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多项研究显示,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普遍存在着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与高胰岛素血症(HIS)现象。本文对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空腹血糖(FBG)、血清胰岛素(FINS)、C-肽(C-P)以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进行检测,旨在探讨脑梗死与IR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合并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对经头颅CT或MR I证实的急性脑梗死合并代谢综合征192例(观察组)和同住院急性脑梗死未合并代谢综合征161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例占54.4%,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住院期间并发心脏损害、上感及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及上消化道出血较对照组多(P〈0.05),近期神经功能重度缺损比率及病死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代谢综合征合并急性脑梗死发生并发症多见,近期神经功能障碍重,病死率较高,应重视急性脑梗死患者代谢综合征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3.
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睡眠障碍发生情况及可能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KS)、Hoehn-Yahr分级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改良Webster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QSI)、爱泼沃斯思睡量表(ESS)及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PD患者病情及睡眠情况进行评定,并与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62例PD患者中53例(85.5%)有睡眠障碍,其中失眠46例(86.8%),异态睡眠39例(73.6%),白天睡眠障碍36例(69.2%),与对照组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PD患者睡眠障碍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失眠、异态睡眠、日间嗜睡、睡眠发作等,其程度与抑郁、病情严重度及多巴胺能药物剂量等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fibrinogen to albumin ratio,FAR)与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 ~2021年6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共251例,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将患者分为轻度狭窄组108例,中-重度狭窄组14...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中等量(30-40ml)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人随机分为2组,即内科保守组(Ⅰ组)与微创术治疗组(Ⅱ组),比较2组病人的病死率和存活病人14d、28d斯堪的纳维亚卒中评分量表(SSS)得分及90d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价得分情况。结果 76例病人入选,Ⅰ组40例,Ⅱ组36例;2组治疗前在年龄、出血量、哥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SSS评分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在病死率、14d与28d SSS评分、90d的Barthel指数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Ⅱ组病死率低,SSS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I组,Ⅱ组死因中60%为再出血。结论 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中等量脑出血较内科保守疗法更能降低病死率,对神经功能恢复及提高ADL有较好的疗效,再出血是影响抢救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剂量尿激酶与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分为三组,即小剂量尿激酶组(Ⅰ组)、巴曲酶组(Ⅱ组)与对照组(Ⅲ组),比较三组患者的病死率、出血发生率、纤维蛋白原变化和存活患者治疗后7、14、28d的SSS评分及治疗后90d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index,BI)评分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前在年龄、性别、起病至入院时间、纤维蛋白原及SSS评分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Ⅰ、Ⅱ、Ⅲ组(共121例患者)治疗后90d的BI评分分别为63·7±12·7、62·3±13·5、42·6±13·1,Ⅰ组与Ⅱ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Ⅰ、Ⅱ组与Ⅲ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7、14、28d,Ⅰ、Ⅱ组的SSS评分与Ⅲ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I组与Ⅱ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3、5、7d,Ⅰ、Ⅱ组的血清纤维蛋白原与治疗前对比均有明显下降(P<0·05),在14d回升至接近治疗前水平,Ⅲ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小剂量尿激酶与巴曲酶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均有较好疗效,有阻止病情进展的作用,且出血发生率不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IVIG治疗20例(观察组)GBS患者,与20例(对照组)应用激素治疗GBS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IVIG观察组按功能评定的临床分级及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力改善、感觉恢复等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但2组临床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观察组疗程短及痊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治疗效果较好,为治疗GBS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对不同病情分级的帕金森病(PD)患者行血尿酸检测,并与健康者进行比较。结果PD患者血尿酸明显低于健康者(P〈0.05),血尿酸水平与PD患者的病情轻重元统计学差异。提示血尿酸水平与PD有密切关系,低血尿酸可能是PD发病的危险因素,但不是反映PD患者病情轻重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中等量脑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中等量(30~40ml)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人随机分为2组,即内科保守组(Ⅰ组)与微创术治疗组(Ⅱ组),比较2组病人的病死率和存活病人14d、28d斯堪的纳维亚卒中评分量表(SSS)得分及90d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价得分情况.结果 76例病人入选,Ⅰ组40例,Ⅱ组36例;2组治疗前在年龄、出血量、哥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SSS评分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在病死率、14d与28d SSS评分、90d的Barthel指数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Ⅱ组病死率低,SSS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Ⅰ组,Ⅱ组死因中60%为再出血.结论 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中等量脑出血较内科保守疗法更能降低病死率,对神经功能恢复及提高ADL有较好的疗效,再出血是影响抢救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低血糖误诊为脑卒中3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低血糖神经症群误诊为急性脑卒中36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6例,女20例,年龄55~70岁;均有糖尿病史,病程1个月~20 a,平均8 a.其中Ⅰ型糖尿病2例,Ⅱ型糖尿病34例,于起病后1~10 h入院.本组均为急性起病,以急性脑血管病就诊,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