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3篇
医药卫生   2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辅料在软胶囊剂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时军  程怡 《中医药学刊》2003,21(9):1429-1430,1464
对近几年软胶囊辅料的添加目的、用量、应用研究等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软胶囊辅料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2002—2006年行自体左下腹壁下埋藏骨瓣行颅骨缺损修补术12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癌基因HER2、mdm 2和C myc扩增与胃癌恶性程度、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 :用差异竞争性多聚酶链反应检测胃癌原发灶、癌旁、转移淋巴结及远处脏器转移癌中HER2、mdm 2和C myc的基因变异。结果 :HER2扩增频率在近端胃癌组中明显高于远端胃癌组 (分别是 11/ 13和 5 / 19,P <0 .0 0 5 ) ,侵及浆膜组明显高于未侵及浆膜组 (12 / 18和 4/ 14,P <0 .0 5 )。mdm 2的扩增频率在转移淋巴结中高于胃原发癌 (12 / 2 1和 12 / 32 ,P>0 .0 5 ) ,在 3例淋巴结微转移灶中发现mdm 2扩增。C myc在胃癌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中的扩增频率分别是6 / 32和 5 / 2 1,2例远处脏器转移癌中有扩增。结论 :HER2、mdm 2和C myc基因扩增与胃癌的快速生长有关 ,三者联合检测可能为判断胃癌恶性程度、转移及预后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1987~1996年应用654~2治疗50岁以上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24例,发生明显副作用16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老年组24例,男性16例,女性8例;年龄50-76岁。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以文献[1]为诊断标准;对照组(中、青年组)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15~49岁,诊断标准同上。1.2治疗方法654~2 20mg+50g/L葡萄糖500ml,1次/d静脉滴注,每周增加10mg,加至120mg/d为止,发生严重副作用则停用,老年组最多加至80mg/d停用,对照组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备具有防治增生性瘢痕(HS)作用的载丹酚酸B的穿膜肽TAT修饰脂质体(SAB-TAT-LIP),建立其质量评价方法,并初步考察其对体外人皮肤成纤维(HSF)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pH梯度逆向蒸发法制备脂质体,超滤法测其包封率,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脂质体的处方工艺;考察其形态、粒径、Zeta电位、体外释放、体外透皮吸收和稳定性等理化性质;在此基础上采用MTT法考察其对HSF细胞增殖的作用,采用划痕法和Transwell小室法考察其对HSF细胞迁移和侵袭的作用。结果 SAB-TAT-LIP的药物包封率为(86.70±0.85)%,平均粒径为(219.90±5.09)nm,Zeta电位(-9.25±0.92)m V,体外24h累积释放率为62.49%,无突释效应,体外32h皮肤累积透过率为17.21%,透过速率为(28.33±4.9)μg/(cm2·h),真皮层滞留量为(44.39±6.87)μg/cm2,4℃放置10d稳定性良好。SAB-TAT-LIP能够显著地抑制HSF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优化得到的SAB-TAT-LIP包封率较高、粒径较小,体外释放和透皮行为均满足局部透皮给药制剂的体外释放和透皮规律,对体外HSF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川芎山柰抗关节炎作用的有效部位.方法 利用小鼠热板法、乙酸扭体法和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比较芎柰水提物、醇提物的抗炎镇痛作用;采用木瓜蛋白酶诱导大鼠骨关节炎模型,比较不同溶剂萃取物的抗炎作用.结果 在相同剂量下,芎柰醇提物镇痛作用较水提物强(P<0.05);芎柰醇提物乙酸乙酯萃取物能有效减轻骨关节炎大鼠踝关节宽度和足趾肿胀(P<0.01),显著降低血清IL-1β和NO水平(P<0.01),改善其病理学改变.结论 芎柰醇提物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其乙酸乙酯部位是芎柰抗关节炎的最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7.
基于pH梯度载药技术的咪喹莫特脂质体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根据咪喹莫特的理化性质,利用pH梯度主动载药技术制备脂质体,考察其性状、粒径、表面电荷及体外释药特征。方法 葡聚糖凝胶滤过法测定脂质体的包封率,以包封率与成型性为主要指标筛选制备方法,考察水化液的种类、pH值、离子强度及pH梯度载药、磷脂-胆固醇比例、脂药比、维生素E用量对包封率的影响;正交试验优化咪喹莫特脂质体的处方,考察脂质体样品在0~4℃下的稳定性。结果 按处方咪喹莫特50 mg、大豆卵磷脂400 mg、胆固醇130 mg、油酸10 mg、维生素E 5 mg、柠檬酸pH 2.5缓冲液5 mL,采用薄膜分散法工艺制备脂质体样品,并进行pH梯度主动载药,pH值调至7.0。制得的咪喹莫特脂质体呈白色均匀的混悬液,脂质体微粒圆整,分散性好,粒径(347±21)nm,包封率(81.2±1.9)%,Zeta电位(-12.19±1.7)mV。结论 pH梯度主动载药技术适于咪喹莫特脂质体的制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水平变化与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54例肾移植受者(其中男26例,女28例),根据术后12周内是否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分为急性排斥组和稳定组,于术前1-2d、术后1周、4周、8周、12周分别取外周静脉血样本,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Treg细胞水平。结果术前第1-2d,急性排斥组和稳定组的Treg细胞水平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4周内两组Treg细胞水平均急剧下降。术后第4-8周,稳定组受者的Treg细胞水平开始回升,而急性排斥组继续下降。术后第8-12周,稳定组的Treg细胞水平明显回升,但排斥组则仍维持在较低水平,且此阶段两组Treg细胞水平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中的Treg细胞水平的检测可协助预测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高危群体,有助于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应用杂合型血液净化后的临床效果。方法进行血液净化的慢性肾衰竭患者103例,根据透析方式不同分为A(51例,单纯血液透析)、B(52例,杂合型血液净化)两组,对两组患者的透析3个月后的血清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及转铁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并对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B组患者的血清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及转铁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p〈O.05)。且B组患者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MMSE)及生活质量sF~36总分均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杂合型血液净化应用于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较单纯透析能够显著改善其认知功能、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肾衰如不能及时治疗,肾功能进一步减退.发展为终末期肾,则需要进行透析和肾移植,因此在疾病早、中期抑制慢性肾衰的进一步发展尤为关键。笔自2005年1月~2006年1月采用肾康注射液治疗21例慢性肾衰,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