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T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生平  曾俊权 《江西医药》2008,43(9):919-920
目的 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TP方案(紫杉醇 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11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0例甩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1P方案,对照组57例只用TP方案治疗,连用2-4个周期.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并有显著性差异(P=0.0429),治疗组胃肠反应Ⅱ度以上下降率为26.7%,观察组下降率45.6%.白细胞下降Ⅱ度以上治疗组为26.7%,对照组66.7%(P均<0.05).结论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TP方案(紫杉醇 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的的增效减毒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曾俊权  戴贞照  方木水  刘旭阳 《江西医药》2007,42(10):926-926,873
我院于2006年8~9月先后收治2例人附红细胞体病患儿,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2岁.以发热、咳嗽1周为主诉于2006年8月21日入我院.  相似文献   
3.
0引言 损伤时间的推断历来是法医学的一个研究热点和难点.研究表明,PDGF—β,bFGF,VEGF是一类在损伤修复过程中起着重要调节作用的细胞生长因子,其在伤口修复中的表达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及与损伤时间相关.而目前全面的实验研究较少,我们通过制备生前和死后伤的动物模型,研究不同损伤时相点修复组织中PDGF—β,bFGF,VEGF的表达变化并与死后早期伤的变化相比较,以了解上述因子在生前和死后伤中的表达特点和与损伤时间的关系,可望为法医实际检案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曾俊权 《江西医药》2010,45(7):715-717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xtracellu-lar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ducer,EMMPRIN)又称CD147,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mmunoglobulins su-perfamily,IgSF)的一个成员,主要包括T细胞受体,神经细胞黏附分子和MHC抗原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杏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效果。方法:治疗组采用尼莫地平片+杏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7%,对照组为78.1%,P〈0.0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尼莫地平加杏丁治疗急性脑梗塞,取得满意疗效,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上消化道出血是院前急救中常见急症之一,典型表现为呕血、柏油样便和低血容量休克。少数病人以心悸、四肢厥冷、晕厥等休克症状为先驱表现,呼救时已多处严重失血的休克状态,病人失血量已达30%~40%,因此,快速而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现就我院急诊科2006年6月~2008年6月间51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66岁,因"反复头痛、右颞部包块及右侧面部浮肿10个月,四肢水肿并发现蛋白尿、鼻窦炎5个月余,间歇咳嗽1个月,晕厥0.5 h"于2007年12月27日入院.  相似文献   
8.
王俊谊  曾俊权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23):1085-1086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和杏丁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35例给予基本抗心绞痛治疗;治疗组35例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硫酸氯吡格雷每天1次,每次50mg口服,并联合杏丁20~25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14d,治疗后分别观察心绞痛症状、心电图变化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氯吡格雷联合杏丁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心绞痛症状缓解率及心电图改善率分别达97.1%和88.6%,且无明显不良作用。结论氯吡格雷和杏丁联合应用可以显著提高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而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制备兔充血性心力衰竭模型的方法。方法通过结扎兔冠状动脉前降支尝试制备兔充血性心力衰竭模型。结果实验组兔术后3周心电图检查示冠状动脉结扎组相关导联均存在病理性Q波,而假手术组则无异常改变。结论通过结扎兔冠状动脉前降支可成功建立兔充血性心力衰竭模型。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