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强迫障碍(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是常见的难治性精神疾病,经过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仅有40%~60%患者获得缓解,患者残留各种症状和功能障碍。心理治疗是OCD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因素在疾病的发生、维持和预后中起重要作用,以家庭为基础的心理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就对OCD采用基于家庭的心理治疗的必要性和进展进行综述,研究显示患者家属的精神心理状态和家庭顺应性等因素与OCD治疗效果密切相关,而家庭成员高度参与,针对家庭因素干预的基于家庭的心理治疗策略可以增强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家庭功能。文章为强迫障碍的临床优化治疗提供了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56岁,退休工人.因乱语、疑人害己、行为异常2 d于2008年10月16日入院.10月15日无明显诱因出现精神失常,乱翻东西,遭家人劝阻则发脾气、砸东西,说妻子要害自己;夜间不眠,整日忙于打扫卫生.既往高血压病史8年,平索性格内向,少与人交流.入院身体体查:除血压高[180/110 mm Hg(1 mm Hg=0.133 kPa)]外,余未见明显异常.精神检杏:神志清,接触被动欠合作,查及可疑幻视、被害妄想、思维显松弛,情感反应欠协调,未见怪异动作.实验室检查:血生化检查无异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左心室肥大伴劳损.头颅磁共振成像示:左颞叶见不规则片状短T1长T2异常信号影,病灶边界较清,范围约3.86 cm×1.56cm×1.28 cm,考虑为左颞叶出血灶.诊断:脑出血(左颞叶).  相似文献   
3.
急性脑卒中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 ,其中高血糖的影响近年来备受临床工作者关注。我们对 1993年 10月到1998年 3月间收治的 2 3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分析 ,发现不同部位脑卒中出现不同血糖增高情况 ,不同水平高血糖又对脑卒中预后有不同影响。对象和方法1.对象 全部 2 36例患者均为我科 1993年 10月~1998年 3月住院病人 ,男 178例 ,女 6 0例。年龄 38~ 88岁 ,平均 6 3 .5岁。脑出血 132例 ,脑梗塞 10 4例 ,均符合中华医学会 1995年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1] ,且经头颅CT扫描证实。脑出血 132例 :其中基底节 6 3例 ,大脑皮层2 6例 ,中…  相似文献   
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气胸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治坤 《医学文选》2000,19(5):696-697
我院 1990年 7月至 1999年 12月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气胸病 42例 ,与同期诊治的 6 7例特发性气胸对照分析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2例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诊断标准 [1 ] ,其中男 36例 ,女 6例 ,年龄 41~81岁 ,平均 5 9岁 ,6 0岁以上占 6 0 %。基础病 :慢性支气管炎 6例 ,支气哮喘 2例 ,慢性支气管炎并肺气肿 10例 ,已发展为肺心病 2 4例。对照组为特发性气胸 6 7例 ,其中男 6 1例 ,女 6例 ,年龄 17~ 6 4岁 ,平均 2 8岁 ,30岁以下占 6 5 % ,既往无呼吸道疾病史。二组比较年龄差异非常显著 (P <0 …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56岁,退休工人.因乱语、疑人害己、行为异常2 d于2008年10月16日入院.10月15日无明显诱因出现精神失常,乱翻东西,遭家人劝阻则发脾气、砸东西,说妻子要害自己;夜间不眠,整日忙于打扫卫生.既往高血压病史8年,平索性格内向,少与人交流.入院身体体查:除血压高[180/110 mm Hg(1 mm Hg=0.133 kPa)]外,余未见明显异常.精神检杏:神志清,接触被动欠合作,查及可疑幻视、被害妄想、思维显松弛,情感反应欠协调,未见怪异动作.实验室检查:血生化检查无异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左心室肥大伴劳损.头颅磁共振成像示:左颞叶见不规则片状短T1长T2异常信号影,病灶边界较清,范围约3.86 cm×1.56cm×1.28 cm,考虑为左颞叶出血灶.诊断:脑出血(左颞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疏血通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118例UAP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疏血通加常规治疗,对照组仅予常规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天、第7天测定2组患者hs-CRP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hs-CRP水平均明显升高。治疗3 d后,观察组hs-CRP水平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7 d后接近正常水平;对照组治疗3 d后hs-CRP水平下降不明显(P0.05),治疗7 d后hs-CRP水平也显著下降(P0.01),但观察组下降的幅度更大(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疏血通治疗UAP疗效较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能迅速降低hs-CR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56岁,退休工人.因乱语、疑人害己、行为异常2 d于2008年10月16日入院.10月15日无明显诱因出现精神失常,乱翻东西,遭家人劝阻则发脾气、砸东西,说妻子要害自己;夜间不眠,整日忙于打扫卫生.既往高血压病史8年,平索性格内向,少与人交流.入院身体体查:除血压高[180/110 mm Hg(1 mm Hg=0.133 kPa)]外,余未见明显异常.精神检杏:神志清,接触被动欠合作,查及可疑幻视、被害妄想、思维显松弛,情感反应欠协调,未见怪异动作.实验室检查:血生化检查无异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左心室肥大伴劳损.头颅磁共振成像示:左颞叶见不规则片状短T1长T2异常信号影,病灶边界较清,范围约3.86 cm×1.56cm×1.28 cm,考虑为左颞叶出血灶.诊断:脑出血(左颞叶).  相似文献   
8.
强迫症是一种慢性致残性精神障碍,疾病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和功能损害,反之,患者家属对疾病的态度和应对方式、家属本身的精神状态及家庭功能等因素也对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56岁,退休工人.因乱语、疑人害己、行为异常2 d于2008年10月16日入院.10月15日无明显诱因出现精神失常,乱翻东西,遭家人劝阻则发脾气、砸东西,说妻子要害自己;夜间不眠,整日忙于打扫卫生.既往高血压病史8年,平索性格内向,少与人交流.入院身体体查:除血压高[180/110 mm Hg(1 mm Hg=0.133 kPa)]外,余未见明显异常.精神检杏:神志清,接触被动欠合作,查及可疑幻视、被害妄想、思维显松弛,情感反应欠协调,未见怪异动作.实验室检查:血生化检查无异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左心室肥大伴劳损.头颅磁共振成像示:左颞叶见不规则片状短T1长T2异常信号影,病灶边界较清,范围约3.86 cm×1.56cm×1.28 cm,考虑为左颞叶出血灶.诊断:脑出血(左颞叶).  相似文献   
10.
唐召力  覃碧云  滕秋叶  张治坤 《临床荟萃》2012,27(17):1495-1497
目的比较丹参多酚酸盐与丹参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血友病因子(vWF)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作用。方法将153例UA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丹参注射液组84例,丹参多酚酸盐组69例,治疗前及治疗14天后,分别检测OXLDL、vWF和hsCRP 3项指标,并统计两组缓解心绞痛的有效率。结果丹参多酚酸盐与丹参注射液均能降低OXLDL、vWF和hsCRP水平,但丹参多酚酸盐降低vWF和hsCRP的幅度更大、作用更强,治疗14天后vWF和hsCRP分别降至(25.4±6.5)μg/L、(2.9±1.4)mmol/L(均P<0.01);丹参多酚酸盐与丹参注射液均能缓解心绞痛,但丹参多酚酸盐组的总有效率为92.8%,丹参注射液组的总有效率为7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能够更有效地缓解心绞痛;在抑制血栓形成、保护血管内皮、控制血管炎症方面,丹参多酚酸盐比丹参注射液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