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28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颈椎矫形器是矫正颈部畸形的非手术治疗方法之一,引入因颈部烧伤而导致屈曲畸形的治疗中,可以让患者的颈部功能得以最大限度的恢复.目的分析模塑式颈椎矫形器(moulded cervical orthosis,MCO)在颈部烧伤临床上的应用形式及其影响.设计以患者为研究对象,前后对照,验证性研究.单位一所省级假肢中心假肢矫形部.对象2003-01/09福建省假肢中心门诊接收19例头、颈、胸严重烧伤植皮术后患者,男13例,女6例.方法通过对19例颈部烧伤患者进行配戴矫形器的治疗与随访,分析MCO的治疗效果.主要观察指标疗效评估结果.结果19例因烧伤而引发颈部屈曲症的患者,通过配戴MCO,均能达到纠正颈部屈曲、恢复颈部功能的效果.7例颈部功能完全恢复正常;8例颈部功能基本恢复;4例畸形程度有所减轻.结论MCO能够对因颈部烧伤而引起的颈部屈曲畸形症,具有良好的矫治及康复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ACI)患者的红细胞流变特性及药物干预治疗的效应。方法:采用激光衍射法等方法测定了46例ACI患者的红细胞流变学指标,与22例正常人对照;并随机将患者分为己酮可可碱(PTX)组和低分子右旋糖酐(LMD)+乙酰水杨酸(ASA)组对照干预治疗。结果:脑梗塞患者红细胞流变学指标显著异常,且红细胞变形指数(DI)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呈显著负相关。用药后两组红细胞流变学指标及NDS均有显著改善。随用药时间的延长,PTX组改善红细胞变形性(ED)和减轻患者NDS优于LMD+ASA联合组。结论:红细胞流变特性异常尤其ED降低是脑梗塞病理生理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并对患者的病情发展和预后具有重要影响。PTX是脑梗塞治疗的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求矫形器在康复工程上的治疗作用,分析下肢矫形器(髋膝踝足矫形器膝踝足矫形器,踝足矫形器)在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简称儿麻)矫治术后康复上的应用。方法:2002-10/2004-06,在福建省石狮市,通过对19例术后儿麻患者佩带矫形器的治疗,分析下肢矫形器的治疗与矫治效果。结果:19例术后儿麻患者均达到了控制髋屈曲、膝反张、膝屈曲、马蹄足、高弓足,纠正畸形步态等,保持正确站立姿势及改善步态的效果,显效率为79%、有效率为21%、总显效率为80%。结论:下肢矫形器在巩固儿麻患者术后的下肢稳定功能、运动功能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5.
血塞通注射液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时间尚短,我科近年来对60例急性脑梗塞应用血塞通治疗,并进行了血液流变学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口服平息散致癫痫发作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服平息散致癫疒间 发作未见报道 ,现报告 1例如下。1 病例 男 ,6 1岁 ,农民。因面肌阵发性抽动 7小时于 2 0 0 3年 2月 2 2日入院。患者于 5天前因咳喘自购平息散 [沧州卫药剂字 (1995 )普通 14 0 0 98号 ,自制药品 ]口服 ,4g/d ,约服 10天后出现颜面部肌肉阵发性快速抽动伴头轻度后仰 ,每 3~ 5分钟 1次 ,每次约 5秒 ,持续约 7小时。既往有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病史 15年 ,糖尿病史 2年余 ,无类似抽搐史。查体 :体温 36 6℃ ,脉搏 96次 /min ,血压 12 2 / 78mmHg(16 2 / 10 4kPa) ,神志清楚 ,颜面部肌肉抽动表现同上 ,面部微汗 ,口…  相似文献   
7.
下肢截肢术后的医学康复——附72例疗效分析福建省假肢厂(350001)陈述清张孝超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350025)陈学明笔者对72例截肢患者的医学康复工作进行总结,试图说明安装假肢前,进行医学康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康复工作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8.
随着诊断及治疗方法的提高,急性脑梗塞(ACI)的治愈存活率明显提高,复发脑梗塞病例亦相应增多。近年流行病学统计研究(Stroke,1994;25:958)表明,脑梗塞首次发病后复发率1年内为3%~22%,5年内达10%~53%。因此研究复发脑梗塞的相...  相似文献   
9.
红细胞变形性与缺血性脑卒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细胞变形性(ED)异常是年龄增长、吸烟、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等脑卒中高危因素的共同病理生理变化之一。它通过对血液粘滞性和流动性的影响在缺血性脑卒中(IS)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中起重要作用。改善ED对IS的防治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红细胞变形性与缺血性脑卒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