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5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9篇
医药卫生   59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进行全程陪伴式分娩护理对产妇分娩方式的具体影响,并分析分娩护理对产妇产后出血的具体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接收的60例分娩产妇为本文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的分成两组,分别为观察组(n=30)和参照组(n=30)。其中参照组产妇采用常规的分娩护理方式进行临床干预,而观察组则由专职产护士进行全程陪伴式分娩护理,分别对两组产妇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为76.67%,剖宫产率为13.33%,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和明显优于参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为(105.71±98.27)mL,参照组产妇在分娩后2 h出血量为(213.93±112.82)mL。观察组产后2 h出血量与参照组相比,明显更少(P 0.05),观察组产程时间为(9.7±1.4)h,与参照组(16.2±1.7)h相比,明显更短(P 0.05)。结论针对分娩产妇实施全程陪伴式分娩护理能提高自然分娩率,产妇的产后出血量和出血发生率都相对减少。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阑尾缺如是一种罕见的异常。1719年 Mor--gagni 首次报告1例,1951年 Collins 搜集到60例,至1971年,国外见诸于文献报道的有73例。国内有关此种异常的报告,我们能搜集到的有6例。现把我们最近在做尸体解剖时发现的1例报告如下,并结合有关文献加以讨论。解剖记录老年,女性。腹壁无手术疤痕,打开腹膜腔时,  相似文献   
3.
我科于2004年3月~2006年8月应用腹部筋膜包埋法治疗末节断指58例,完全成活56例,坏死2例,成活率96.55%。大大提高了成活率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8例,男45例,女13例;年龄16~48岁,平均27  相似文献   
4.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伴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并发视网膜血管阻塞较为罕见,现报告1例。患者,女,15岁,因反复水肿3个月,视物模糊20 d入院。入院时双眼视力0.01,双下肢轻度水肿。实验室检查BUN 21.05 mmol/L,Scr 138.2μmol/L.UA 369.8μmol/L,Alb 22.5 g/L,Glo 28.6 g/L,TG 4.52 mmol/L,  相似文献   
5.
中等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崎病(KD)主要病理改变为全身非特异件血管炎,易侵犯冠状动脉,部分患儿可形成冠状动脉瘤。目前在川崎病的治疗中,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GG)的疗效已得到肯定,但丙种球蛋白价格昂贵,大剂量应用经济负担沉蘑,多数患家庭难以承受,使丙种球蛋白的应用受到限制。目前国内关于中等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疔川崎病的报导较少。本研究就中等剂量丙种球蛋自治疗川崎病的临床可行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代谢性酸中毒常见于多种疾病及其病理过程,它的发生和发展将严重影响疾病或病理过程,甚至危及生命。由于新生儿代谢性酸中毒临床表现不典型,因此对其应有充分的认识、足够的重视才能及早发现及时处理。我院1990年1月-1993年12月因各种疾病收住的新生...  相似文献   
7.
近10多年来,在门脉外科领域内,对肝硬变门脉高压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研究,均有一定的进展,其中有关门脉侧枝循环的报道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布洛芬与安乃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试验为双盲双模拟,单剂量,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试验设计,210例6月到12周岁发热儿童被随机分入布洛芬治疗组和安乃近治疗组,观察其退热镇痛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与安乃近组相比,布洛芬组的总体疗效好(99.3%),退热起效时间早,退热持续时间长,P值均小于0.05。试验过程中没有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布洛芬混悬剂用于儿童发热安全高效,应为儿科急诊临床应用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 在上海骨关节疾病患者中筛选吲哚美辛引起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方法 利用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调查服用吲哚美辛的骨关节疾病患者的一般情况、原发疾病、疾病家族史、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前生活质量评估、饮食习惯、生活方式、非甾体抗炎药服用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 ,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从中筛选吲哚美辛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上海骨关节疾病患者中口服吲哚美辛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48 1%。因子“合并药物治疗”(比值比 0 166,95%可信区间 0 0 3 7~ 0 74)、“饮酒史”(比值比 0 795,95%可信区间 0 675~ 0 93 7)、“来自于健康问题的何种程度的紧张或压力会影响你的生活” (比值比0 917,95%可信区间 0 848~ 0 992 )评分的降低分别使口服吲哚美辛不良反应发生的危险增高。而因子“与 6mon前比较 ,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前的健康状况如何” (比值比1 2 3 6,95%可信区间 1 0 2 2~ 1 496)评分的升高将使口服吲哚美辛不良反应发生的危险增高。结论 “合并药物治疗”、“饮酒史”、“与 6mon前比较 ,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前的健康状况如何”是吲哚美辛不良反应发生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0.
环氧酶(COX)家族的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综述了近年采非甾体抗炎药作用靶酶环氧化酶(COX)亚型的研究进展。方法 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论文、综述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结果与结论 COX-1和(或)COX-2模型不是COX作用机制的全部,COX-1和COX-2都有同分异构体存在,而且可能存在第3种COX的亚型——cox-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