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2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了解河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74所医院2016—2019年儿童患者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方法 应用WHONET软件回顾性分析45所三级医院、29所二级医院儿童患者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特点;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剔除重复菌株后,2016—2019年儿童住院患者血培养分离菌株共7 591株,革兰阳性菌占71.7%,革兰阴性菌占28.3%。在本研究定义的4个年龄段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所占比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多。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7.8%~35.5%。4年间,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检出率呈上升趋势(由12.9%上升至30.1%),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呈下降趋势(由81.7%下降至75.2%)。结论 河北省儿童住院患者血培养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与成人血培养病原菌分布不同,病原菌存在年龄分布差异,临床经验性治疗儿童血流感染时应注意儿童血培养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监测呼吸内科重症监护病房 (ICU)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患者下呼吸道、肺部及胃液标本病原菌的分布 ,测定其药敏 ,为临床治疗VAP提供选药依据。方法 采集患者的痰、下呼吸道分泌物、保护性毛刷刷检物(PSB)、肺泡灌洗液 (BAL)、气囊上滞留物和胃液标本 ,分离菌应用API细菌鉴定系统鉴定 ,药敏检测应用Kirby -Bauer纸片扩散法 ,统计软件应用WHONET 5 .1软件。结果 呼吸道标本共分离出 5 13株病原菌 ,革兰阴性杆菌 4 16株 ,占总分离菌的 81.1% ,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居多 ,分别占 31.4 %和 2 5 .7% ,革兰阳性球菌 32株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居多 ,占 3.5 %。酵母样真菌 6 5株 ,白色念珠菌居多 ,占 5 .1%。胃液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12 0株 ,其中革兰阴性杆菌 73株 (6 0 .8% ) ,革兰阳性球菌 15株 (12 .5 % ) ,酵母样真菌 32株 (2 6 .7% )。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 (AMK)较敏感 ,耐药率为 11.9% ,其次是头孢吡肟 (FEP)、亚胺培南 (IMP)和头孢他啶 (CAZ) ,耐药率分别为 2 3.4 %、2 9.8%和 36 .4 %。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较敏感 ,耐药率为 13.8% ,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多在80 %以上。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 (MEM)较敏感 ,耐药率分别为 0和 2 .7%。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 (VAN  相似文献   
3.
米诺环素对224株肠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考察米诺环素对224株肠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用二倍琼脂稀释法对224株肠球菌进行体外抗菌实验,并与多西环素、替考拉宁、万古霉素等进行抗菌效果对比.结果:米诺环素对169株粪肠球菌和51株屎肠球菌的MIC90分别为4和2μg·ml-1,而多西环素对169株粪肠球菌和51株屎肠球菌的MIC90则分别为4和4μg·ml-1.结论:米诺环素对肠球菌的抗菌效果与多西环素相似.  相似文献   
4.
5.
患者,男,46岁,2004年5月18日因缺氧性脑病在外院接受治疗,体检:患者入院时为植物人状态,营养差,双肺无湿啰音,X线显示双肺无纹理增粗,腹软,无肝脾肿大,皮肤、巩膜无黄染,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红细胞3.1×10~(12)/L,血红蛋白74 g/L,白细胞11.8×10~9/L,中性粒细胞0.82,尿、粪常规正常,肝、肾功能正常。住院4 d后,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未作细菌培养),体温38.7℃。随后进行抗感染治疗,应用亚胺培南25 d(剂量及其他药物使用情况不详),体温恢复。3 d后,体温又上升至39℃,继续应用亚胺培南7 d,体温无明显下降,遂连续两天采集静脉血送我院进行培养。其分离菌鉴定为念珠球拟酵母菌,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氟康唑治疗12 d,体温恢复正常,感染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碳青霉烯耐药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 hypervirulent and 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 CR-HvKP)实验室检测及临床转归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 2016年 12月~ 2017年 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CR-HvKP感染患者 20例,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 PCR检测毒力基因 (rmpA和 rmpA2)、血清型( K1和 K2)以及碳青霉烯酶基因( KPC-2,NDM-1,OXA,VIM和 IMP)。