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行性脊肌萎缩症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女,35岁。因进行性双下肢无力30年加重1周入院。查体:颅神经正常,双上肢肌力Ⅴ级,双下肢肌力Ⅲ级,双膝以下肌容积减少,双下肢腱反射消失,深浅感觉正常,肌束震颤(+),双Babinski征(-),弓形足(+)。头颅MR正常。肌电图:双下肢呈神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对盆腔肿瘤术后复发合并下肢淋巴水肿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7月收治的9例盆腔肿瘤术后复发合并严重下肢淋巴水肿患者进行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临床资料,分别对比术前和术后2个月、6个月时患者临床症状和肿瘤大小的变化,观察并发症的情况,随访期为6个月.结果??术后2个月、6个月的症状缓解率分别为100%(9/9)和77.8%(7/9),肿瘤缓解率(CR+PR)分别为82.4%(14/17)和76.5%(13/17),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盆腔肿瘤术后复发合并下肢淋巴水肿患者的近期效果好,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骨髓造血微环境中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泌的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及其耐药珠K562/G01细胞增殖及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贴壁法获取MSCs,选用人慢性髓系白血病急性红白血病变细胞系K562及其耐药系K562/G01。K562、K562/G01细胞分别与白血病患儿MSCs黏附共培养,实验组为加HGF抗体组,对照组加入等量培养液,通过显微镜观察白血病细胞在MSCs层上的黏附情况并计算黏附率,MTT法检测白血病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测定白血病细胞周期。在共培养各组中加入伊马替尼孵育48 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白血病细胞凋亡率。结果实验组中MSCs对K562和K562/G01细胞的黏附率分别为32. 4%±3. 2%和38. 1%±4. 8%,均分别低于对照组的51. 6%±3. 6%和62. 2%±4. 9%(P0. 05)。实验组中K652和K562/G01细胞的A值分别为(0. 310 2±0. 039 0)和(0. 324 6±0. 035 8),均分别低于对照组的(0. 521 6±0. 046 7)和(0. 590 8±0. 003 4)(P0. 05)。实验组中K652及K562/G01细胞处于G0/G1期的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组,而处于S期的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P0. 05)。加入伊马替尼孵育48 h后白血病细胞凋亡情况:实验组中存活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中存活细胞比例(P0. 05)。结论 HGF可通过影响细胞黏附及细胞周期促进K562及K562/G01细胞存活与增殖,并降低伊马替尼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4.
胸廓出口综合征是臂丛神经血管和锁骨下动静脉在胸廓出口处和胸小肌在肩胛骨的喙突附着处受压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文章通过对20例临床诊断符合胸廓出口综合征的患者进行正中神经、尺神经、前臂内、外侧皮神经、肩胛上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桡神经传导速度、波幅及相应肌肉针电极肌电图检测,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测对胸廓出口综合征的诊断意义及临床诊断的一致性。1对象与方法1.1对象1998年4月~1999年7月大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外科、手外科及门诊确诊为胸廓出口综合征的患者20例,男5例,女15例。年龄31~67岁,平均46.0岁。病程2~7年,平均4.5…  相似文献   
5.
