变化和差异。结果显示:内皮细胞抗凝和纤溶功能相关基因如ThbdN、os及Plat等基因的表达变化与创伤性深静脉血栓形成关系密切。内皮细胞抗凝和纤溶功能的减弱是创伤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一机制在血管直接受损的急性血栓模型中更显著。  相似文献   
5.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磷脂酶A_2关系的研究(摘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腰椎间盘突出所致腰腿疼的病因到目前尚不十分清楚.近年来生化因素方面的研究已引起了普遍关注.磷脂酶A2(phospholipaseA2,PLA2)作为调控花生四烯酸链式反应的限速酶,在炎症中起重要作用.为了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与PLA2活性、pH值以及皮质醇含量之间的关系,以进一步了解PLA2在该症中的作用,以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实验组,以5例腰椎急性创伤性骨析患者作为对照组.用微量酸滴定法测定椎间盘、黄韧带、硬膜外脂肪以及静脉血中PLA2活性;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血中皮质醇含量;用Beck…  相似文献   
6.
钛制空心钉结合张力带内固定手术治疗髌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膝关节直切口下空心拉力螺钉张力带钛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优缺点及手术适应证.方法对27例髌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横行骨折11例、粉碎骨折15例、陈旧性骨折1例均采用张力带钛丝结合2枚钛制空心拉力螺钉固定.结果所有患者随访3~20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按胥少汀评分标准评估,优19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2%.结论采用钛制空心螺钉 张力带内固定技术治疗髌骨骨折固定牢固、疗效确切,适用于髌骨横行、粉碎性骨折.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股骨转子部骨折的发生率不断增高。虽然股骨转子部血运丰富,骨折容易愈合;但是如果处理不当,仍然可能预后功能不良。笔者回顾了我科自2001年8月至2004年5月期间应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89例股骨转子部骨折,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89例,男33例,女56例;  相似文献   
8.
异种骨衍生材料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三种异种骨衍生材料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成骨作用 .方法 :分别用复合型完全脱蛋白骨 (CFDB)、部分脱蛋白骨 (PDPB)、部分脱钙骨 (PDCB)修复兔桡骨节段性缺损 ,以自体髂骨和空白缺损作为对照 ,术后 4 ,8,12 ,2 4周取材 ,通过X线摄片和不脱钙硬组织切片检测 ,评价三种材料的成骨作用 .结果 :X线摄片可见 4周时材料密度较高 ;8周时材料与宿主骨交界处模糊 ;12周时材料边缘部分区域密度接近宿主骨 ;2 4周时PDPB组髓腔再通 ,PDCB组缺损区域密度大部分接近宿主骨 ,有一些高密度影 ,CFDB组缺损区域有更多高密度影 .X线片评分表明 4周和 8周时各材料组无显著差异 ;12周时PDPB组和PDCB组评分高于CFDB组 ;2 4周时评分为PDPB组 >PDCB组 >CFDB组 .经组织形态观察可见 4周和 8周新骨贴附材料生长 ,以后新骨增多 ,材料随时间推移逐渐降解吸收 ,2 4周时成骨量PDPB组 >PDCB组 >CFDB组 .结论 :PDPB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效果好 ,PDCB的修复效果较好 ,CFDB修复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GammaⅢ粗隆髓内钉治疗60岁以上老年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52例60岁以上患者粗隆间骨折均采用GammaⅢ粗隆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经9~19个月随访,平均13.5个月,除2例死亡外,其余50例均获骨性愈合,功能恢复满意.结论GammaⅢ粗隆髓内钉具有固定牢靠,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的特点,适用于老年粗隆间骨折.  相似文献   
10.
对1983年5月至1997年5月资料完整的158例脊髓型颈椎病手术病例进行回顾分析,就并发症防治及再手术原因进行讨论。临床资料 男106例,女52例,年龄45~72岁,平均52岁。随访2个月~14年,平均4年2月。手术入路和术式:前入路149例,1~2节段病变137例用徐氏环锯法,2~3节段12例用徐氏开窗减压扩大椎管法,后路9例,其中全椎板切除2例,改良半椎板切除2例,单开门椎骨扩大成形术2例,单开门加拱桥式植骨术3例。再手术10例。并发症:前入路手术并发症12例,其中脊髓损伤3例,椎间隙感染1例。植骨块脱出3例(其中完全脱出1例,部份脱出2例),鹅颈畸形愈合5例。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