结果 20例 CR-HvKP感染患者中,毒力基因 rmpA2均为阳性,拉丝试验阳性 17例(85%),K2血清型 16例(80%)和碳青霉烯酶基因 KPC-2型 18例(90%)。标本来源主要为痰 /肺泡灌洗液 16例(80%),治疗好转 9例 (45%)和治疗无效 11例 (55%)。患者使用气管插管辅助呼吸以及感染并发症危及生命的感染性休克治疗无效和好转比较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5.690~ 7.593,均 P<0.05)。结论 CR-HvKP感染临床治愈率低,传播性强,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不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作为指示底物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不活跃检测方法(CIM)结果的影响。方法分别用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和厄他培南作为指示药物,对90株肠杆菌科细菌和105株非发酵菌进行CIM试验来检测碳青霉烯酶,并用PCR方法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结果肠杆菌科细菌中碳青霉烯酶基因阳性菌株用美罗培南检出率为91.0%(71/78),亚胺培南检出率为92.3%(72/78),厄他培南检出率为85.9%(67/78),3种药物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5,P=0.377);肠杆菌科细菌中碳青霉烯酶基因阴性菌株CIM试验用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和厄他培南检测均阴性。非发酵菌碳青霉烯酶基因阳性菌株用美罗培南检出率为94.0%(63/67),亚胺培南检出率为74.6%(50/67),厄他培南检出率为70.1%(47/67),美罗培南检出率均高于厄他培南和亚胺培南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株碳青霉烯酶基因阴性鲍曼不动杆菌菌株中有2株美罗培南CIM试验阳性,而亚胺培南和厄他培南检测均阴性。结论应用美罗培南作为反应底物进行CIM试验与基因检测的一致性最高。此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结果易判断,适合在临床实验室开展。  相似文献   
8.
2005年呼吸科和RICU病原菌分布及耐药谱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监测2005年呼吸科和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espiratory intensive care unit,RICU)分离病原菌的谱型和耐药性。方法2005年呼吸科和RICU共分离出病原菌712株,菌种鉴定采用API(analytic production ofidentification)鉴定试条,药敏实验采用K-B纸片法,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3软件。结果呼吸科共443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368株,革兰阳性球菌75株;RICU共分离269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32株,革兰阳性球菌37株。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率居呼吸科(21%)和RICU(34%)的首位,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率RICU(30%)两倍于呼吸科(13%),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分离率相似。革兰阳性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最低,其次为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最敏感,其他所测抗生素的耐药率高于60%以上。结论由于非发酵菌感染在呼吸道感染中较常见,因此临床在治疗非发酵菌感染时应根据实验室的药敏结果合理用药,这对减缓细菌耐药产生,控制医院感染,延长抗菌药物的使用周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五倍子对140株肠球菌的抑菌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药五倍子具有收敛、止血等作用 ,对肺炎球菌、链球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猪霍乱沙门菌均有抑制作用 [1]。然而亦有报道五倍子对金葡菌无抑制作用 [2 ] ,周邦靖等报道五倍子对淋球菌及小肠结肠炎耶氏菌抗菌力强 ,其抑菌环直径≥ 2 7mm[3 ,4] 。此外 ,周邦靖等还报道五倍子对肺炎克雷伯菌的 MIC为 1∶ 1 0 [5] 。以上报道多为定性实验 ,且使用菌株大多为 1株。经初步检测 ,五倍子对金葡菌、表皮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均较好 ,我们曾进行五倍子等中药对 2 8株肠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测定 ,因菌株太少 ,又未进行种的区分 ,但五倍子水煎液对肠…  相似文献   
10.
五倍子对表皮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及其形态学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五倍子乙醇提取物对表皮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及其形态学变化。方法采用新的中药抑菌实验方法对五倍子乙醇提取物进行124株表皮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测定,同时用显微镜观察用药后菌细胞形态和结构改变。结果五倍子乙醇提取物对43株耐甲氧西林的表皮葡萄球菌(MRSE)和81株甲氧西林敏感的表皮葡萄球菌(MSSE)的MIC90分别为0.288、0.144mg/mL;在显微镜下,经五倍子处理的表皮葡萄球菌菌细胞逐渐膨胀、增大,可能是五倍子进入菌细胞后,其抗菌物质与菌细胞发挥杀菌作用所致。膨胀到一定大小时细胞内含物逐渐消失。结论五倍子乙醇提取物对表皮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可使菌细胞形态发生显著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