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8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对冲性前额叶底部挫裂伤诊断治疗体会(附11例报告)   总被引:54,自引:0,他引:54  
对冲性前额叶底部挫裂伤国内外文献报道甚少。由于其血肿小 ,早期意识障碍轻 ,往往予保守治疗 ,随后部分病员伤情转恶化发生突变 ,常常来不及抢救而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 ,现将我科近 4年共收治的 11例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讨论。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男 8例 ,女 3例 ,年龄 18~ 4 5岁 ,平均 32岁。致伤原因 :车祸伤 8例 ,坠落伤 3例。 11例均为枕部着力引起的对冲伤。2 .临床经过 :伤后均有短暂昏迷及头痛进行性加重史。入院时GCS13~ 15分 ,神经系统检查除颈部有不同程度抵抗外 ,无其它阳性体征。入院后经脱水 ,止血等处理 ,除一例头…  相似文献   
2.
王玉海  时忠华  蔡学见 《江苏医药》1999,25(10):794-794
颅骨修补术后局部感染。因有植入异物而使其感染尤其难以控制,成为临床上较为棘手的问题。我院从1994年至1998年间共对4例颅骨修补术后局部感染的病人,采用全封闭式持续冲洗的方法进行治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对象:男3例,女1例,年龄27~45岁,病程均在半年内。颅骨缺损原因:4例均为外伤术后。范围scmX10cm3例,10cmX12cml例。切口类型:“?”号型切口3例,“U”型切口1例。修补材料:4例均为钛网片。修补手术方法:均采用颅骨上钻孔,钢丝固定的方法。感染发生时间:术后3天1例,5~6天3例。4…  相似文献   
3.
破裂脑动脉瘤的手术时机一直存在着争论,有人认为择期手术效果好。但临床工作中有相当一部分病员在住院等待手术期间,因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病情恶化或突然死亡,故近年来主张在急性期手术者日益增多。我院自1996年6月~1998年12月对22例脑动脉瘤破裂中的13例采取了急诊手术处理,无1例死亡,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7例,女6例,年龄43~72岁,平均年龄52.6岁。术前按Hunt-Hess分级Ⅰ级1例,Ⅱ级3例,Ⅲ级5例,Ⅳ级3例,Ⅴ级1例。二、特殊检查:CT检查13例均表现有蛛网膜下腔出血,有小灶性出血和…  相似文献   
4.
2007年1月至2011年2月,我科采用钻孔引流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chronic subdural haematoma,CSDH) 221例,其中有早期复发CSDH表现的38例,发生率17.2%,我们随机选取了部分患者给予口服止血药物氨甲苯酸( PAMBA),并和其他患者对照,结果发现,氨甲苯酸治疗早期复发CSDH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病例人选标准:CSDH诊断依据:(1)有或无外伤史.(2)表现慢性颅内压增高症状和神经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开幕裂孔切开术在救治重型特重型颅脑伤合并颞叶钩回疝的作用。方法 对我科1994年7月到2000年12月间收治的89例重型特重型颅脑伤合并有颞叶钩回疝继发脑干伤患者在开颅清除血肿去骨瓣的基础上加行天幕裂孔切开术。结果 GCS 3-5分32例,6-8分57例,恢复良好48例(53.9%),中残13例(14.6%),重残9例(10.1%),植物生存7例(7.8%),死亡12例(13.5%)。结论 天幕裂孔切开术有利于缓解颞叶钩回疝及所致继发性脑干伤,降低病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术中窦汇区迟发性硬膜外血肿致急性脑膨出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术中窦汇区迟发性硬膜外血肿所致急性脑膨出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我院2007年5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10例颅脑损伤患者,均为开颅术中发现急性脑膨出,术中复查头颅CT明确窦汇区迟发性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后,取顶枕部"U"形切口,做窦汇区骨瓣成形加自体筋膜加压修补术.结果 根据GOS评分判断愈后:中残2例,重残1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6例.结论 窦汇区硬膜外血肿做跨窦骨瓣成形术,骨瓣足够大,出血点完全暴露,再用自体筋膜加压修补术彻底止血,是理想的手术方法 .早期诊断及正确的手术方法 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处理岩斜区肿瘤(附40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处理岩斜区肿瘤的手术疗效.方法对采用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处理的40例岩斜区肿瘤病人的临床特征、手术方法、手术结果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岩骨乙状窦交叉点和内淋巴囊裂作为磨除岩骨的定位标志,以减少岩骨内结构的损伤.结果肿瘤全切除27例,次全切除9例,部分切除4例.无手术死亡.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脑神经损伤、脑组织水肿、肌力减退等.结论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是处理岩斜区肿瘤较好的手术方法.大多可全切除肿瘤.  相似文献   
8.
