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有效性、安全性和临床预后的影响
因素。
方法 前瞻性连续纳入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2016年9月-2018年9月收治入院进行阿替普酶静脉溶
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年龄将患者分为年龄≥80岁组和年龄<80岁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
时、溶栓24 h NIHSS评分,6个月mRS评分及死亡率,观察两组溶栓相关出血转化、症状性颅内出血及
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所有患者静脉溶栓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果 最终共纳入患者119例,男性69例(58.0%),年龄范围46~94岁,平均70.12±10.55岁,入院
NIHSS评分4~38分。其中年龄≥80岁患者29例,年龄<80岁患者90例。静脉溶栓后,两组患者溶栓
24 h NIHSS评分较入院时均明显降低(均P<0.05),两组治疗24 h 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的出血转化、症状性颅内出血、肺部感染、6个月预后良好及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到静脉溶栓时间、入院时NIHSS评分及肺部感染是脑梗死静脉溶
栓6个月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高龄不是影响预后的因素(P>0.05)。
结论 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安全有效,未增加颅内出血转化风险、死亡率及不良预
后。入院到静脉溶栓时间、入院时NIHSS评分及肺部感染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6个月预后不良
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DMS-2干预方案结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痉挛型偏瘫的脑瘫患儿上肢功能及运动功能独立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痉挛型偏瘫的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组、训练组、干预组,每组均20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6个月后进行下列评估: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PDMS-2 FM)、改良Ashworth、儿童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Wee FIM)运动功能项。结果:(1)PDMS-2 FM:治疗3个月后,常规组、训练组、干预组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增加,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5,0.001,0.000),干预组、训练组评分均较常规组增加,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0,0.004),干预组、训练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390);治疗6个月后,常规组、训练组、干预组评分均较本组治疗3个月时增加(P=0.014,0.000,0.000),干预组评分较训练组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7)。(2)改良Ashworth:各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同一测评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3)Wee FIM运动功能项:治疗3个月后,干预组、训练组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增加,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5,0.035),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6个月后,常规组、训练组、干预组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增加,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8,0.000,0.000),干预组、训练组评分均较本组治疗3个月增加,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1,0.005),干预组、训练组评分均较常规组增加,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2,0.045)。结论:PDMS-2干预方案结合核心稳定性训练能有效改善痉挛型偏瘫的脑瘫患儿上肢运动功能,促进精细运动发育,提高其运动功能独立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体外冲击波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前瞻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收治的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共计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红外线、经皮神经电刺激、推拿等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超声引导下冲击波治疗,每周2次,连续治疗3 w。于治疗前、首次治疗后、3 w后分别对两组患者采用McGill疼痛问卷(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MPQ),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进行功能评估;治疗前、治疗3 w后采用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评估颈肩部筋膜硬度(Emean值)及厚度(mm)。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首次治疗后、治疗3 w后PRI-T评分分别为:(8.1±3.2)/(7.9±3.3)、(4.3±2.6)/(5.2±2.5)、(1.1±1.3)/(3.3±1.4)分,治疗前后比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368,F=1.985,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85,P<0.05)。VAS评分分别为:(6.2±2.3)/(6.4±2.4)、(4.4±2.1)/(4.9±2.3)、(2.6±1.3)/(3.2±1.7)分,治疗前后比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315,F=1.876,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52,P<0.05)。PPI评分分别为:(2.6±0.8)/(2.5±0.7)、(1.3±0.6)/(1.6±0.4)、(0.4±0.3)/(0.9±0.6)分,治疗前后比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056,F=1.988,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80,P<0.05)。NDI分别为:(43.2±2.9)/(42.9±2.8)、(26.7±3.4)/(31.1±3.3)、(11.4±3.2)/(23.3±3.4)分,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689,F=3.002,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80,P<0.05)。治疗3 w后,两组患者斜方肌筋膜硬度及厚度分别由治疗前的(18.4±4.3)/(17.9±4.4)kPa和(7.9±0.8)/(7.8±0.8)mm改善至(6.5±2.8)/(9.7±3.2)kPa和(4.6±0.5)/(5.4±0.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25,t=5.256,t=2.589,t=2.014,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2,t=1.801,P<0.05)。两组患者肩胛提肌筋膜硬度及厚度分别由治疗前的(14.7±3.4)/(14.9±3.1)kPa和(6.7±0.6)/(6.8±0.5)mm改善至(5.9±2.4)/(8.1±3.7)kPa和(4.8±0.6)/(5.1±0.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85,t=3.652,t=1.982,t=1.710,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5,t=1.699,P<0.05)。两组患者菱形肌筋膜硬度及厚度分别由治疗前的(10.3±4.2)/(11.1±3.8)kPa和(6.0±0.7)/(6.4±0.6)mm改善至(4.2±1.3)/(6.4±2.8)kPa和(4.7±0.3)/(5.6±0.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02,t=4.055,t=2.621,t=1.986,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40,t=1.729,P<0.05)。 结论通过超声引导体外冲击波可有效缓解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疼痛症状,改善颈肩部活动功能,同时应用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可以提供精准诊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加味小柴胡汤配合西医治疗气郁痰阻型亚急性甲状腺炎疗效及对患者焦虑抑郁评分的影响。方法将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2015年5月—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气郁痰阻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泼尼松治疗,观察组40例于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加味小柴胡汤治疗,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TSH、FT3、FT4水平及焦虑抑郁评分变化情况,统计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血清FT3、FT4水平及SDS、S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TSH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小柴胡汤配合西医治疗气郁痰阻型亚急性甲状腺炎疗效较佳,且可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  相似文献   
5.
