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3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探讨疏肝丸联合吗丁啉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门诊收治的8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于餐前单纯应用吗丁啉,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疏肝丸。治疗结束后对其临床疗效及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42%,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出现的副反应在减量或者停药后缓解,无严重副反应。结论疏肝丸联合吗丁啉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作用优于单纯西药组,且无明显副反应,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3.
CT三维重建在胸椎间孔穿刺定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CT三维重建定位观察胸椎间孔,以确定胸椎间孔在椎板外侧的穿刺位置以及穿刺的深度。方法选取30例非胸椎病患者的CT三维重建胸椎图像,测量椎间孔所在水平面到上位胸椎棘突中点水平面之间距离、椎间孔外口到正中线距离以及椎间孔到棘突尖距离、椎间孔前后径和上下径。结果①T1-3椎间孔到各自上一椎体棘突中点平面为(20.5±3.0)mm,T4-6为(5.1±4.7)mm,T7-9为(4.4±2.0)mm,T10-12为(19.6±5.4)mm。②在T7处,椎间孔至正中线和棘突尖的距离最近,分别(15.2±4.8)mm和(44.3±5.9)mm,向上或向下逐渐增加。③椎间孔前后径为(9.8±1.4)mm。④椎间孔上下径(12.1±3.5)mm。结论胸椎间孔可以经上位棘突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4.
胃下垂在内科临床中常能见到,西医对此无特效办法.中医治疗大多主张以补中益气汤为主治疗.但笔者在临床上碰到的病人,往往病程已久,虚实夹杂,寒热互见,使用补中益气汤疗效并不满意,且久服往往有助火升阳之弊.从1998年开始,采用自拟升胃汤治疗胃下垂78例,疗效较好,并与采用补中益气汤治疗的78例进行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1病例报告男性,56岁.因上腹部不适30d于2001-01月来我院门诊,无反酸、胸痛、吞咽困难等症状.既往史无特殊.查体:一般情况好,巩膜无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6次/min.胃镜检查示食管距门齿33cm处右后壁见一食管黏膜桥,长1.8cm,宽0.5cm,厚0.5cm,黏膜桥表面光滑,轻度充血,无糜烂,食管腔无明显狭窄.随访1a无变化.2讨论食管黏膜桥罕见,临床报道极少,我院在26a9万余例次胃镜检查中仅发现一例.本病可为先天性或后天性原因引起,后天性者常由于炎症、溃疡、硬化剂注射、吞食腐蚀性物质后所致[1].其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50岁。因脑外伤致硬脑膜外血肿,在静吸复合麻醉下行硬膜外血肿清除术。快速诱导后插入9号TuoRen牌导管,用1%普鲁卡因静滴,吸入1%~2%异氟醚维持麻醉。以VT10ml/kg、12次/分行机械通气(北航麻醉机)。患者气道峰压1.5kPa,心电图正常,心率、血压稳定,双肺呼吸音清。手术采用仰卧位,头稍左旋。手术开始10分钟后,气道峰压突然升高达4.0kPa,但心率、血压无变化,立即行手控呼吸,气道压力仍明显,双肺呼吸音听不清。拔下气管导管接头处,麻醉机管道通畅,左手指探口内导管,发现明显塌瘪、打折,马上用左手无名指在口内钩拉舌根,并用食、中指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低浓度轻比重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术中的麻醉效能及安全可行性.方法 选择拟施该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左布组(左旋布比卡因组),一组为布比组(布比卡因).左布组以轻比重的0.4%左旋布比卡因1.5~2 ml实施腰麻而后置管,依手术时间及麻醉情况硬膜外腔适时补充给药,硬膜外用药为2%利多卡因;布比组给轻比重布比卡因1.5~2 ml,两组麻醉平面均调控在T10以下.术中持续监测BP、ECG、RR及SpO2,比较麻醉诱导时间、维持时间,并据镇痛效果、肌肉松驰程度,短暂性神经综合症来评定麻醉效果.结果 两组镇痛效果无显著差异,左旋布比卡因组肌松差于布比组,麻醉时间短于布比组,术后麻醉药毒性明显少于布比组.结论 左旋布比卡因在镇痛和最高平面和布比卡因无显著差异,但比布比卡因更可靠、更更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Lisfranc中柱损伤的解剖学特征及对术后创伤性关节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跖跗关节骨折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三组,分别采取背侧钢板内固定、空心螺钉单次贯穿及空心钉2次贯穿关节面内固定治疗,采用影像学检查中Lisfranc中柱损伤的解剖学特征,对术后出现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等进行分析。结果研究中患者α角度较高患者包含56例,较低组包含患者34例;β角度较高患者包含53例,较低组包含患者37例。术后创伤性关节炎患者9例(10.00%)。α角度较低患者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低于角度较高患者(P0.05);年龄≤35岁的患者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低于年龄35岁的患者(P0.05);此外BMI水平正常患者以及使用空心螺钉单次贯穿治疗的患者在不同BMI水平以及不同手术方案的患者中均可见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最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α角度较高、年龄35岁、超重或肥胖以及使用空心螺钉2次贯穿完成手术固定会增加术后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风险。结论临床α角度较高、年龄较大、超重或肥胖以及使用空心螺钉2次贯穿完成手术固定等可增加Lisfranc中柱损伤患者术后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体外羊标本模拟颈椎棘突骨折累及后方韧带复合体(posterior ligamentous complex,PLC)损伤对颈椎生物力学稳定性的影响,探讨颈椎后方结构在维持颈椎稳定性中的作用。方法将新鲜羊颈椎C3~6标本24具随机平均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A组);单纯颈椎棘突骨折组(B组);颈椎棘突骨折合并PLC损伤组(C组)。在1.5 N·m力矩加载下,分别测量各组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左右旋转6种工况下颈椎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组之间的ROM差异。结果单纯颈椎棘突骨折对羊颈椎稳定性影响不大,各工况下ROM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椎棘突骨折合并PLC损伤组在前屈、后伸及左右旋转工况下ROM显著增加,同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椎棘突骨折合并PLC损伤组在左右侧弯工况下同正常对照组比较ROM变化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颈椎棘突骨折本身并不影响颈椎整体稳定性,但颈椎棘突骨折伴有PLC损伤时可造成颈椎不稳,需要手术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静脉输注37-38℃液体对围手术期病人体温及术后寒战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病人随即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输注室温液体),实验组60例(输注加温温液体);分别记录两组病人麻醉前、麻醉后30分钟、麻醉后60分钟及手术结束时病人的体温,术后寒战发生率,同时记录输注液体总量、全麻病人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实验组病人在实验组手术中病人体温维持恒定,手术前及术毕病人体温无显著差异。而对照组各时间段肛温变化及手术后寒战发生率均有统计学显著意义。结论输注加温液体能有效预防围手术期低体温,降低术后寒战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