创伤性天幕裂孔疝前驱期特征性临床征象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总结创伤性天幕裂孔疝前驱期特征性的临床征象,以提高此类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近5年425例脑疝发生前2h内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特点,并与同期390例未发生脑疝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脑疝组患者在脑疝发生前昏迷加深、尿失禁、侧脑室或侧裂和脑基底池受压变窄呕吐、明显躁动、生命体征的改变及ICP>20mmHg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脑疝组患者,两者相差非常显著。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早期,意识障碍程度加深、呕吐、躁动且有尿失禁及侧脑室或侧裂和脑基底池受压变窄是脑疝前驱期特征性临床征象,为早期开颅手术的指征。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鞘内注射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后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方法家兔用20.0%乌拉坦耳缘静脉麻醉,给药方式为鞘内注射和静脉给药两种,每种给药方式分为低(0.35mg/kg)、中(0.7mg/kg)、高(1.4mg/kg)3种剂量组,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组给药后于0、15、30min、1、2、4、8、12、24h抽取小脑延髓池脑脊液,并测定中剂量组给药后15min、2、8h的组织分布;HPLC测定脑脊液及组织中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浓度,DAS软件分析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鞘内注射低、中、高剂量的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后,脑脊液中药物分布半衰期(t1/2α)分别为(27.56±7.25)、(27.22±5.7)、(28.08±8.37)h,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26.67±3.58)、(28.23±9.23)、(29.94±6.21)h;静脉给药3种剂量后,脑脊液中药物分布半衰期分别为(6.88±0.55)、(8.25±0.24)、(7.34±0.21)h,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6.96±0.94)、(8.28±0.22)、(7.37±0.24)h;鞘内注射3种剂量后,表观分布容积(V1/F)分别为(2.58±0.42)、(2.35±0.9)、(5.13±0.63)L/kg,静脉给药3种剂量后,表观分布容积分别为(3.10±0.53)、(5.49±0.44)、(9.77±0.72)L/kg;鞘内注射3种剂量后,清除率(CL/F)分别为(0.04±0.02)、(0.08±0.01)、(0.18±0.04)L/(kg.h);静脉给药3种剂量后,清除率分别为(0.29±0.06)、(0.32±0.03)、(0.58±0.06)L/(kg.h);鞘内注射3种剂量后,曲线下面积(AUC(0-∞))分别为(9.24±0.81)、(9.8±0.69)、(10.98±0.23)mg/(L.h);静脉给药3种剂量后,曲线下面积(AUC(0-∞))分别为(1.26±0.34)、(2.21±0.19)、(2.42±0.25)mg/(L.h);鞘内给药后,心、肾、肺、脾、胃及脂肪等脑外组织药物含量2h达到峰浓度,肝、肠及肌肉组织8h药物浓度达高峰,静脉给药后,心、肝、肾、肺、脾、胃、肌肉及脂肪等脑外组织药物含量15min达到峰浓度,肠2h药物浓度达高峰,鞘内给药15min,脑组织中药物峰浓度是静脉给药的3倍。结论与静脉给药相比脑脊液中药物分布半衰期和消除半衰期延长,表观分布容积和清除率减小,曲线下面积增大;脑组织中药物峰浓度高。  相似文献   
10.
外伤性原发脑室内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伤性原发脑室内出血在临床上极为少见。我院自 1994年~ 1999年间 ,共收治外伤性原发脑室内出血 10例 ,占同期住院颅脑外伤病例的 0 2 8%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中男 7例 ,女 3例。年龄 14~ 76岁 ,平均5 2 8岁。受伤原因中交通事故伤 8例 ,高处坠落伤2例。伤后患者均有昏迷史 ,昏迷时间最短为 4 0分钟 ,4例伤后持续昏迷。入院时GCS计分 3~ 5分 1例 ,6~ 8分 3例 ,9~ 12分 4例 ,13~ 15分 2例。血肿部位 :一侧侧脑室 2例 ,双侧侧脑室 2例 ,双侧侧脑室合并第三脑室 1例 ,双侧侧脑室及第三、四脑室出血者 5例。伤后 9例患者有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