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26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与血锌等微量元素变化的关系,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可靠的诊疗指导。方法选取门诊有上消化道症状的3—12岁患儿,且经纤维胃镜确诊为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者30例。取空腹胃液2ml,经自动荧光分析仪检测Hp—DNA;用ELISA法测定血清Hp—IgG;用原子吸收法测定血锌、铜、铁、钙、镁元素。正常对照组20例,性别、年龄与患儿匹配。结果30例患儿中,Hp+(幽门螺杆菌阳性)24例,占80%,其中浅表性胃炎14例中,Hp+ 10例(71.4%);浅表胃炎并十二指肠炎5例中,Hp+ 4例(80%);并十二指肠溃疡出血5例中,Hp+5例(100%);胃溃疡出血并十二指肠炎6例中,Hp+ 5例(83.3%)。30例患儿中26例血锌下降,其中Hp+ 组尤为明显,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儿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与Hp感染有明确的关系;且伴有血锌的下降。显示治疗中除常规抗Hp治疗外应补锌治疗,以改善免疫功能,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人脐血、胎盘组织和胎盘基质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含量。方法:选择健康足月新生儿,分娩时留取脐血和胎盘组织,用ELISA法检测其中Fn和HGF的浓度,并比较分析。结果:HGF含量在脐血、胎盘组织提取液和胎盘基质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分别为1.23±0.24ng/ml、113.73±11.99ng/ml、2.23±0.31ng/ml。Fn含量分别为1105±44ng/ml、1537±319ng/ml、1027±171ng/ml。结论:与脐血相比,胎盘是提取HGF和Fn的优质材料,将其浓缩或纯化后具有很大的科研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用筑巢式多重PCR技术对单细胞进行HLA配型,分析影响单细胞PCR扩增的因素。方法首先分别采用不同的细胞裂解方法制备单细胞DNA模板,然后采用多重PCR分别扩增HLA—A,B基因的第2、3外显子和第2内含子区域,HLA—DRB1基因的第2外显子区域,最后根据大量DNA的常规HLA分型结果对单细胞第1轮扩增产物进行第2轮筑巢式序列特异性引物PCR(PCR-SSP)分型。结果酶解法制备单细胞DNA模板效率最高,第1轮扩增成功率为93.3%,而碱裂法和冻融法分别为83.3%和73.3%;采用酶解法制备单细胞DNA模板进行第2轮PCR—SSP分型验证,20份标本扩增成功率为95%,有3份标本只扩增出一条染色体,等位基因脱扣发生率为15%,全部操作可在6h内完成。结论筑巢式多重PCR技术对单细胞HLA分型具有较高的扩增效率,操作时间短,可望应用于妊娠前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新生期大鼠反复惊厥后海马自噬、凋亡相关蛋白Beclin-1,Cathepsin B和Bcl-2的表达及溶酶体蛋白酶抑制剂CBI对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 实验在苏州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进行.日龄6 d的Sprague-Dawley大鼠90只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每组30只:对照组、反复惊厥组及CBI组.反复惊厥组(RS)每日吸入三氟乙醚诱导惊厥发作5次,每次间隔30 min,连续9 d;对照组同样操作但不吸入三氟乙醚;CBI组于惊厥前腹腔注射cathepsin B(2 μL,0.5μg/μL),同样方法吸入三氟乙醚诱导惊厥发作.各组分别于末次惊厥后1.5 h,3 h,6 h,24 h和生后35 d 5个时间点[(n=6/(每点,每组)]取海马组织,采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Cathepsin B和Bcl-2的表达,采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结果 对照组和CBI组同一时间点Beclin-1,Cathepsin B和Bcl-2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惊厥组(1.5 h,3 h,6 h,24 h)海马组织中Beclin-1和Cathepsin B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和CBI组同一时间点的Beclin-1表达(F值分别为Beclin-1:7.44,6.58,5.43,9.69,P<0.05;Cathepsin B:4.62,2.02,3.49,4.86);而惊厥组(1.5 h,3 h,6 h,24 h)Bcl-2的表达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和CBI组同一时间点Bcl-2的表达(F值分别为4.34,3.79,4.88,4.42,P<0.05).结论 发育期大鼠反复惊厥后海马神经元自噬信号通路激活,同时抗凋亡基因Bcl-2蛋白水平显著下调,表明自噬信号途径与凋亡途径共同激活,协调参与发育期大鼠惊厥急性期兴奋毒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ynamic expressions of autophagia and apoptosis associated protein Beclin-1, Cathepsin B and Bcl-2 in hippocampus and the intervention efficacy of cathepsin-B inhibitor (CBI) after recurrent neonatal seizure. Method Ninty 6-day-old SD rats were randomly (random number) divided into the recurrent neonatal seizure group (RS group, n = 30), CBI-treated seizure group (CBI group, n = 30) and the control group (n = 30). Rats in RS group were subjected to 55 attacks of seizure induced by using flurothyl during the consecutive 9 days beginning on the 6 th postnatal day (P6). In CBI group, CBI (2 μL, 0.5 μg/μL) was administered every day before seizures induced. Western blot was employed to determine the protein level at different intervals (1.5 h,3 h,6 h,24 h) after the last convulsion.Results There were higher expressions of Beclin-1 and Cathepsin B, and lower expressions of Bcl-2 expression in RS group(1. 5 h,3 h,6 h and 24 h) than those at the same time in control group (P < 0.05). Beclin1 and Cathepsin B expressions were lower while Bcl-2 expressions were higher in CBI group at the intervals of 1.5 h,3 h,6 h and 24 h compared with those in RS group (P < 0. 05). Conciusions Autophagic and apoptotic pathways were activated immediately after recurrent neonatal seizures as indicated by expression changes of Beclin-1, Cathepsin B and Bcl-2 in hippocampus, which suggests a synergistic effect of the two pathways in the pathophysiology of the long-term brain damage of neonateε resulted from the adverse effects of recurrent neonatal seizures.  相似文献   
5.