李筠  彭盛 《辽宁医学杂志》2001,15(3):167-167
1病例摘要女患 ,75岁 ,因双下肢无力伴尿便障碍 3天入院。既往糖尿病史 5年 ,5年前因直肠癌手术治疗。入院前 3天凌晨 1点 ,睡眠中突然出现双膝以下针刺样疼痛 ,不缓解 ,2小时后双下肢麻痹 ,3小时后出现尿潴留 ,便失禁 ,在当地医院治疗 3天后转来我院。入院后查体 :体温 36.4℃ ,血压 17/ 11kPa ,颅神经正常 ,双上肢肌力Ⅴ级 ,双下肢肌力Ⅲ -级 ,双足肌力 0Ⅰ级。双膝以下 3处 10~ 2 0cm2 大小不等的皮肤Ⅲ°烫伤 ,双膝及跟腱反射消失 ,双Babinski征( - )。腰椎穿刺 :脑脊液无色透明 ,初压10 0mmH2 O ,白细胞 12个 /mm3…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对比分析含洛铂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与含顺铂TACE治疗不可切除肝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HCC)患者中接受TACE治疗的患者89例。其中洛铂组45例,接受化疗方案为阿霉素+洛铂;顺铂组44例,接受化疗方案为阿霉素+顺铂。局部控制率及术后并发症行Pearson检验,Kaplan—meier法描绘两组生存曲线,Log—rank法检验其差异。结果:洛铂组与顺铂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9.8/16.5个月(P〈0.05);相应的3、6、12、18个月生存率分别为100.00%/100.00%、97.78%/90.90%、73.33%/59.09%和57.78%/40.91%;两组病灶局部控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影响生命的严重毒副反应。结论:含洛铂化疗方案较含顺铂化疗方案对中晚期HCC疗效要肯定且安全,推荐为TACE治疗肝癌的化疗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例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前白蛋白(PA)的临床特点,评价该组感染指标在诊断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细菌感染中的价值。方法将重症手足口病按照使用抗生素情况分为2组,将在病程中末加用抗生素治疗的重症病例作为观察Ⅰ组;加用抗生素治疗的重症病例作为观察Ⅱ组;另外选择同期加用抗生素治疗的普通病例作为对照组;3组病例均未合并心肌损害,且均已治愈出院。收集3组病例入院3d后时的WBC、CRP、PA数据;并统计3项感染指标完全正常时各组的平均治疗时间进行对比。结果 3组病例入院时WBC、CRP、PA均值经F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3d后,对照组较其他两组WBC、CRP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3项观察指标完全正常时,各组治疗时间,对照组最短、观察Ⅰ组稍长、观察Ⅱ组最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手足口病合并WBC、CRP、PA等感染指标一个或多个升高,应首先考虑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表现,而不能作为加用抗生素治疗的依据。手足口病重症所致感染指标升高,其下降更缓慢,达到正常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8.
彭盛 《中国卫生经济》1992,11(10):16-17,43
10年卫生改革,乡镇卫生院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与人民日益增长的对医疗卫生保健的需求还不相适应。在改革进程中,由于没有一套现成的模式,某些改革措施出现了改改停停、放放收收的循环往复现象,前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根型“坐骨神经痛”的电生理特点及肌电图诊断“坐骨神经痛”所致神经根压迫的可靠性。方法:检测一侧或双侧肢体的拇短屈肌、胫前肌、股四头肌内侧头、腓肠肌及椎旁肌肌电图,及胫后神经SCV、SNAP、CMAP。结果:50例根型“坐骨神经痛”患者肌电图上表现为受损神经根所支配肌肉的神经源性损害,而SCV、SNAP正常,CMAP潜伏期正常,波幅下降或正常。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对根型“坐骨神经痛”具有重要意义,如肌电图上出现肯定异常的肌电位,则有肯定的诊断价值,但阴性的肌电图不能排除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单核细胞来源微颗粒对泡沫细胞形成的影响。方法 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或者低密度脂蛋白刺激RAW264.7细胞形成泡沫细胞,采用油红染色法对阳性的泡沫细胞进行染色,通过real-time PCR和Western印迹法测定微颗粒对RAW264.7细胞的受体或酶CD36、SR-A、ACAT1、nCEH、ABCA1、ABCG1、SR-BI的影响。结果 单核细胞来源的微颗粒影响RAW264.7细胞的活力;单核细胞来源的微颗粒可促进RAW264.7细胞的泡沫化形成;低浓度(20μl/ml)微颗粒可轻微促进巨噬细胞对低密度脂蛋白的吞噬,但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吞噬却没有影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的激动剂可增强泡沫细胞形成,拮抗剂作用相反。单核细胞来源微颗粒可下调SR-BI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PPAR-α激动剂可下调单核细胞来源微颗粒对RAW264.7巨噬细胞中SR-BI蛋白表达,PPAR-α拮抗剂没有影响。结论 单核细胞来源的微颗粒通过引起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的表达,进而使巨噬细胞表面SR-BI的表达降低,从而促进RAW264.7泡沫细胞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