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 毫秒
1
1.
研究背景颈动脉扭曲被认为是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相对禁忌证,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为主要治疗方法。本研究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扭曲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并根据治疗结果初步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2例接受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扭曲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手术安全性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22例患者全部成功施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支架植入成功率为100%,无一例发生支架相关死亡或残疾。共植入自膨式支架24个,术后颈内动脉平均狭窄率由术前的85.63%降至11.25%;扭曲角度(Metz观测分类法)由术前<90°全部纠正至>120°。住院期间无一例患者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术前头晕、头痛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或完全消失;未发生永久性并发症或死亡。临床随访6~72个月,除1例发生支架对侧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例出现同侧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例血小板聚集试验呈阿司匹林抵抗、1例脑血管造影显示再狭窄),2例失访外,其余17例患者CT血管造影(10例)和B超(7例)检查均显示颈动脉血管形态良好、血流通畅,无再狭窄和扭曲发生。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可治疗一定程度的颈动脉扭曲,其手术技术安全可行,有助于减少脑缺血发作,远期临床效果尚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住院脑血管病老年患者的跌倒效能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修订版跌倒效能量表(MFES)、Morse跌倒危险评估量表(MFS)、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及步态评估量表(TGA)等,利用调查问卷与观察测评相结合的方式,对113例住院脑血管病老年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脑血管病老年患者跌倒效能为(7.85±2.57)分.得分最低的项目为“上下楼梯”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得分最高的项目为“伸手到箱子或抽屉里拿东西”和“从椅子上起落”.3个因素对跌倒效能有显著影响:右上肢肌力、Berg平衡功能、步态等.结论 为了帮助脑血管病老年患者树立预防跌倒的自信能力,医护人员需要在改善患者平衡能力和步态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适宜地、有针对性地提高患者的跌倒效能,从而有效地预防跌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