背景:国内外尚无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运输过程中相关活力指标的全面评估。 目的:检测白蛋白和储运时间等不同条件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方法:体外培养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将3.15×109 L-1细胞悬浮在3 mL生理盐水中。其中实验组加入1%白蛋白并避光保存,对照组分为不加白蛋白避光保存组和加白蛋白光照保存组,在0,2,4,8和24 h分别测定各组细胞数、锥虫蓝拒染率和细胞存活率。 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保存液中加白蛋白且避光)的8 h细胞损失率几乎为零,细胞存活率接近90%。对照中不加白蛋白组8 h细胞损失率高达38.5%,细胞存活率为86%。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长途运输中,加入1%白蛋白可以有效保证细胞存活量。运输时间超出8 h后,细胞损失率上升且存活率下调。实验数据表明,16 ℃、避光和1%白蛋白生理盐水的保存条件下,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8 h内符合临床输注要求。  相似文献   
6.
四氯化碳诱导兔肝硬化模型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简便、经济的兔肝硬化造模方法, 并观察造模过程中的肝脏功能和组织病理学变化.方法:兔24R,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20只给予乙醇灌服,并SC CCl4,正常对照组4只给予正常饮水并以等量橄榄油代替CCl4 sc.每2 wk采集血样和小块肝组织,进行生化指标检测和肝脏 Masson三色胶原染色病理学观察.结果:随着四氯化碳处理时间的延长,肝纤维化程度逐渐加重.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8 wk 后ALT值和AST值(ALT,1867.1±200.1 nkat/L vs 883.5±116.7 nkat/L,P=0.01;AST,983.5± 116.7 nkat/L vs 650.1±133.4 nkat/L,P=0.03) 均显著升高,而GGT值(100.1±33.3 nkat/L vs 366.7±50.1 nkat/L,P=0.01)显著降低;实验 8 wk末观察到肝硬化的典型病理表现,可观察到假小叶的形成.结论:联合应用CCl4和乙醇可成功诱导兔肝硬化,该方法动物死亡率低、造模快、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免疫调节特性和支持造血的功能。方法从AA患儿和成人骨髓中分离、培养、扩增MSCs,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免疫标记;用3H-TdR法检测PHA刺激后,正常淋巴细胞转化以及MSCs对转化的影响;用造血祖细胞集落培养法(CFU-c)检测MSCs对造血的支持作用。结果从AA患儿骨髓中分离得到了MSCs,与正常骨髓MSCs具有相似的细胞形态和表面标志,但其增殖能力低于正常骨髓MSCs。AA-MSCs体外可抑制脐血淋巴细胞的转化,其抑制能力随细胞数量增加而增强,但与正常骨髓MSCs相比,抑制作用较弱。AA-MSCs体外可以支持脐血造血细胞的生长,但其支持能力只有正常骨髓MSCs的一半。结论AA-MSCs与正常MSCs虽体外生长形态相似,但传代能力、免疫抑制力及对造血集落生长的支持作用均较正常骨髓MSCs减低,提示间充质干细胞参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8.
胃炎是指各种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有害因子引起的胃黏膜和胃壁炎性改变的一种疾病。近几年小儿慢性胃炎的发病有不断增多的趋势,这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及学习压力的增大有很大的关系,大部分小儿胃炎还和饮食不当有关。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后的细胞免疫状况,作为提出免疫调节治疗儿童慢性胃病的理论根据。[方法]30例HP-IgG( )的患儿及20例HP—IgG(-)的正常健康儿童用流式细胞仪做T淋巴亚群分析。[结果]30例胃病儿童CD3、CD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儿童,CD4/CD比值显著下降。[结论]慢性胃病儿童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临床上除了常规治疗外,可给予免疫调节剂治疗。  相似文献   
10.
背景:国内外尚无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运输过程中相关活力指标的全面评估。目的:检测白蛋白和储运时间等不同条件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将3.15×10^9L-1细胞悬浮在3mL生理盐水中。其中实验组加入1%白蛋白并避光保存,对照组分为不加白蛋白避光保存组和加白蛋白光照保存组,在0,2,4,8和24h分别测定各组细胞数、锥虫蓝拒染率和细胞存活率。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保存液中加白蛋白且避光)的8h细胞损失率几乎为零,细胞存活率接近90%。对照中不加白蛋白组8h细胞损失率高达38.5%,细胞存活率为86%。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长途运输中,加入1%白蛋白可以有效保证细胞存活量。运输时间超出8h后,细胞损失率上升且存活率下调。实验数据表明,16℃、避光和1%白蛋白生理盐水的保存条件下,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8h内符合临床输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