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9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癫痫手术后短期内癫痫发作病因分析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癫痫手术后短期癫痫发作的原因以及对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患者资料,将抗癫痫药物使用情况、以及是否颞叶癫痫、是否由肿瘤引起的癫痫、是否外伤性癫痫发作作为危险因素与术后短期癫痫发作进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并对所有患者进行了12个月以上的随访。手术后短期癫痫发作与患者术后长期控制结果进行χ2检验。结果:19例患者发生APOSs。手术后抗癫痫药物使用不合理可能是APOSs独立的危险因素。癫痫手术患者出现APOSs组与未出现APOSs组在术后随访的癫痫Enge分级评分中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抗癫痫药物的使用不当可能是手术后短期癫痫发作的主要原因之一。癫痫手术后APOSs的出现不能预测患者的长期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2.
让医学基础课教学走进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写到“教育即解放”。教师讲课的过程应该是解放学生的过程。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容易接受了,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有了色彩、悬念、趣味、诱人了,那老师在教学过程就起到了解放学生的作用,就象农民因为有了先进的劳动工具,农作过程变得轻松了一样,学生的学习因为有了老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而变得轻松了。教师如何可以很好地解放学生呢?  相似文献   
3.
灰质移位是脑神经元移行异常的一种,多以癫痫为首发症状,部分伴有较少发育迟缓和智力障碍。目前国内手术治疗该病的报道较少,我科手术治疗脑灰质移位继发难治性癫痫1例,手后癫痫完全缓解,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神经外科病房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神经外科监护病房患者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菌种经珠海DLMedcal-96细菌测定系统进行鉴定,及该系统肠杆菌属随机体外诊断试剂板进行药敏试验,并作统计分析。结果本院神经外科病房共检出264株病原菌,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分离出92株34.85%(92/264),为第一病原检出菌。铜绿假单胞菌对21种抗生素耐药较低的依次为头孢他啶、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均为6.52%)、粘菌素、多粘菌素B(均为8.70%)、左氧氟沙星(17.39%)、头孢吡肟(21.74%)、环丙沙星、氨曲南(均为23.91%)、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6.09%)、头孢哌酮/舒巴坦(30.43%)、头孢噻肟(36.96%)。耐药较严重的抗生素为氯霉素(86.96%)、复方新诺明(95.65%)。结论临床应重视药敏试验结果,并及时对耐药结果统计分析,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脑室周围型5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脑室周围型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我院1996至2006年诊治的53例PCNSL-脑室周围型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患者均行头颅CT和/或MRI检查,术后经病理证实,术后均辅以放疗(全脑普放或γ刀)和/或化疗.结果 本组全切除18例(33.96%),近全切除25例(47.17%),部分切除10例(18.87%);45例(84.91%)术后症状及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随访51例,随访时间5~30月,最短存活时间5月,最长30月,中位生存时间20月.结论 PCNSL-脑室周围型恶性程度高,病程短,起病快,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诊断较困难,预后较差,对放化疗敏感,手术结合放化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斜方肌血管神经蒂的临床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斜方肌肌皮瓣来移植、修复头颈部的大块组织缺损已被临床采纳,但对斜方肌血管神经蒂的解剖学研究以及与临床应用间关系的资料较少,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7.
不同方法治疗肱骨髁部骨折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不损伤伸肘装置的肘外侧入路克氏针钢丝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骨折的疗效。方法  2 13例肱骨髁上骨折、肱骨外上髁骨折和肱骨髁间骨折 ,分别采用 3种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方法1:从肘外侧入路 ,即肱三头肌外侧与肱桡肌间隙入路 ,不切断肱三头肌 ,外侧克氏针钢丝固定 ,术后不用石膏托外固定。方法2 :肘后侧经肌入路 ,即肱三头肌切断入路交叉克氏针内固定 ,术后石膏托外固定。方法3 :肘后侧经骨入路 ,即尺骨鹰嘴截骨翻转入路 ,张力带钢丝固定 ,术后不用外固定。方法1,3 :早期功能锻炼 ,即术后 3~ 4d开始被动或主动屈伸关节。方法2 :术后 30d功能锻炼。结果 肱骨髁骨折采用方法1治疗 15 3例 ,优良率 98% ;用方法2 治疗 4 9例 ,优良率 81% ;用方法3 治疗 11例 ,优良率91%。方法1与方法2 ,3 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方法1操作简单 ,损伤小 ,内固定可靠 ,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术后功能恢复快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spontaneous spinal epidural hematoma,SSEH)的临床特点以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1998年9月-2006年10月,收治SSEH患者23例。男10例,女13例;年龄10-69岁。神经功能障碍按ASIA分级:A级7例,B级2例,C级4例,D级9例,E级1例。发病至出现明显神经功能障碍时间:〈12h12例,12-24h2例,24-48h3例,〉48h6例。均经MRI检查或病理学检查确诊。17例采用手术治疗,6例采用以甲基强的松龙(80-100mg/d)为主的非手术治疗。回顾患者病史、实验室检查、放射学诊断、病理学检查结果及治疗方法,分析以上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23例随访3个月,恶化1例,无进展8例,改善9例,痊愈5例。性别对预后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进展越快,血肿所覆盖的脊髓节段越多,患者的预后越差(P〈0.05);神经损害越轻,预后越好(P〈0.01)。手术治疗17例中,预后评分为1分1例,2分5例,3分6例,4分5例;手术前时间与预后的相关系数为0.056(P〉0.05)。非手术治疗6例中,预后评分2分及3分各3例。结论SSEH是一种罕见疾病,其预后受患者神经功能状态、病程进展时间、脊髓是否合并水肿及硬膜外血肿体积等因素影响。此病以手术治疗为主,且宜早期进行,防止脊髓功能进一步恶化。非手术治疗只适用于脊髓功能在早期恢复的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和类风湿因子IgG—Rf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方法抗-CCP采用ELISA法定量检测,IgG—Rf采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结果68例RA患者抗-CCP、IgG—Rf的灵敏度分别为57.4%和69.1%,61例非RA患者抗-CCP、IgG—Rf的特异度分别为97.6%和89.7%,两者联合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为30.9%和100%,21例IgG—Rf阴性中有6例抗-CCP阳性,阳性率为28.6%,47例IgG—Rf阳性中有42例抗-CCP阳性,阳性率为89.4%。结论抗-CCP抗体能提高RA的早期诊断率,两者联合检测在RA诊断中可降低RA误诊率,同时提高RA诊断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  相似文献   
10.
18例颞叶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颞叶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的临床特征及外科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998年9月-2004年11月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了平均30个月的随访。结果:18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包括14位男性和4位女性。手术时年龄从4到34岁(平均17.6岁)。所有患者均施行了至少一种手术方式。15例病理证实为WHOⅠ级,3例为WHOⅡ级。术后未见肿瘤复发,癫痫控制率达到84%。结论:颞叶神经节细胞胶质瘤患者临床症状以先兆、复杂性部分癫痫发作为最常见症状。随访显示。术后患者癫痫症状得到较好控制。肿瘤复发和恶性变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