我国脑卒中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70%~80%存活患者遗留有不同程度日常活动执行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为最大限度降低脑卒中致残率,应在临床救助同时,积极开展早期康复。镜像疗法是脑卒中早期康复常见治疗手段之一,可有效减少废用综合征、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发生,促进上、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改善注意力、记忆力等脑高级功能。本研究旨在综述镜像疗法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进展,以期为脑卒中早期康复干预提供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0—6月龄分级早期干预对高危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科住院期间接受全身运动质量评估的高危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儿出院后至门诊复评全身运动(GMs)质量评估,并且每月至门诊随访1次接受常规儿童保健指导至纠正6月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0—6月龄分级早期干预。两组患儿在纠正6月、12月龄均采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中的粗大运动发育商(GMQ)、精细运动发育商(FMQ)、总运动发育商(TMQ)进行评估。结果:不安运动阶段末次,观察组的正常不安运动数量多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2)。纠正6月、12月龄时,观察组GMQ、FMQ、TMQ分数均优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01)。结论:0—6月龄分级早期干预有助于促进高危儿粗大、精细运动功能发育,对改善高危儿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分阶段康复训练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共选取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43例,对其进行12周分阶段康复训练,其训练内容主要包括肌力、肌耐力、本体感觉功能及关节活动度训练等.于治疗前、治疗12周后采用关节活动度及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结果 入选患者经12周分阶段康复训练后,发现其膝关节主动屈伸角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治疗前、后HSS评分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关节疼痛(27.9±1.9 VS23.6±2.5)、膝关节功能(18.4±2.1 VS 15.3±3.4)、膝关节活动度(11.3±1.8 VS 7.4±3.1)、屈膝畸形(8.4±2.6VS 5.2±2.0)、稳定性(8.3±2.1 VS 5.8±1.8)及HSS总分(78.3 ±3.8 VS51.3±4.1)均显著优于治疗前水平(均P<0.05) 结论 分阶段康复训练能显著提高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有效性、安全性和临床预后的影响 因素。 方法 前瞻性连续纳入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2016年9月-2018年9月收治入院进行阿替普酶静脉溶 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年龄将患者分为年龄≥80岁组和年龄<80岁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 时、溶栓24 h NIHSS评分,6个月mRS评分及死亡率,观察两组溶栓相关出血转化、症状性颅内出血及 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所有患者静脉溶栓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果 最终共纳入患者119例,男性69例(58.0%),年龄范围46~94岁,平均70.12±10.55岁,入院 NIHSS评分4~38分。其中年龄≥80岁患者29例,年龄<80岁患者90例。静脉溶栓后,两组患者溶栓 24 h NIHSS评分较入院时均明显降低(均P<0.05),两组治疗24 h 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的出血转化、症状性颅内出血、肺部感染、6个月预后良好及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到静脉溶栓时间、入院时NIHSS评分及肺部感染是脑梗死静脉溶 栓6个月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高龄不是影响预后的因素(P>0.05)。 结论 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安全有效,未增加颅内出血转化风险、死亡率及不良预 后。入院到静脉溶栓时间、入院时NIHSS评分及肺部感染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6个月预后不良 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睡眠质量、认知功能和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在苏北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PSD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高频A组(10 HZ rTMS+艾司西酞普兰),高频B组(5 HZ rTMS+艾司西酞普兰),低频组(1 HZ rTMS+艾司西酞普兰),对照组(假刺激+艾司西酞普兰),每组各20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D-17)、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 改良Barthel指数(MBI)于治疗前、治疗结束时评定患者抑郁程度、睡眠质量、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检测外周血清BDNF水平,记录不良事件.结果 4组患者治疗前HAMD-17、MBI、PSQI、MoCA评分和BDN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组HAMD-17、MBI和PSQ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高频A组BDNF水平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高频A、B组和低频组H AMD-17、MBI评分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高频A组改善最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A、B组和低频组治疗后PSQI评分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低频组改善最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高频A组的MoCA评分和BDNF水平优于其余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频率rTMS治疗结合艾司西酞普兰均能同时改善PSD患者的抑郁情绪及睡眠质量,其中10 Hz rTMS在改善抑郁情绪、改善认知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有优势;1 Hz rTMS在改善睡眠质量方面疗效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早期神经康复对静脉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12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脑科中心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对照组25例。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接受正规神经康复治疗方案。2组患者于溶栓前、溶栓6h、康复治疗前、康复治疗14d和30d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估;于康复治疗前、康复治疗14d和30d分别进行Fugl-Meyer运动评估量表(FMA)、Berg平衡量表(BBS)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并记录并发症及继发障碍发生的情况。结果 2组溶栓6h、康复治疗前、康复治疗14d和30dNIHSS评分明显低于溶栓前(P0.01)。2组康复治疗14d和30dFMA、BBS、MBI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康复治疗30d 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FMA、BBS、MBI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肩痛1例,对照组坠积性肺炎2例,体位性低血压1例,肩痛2例,肩手综合征1例,治疗组并发症和继发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0%vs 24.0%,P0.05)。结论静脉溶栓联合超早期神经康复能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促进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有效减少并发症及继发障碍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