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7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舱内爆炸致大鼠腹部损伤后血清及肠道组织MDA含量及SOD、GSH-Px活力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120只SD大鼠完全随机分为舱内组、舱外组,各60只,采用DDNP纸质点爆源在模拟装甲舱室和舱外开阔地爆炸建立腹部爆炸伤模型;另设立正常对照组(10只).爆炸后0.5 h内、3、8、24、48 h和72 h采集血液和肠道组织标本,检测MDA含量和SOD、GSH-Px活性.结果 大鼠爆炸后血清和肠道组织内MDA水平持续升高,伤后0.5 h内升高显著(P<0.05),3~8 h上升最快,24 h达峰值;舱内组较舱外组升高显著(P<0.05).SOD、GSH-Px活性在伤后早期略有升高,继而进行性下降,24 h达最低值;舱内组下降速度较舱外组快(P<0.05).MDA水平达峰值及SOD、GSH-Px活性达低谷后逐渐恢复,舱内组恢复较慢.血清和肠道组织MDA含量及GSH-Px活力呈正相关(P<0.01).结论 大鼠舱室爆炸致腹部损伤后氧化应激反应较开阔地爆炸出现早、强度大且持续时间长,氧化应激可能参与了大鼠腹部爆炸伤后肠道的继发性损害.检测血清MDA含量和GSH-Px活性可作为伤后肠道组织过氧化损伤的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遭受反坦克地雷袭击时坦克内人员的致伤情况,采用3枚反坦克破甲地雷置于坦克覆带下,坦克内布放绵羊,用电雷管引爆地雷,检查动物伤情。结果地雷被弹爆后,将车轮炸飞,履带炸断,坦克内12只绵羊有12耳出现轻度损伤,并伴有内脏轻度损伤。提示反坦克地雷袭击坦克后能造成动物听器官轻度损伤,强烈震动也可造成动物的损伤。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建立稳定、可靠的大鼠颅脑爆震伤模型。方法 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8、10、12cm组和对照组(n=24),将大鼠麻醉后分别放置距电雷管(600mgTNT当量)垂直距离8 cm、10 cm、12 cm处进行爆炸,于伤后24h行头颅MRI检查,6h、24h、3d、7d行检测损伤区光、电镜下病理变化。结果 8 cm组大鼠几乎在当天全部死亡,10 cm组大鼠存活时间也较短,少有存活7天,12 cm组大鼠存活时间在7天以上,且伤后24小时MRI提示挫伤区存在血肿及挫裂伤,病理学提示皮质、脑膜、脑室周围、神经元胞体、线粒体等均出现不同程度水肿。结论 600mgTNT电雷管在距离大鼠头部垂直12 cm处可制作稳定的大鼠颅脑爆震伤模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大鼠颅脑爆炸伤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变化特点及大黄素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66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6只,模型对照组(B组)和大黄素治疗组(A组)各30只,模型对照组和大黄素治疗组制作大鼠颅脑爆炸伤模型,大黄素治疗组腹腔注射大黄素[10ms/(kg·d)],模型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伤后6、12 h及1、3、5 d各取6只测定血清NSE浓度,观察皮层神经元NSE免疫组织化学反应阳性细胞数目.结果:爆炸伤后各组血清NSE浓度较正常大鼠显著升高,皮层NSE免疫组织化学反应阳性细胞数目显著减少(P<0.01);大黄素治疗组在1 d后各时段血清NSE浓度较模型对照组显著降低,皮层神经元NSE免疫组织化学反应阳性细胞数目显著增多(P<0.05).结论:大黄素可降低大鼠血清NSE浓度,增加皮层神经元NSE表达,对大鼠颅脑爆炸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大鼠颅脑爆震伤后脑组织含水量、一氧化氮(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变化及大黄素对伤后脑组织含水量、NO含量和iNOS活性的影响. 方法 制作大鼠颅脑爆震伤模型,并应用大黄素进行干预,通过干湿法检测脑组织含水量,通过硝酸还原酶及比色法检测伤后不同时相脑组织NO含量和iNOS活性. 结果 伤后动物脑组织NO含量和iNOS活性均显著升高(P<0.01);模型组脑组织NO含量和iNOS活性均显著升高,2 h已达高峰,大黄素组各时相点NO含量和iNOS活性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 结论 大黄素可降低颅脑爆震伤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并抑制iNOS活性,可能对大鼠颅脑爆震伤后的病理过程有干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投射物钝挫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钝挫伤是生活中尤其是交通事故中常见的伤类之一。非致命性武器击中人体或子弹击中防弹衣可造成钝挫伤,其造成的损伤效应与通常交通事故钝挫伤有所不同,对投射物钝挫伤的研究可以了解人体组织对投射物撞击的力学响应,确定人体损伤与投射物载荷之间的量效关系。本文就当前投射物造成钝挫伤的致伤机制、研究现状和评估标准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大黄素对大鼠脑爆炸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成年SD大鼠78只,随机分为大黄素治疗组(n=36)、模型对照组(n=36),正常对照组(n=6).模型对照组和大黄素治疗组制作大鼠脑爆炸伤模型,大黄素治疗组腹腔注射大黄素10mg/(kg·d),模型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伤后6,12h和1,3,5,7d各时相点随机各取6只大鼠观察呼吸、肢体活动等生理、行为学变化,光镜下检测病理学改变,测定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及皮层NSE免疫组织化学反应阳性细胞数目、损伤区脑含水量变化.结果:爆炸伤后各组出现短暂呼吸骤停、四肢抽搐,模型对照组和大黄素治疗组血清NSE浓度及脑含水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皮层NSE免疫组织化学反应阳性细胞数目显著减少;大黄素治疗组在1d后各时相点血清NSE浓度及脑含水量较模型对照组显著降低,皮层NSE免疫组织化学反应阳性细胞数目显著增多(P<0.05).结论:大黄素可降低大鼠血清NSE浓度,增加皮层NSE表达,减轻脑水肿程度,对大鼠脑爆炸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制一种节水、高效的超声波冲洗治疗仪器。方法:基于C8051F020和AD9832的核心控制电路通过动态阻抗匹配法使系统输出最大超声波功率。结果:本系统能安全、可靠、高效地冲洗伤口上的异物,也能清除细菌。结论该仪器有很强的社会效益和军事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舱内大鼠腹部爆炸伤对肠道细菌移位的影响. 方法 10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舱内组和舱外组(50只/组),在陆军模拟战斗舱室和舱外开阔地爆炸复制腹部爆炸伤模型,爆炸后3、8、24、48和72 h采集门静脉血、外周血和肠系膜淋巴结、肝脏组织进行普通细菌培养并鉴定细菌菌株,同时采用PCR法检测血液细菌DNA. 结果 组织细菌培养在舱内组大鼠伤后3 h即为阳性,而舱外组在伤后8 h才出现细菌,四种组织细菌培养总阳性率舱内组为42.0%,舱外组为18.5%(χ~2=22.763, P<0.001),经鉴定阳性细菌绝大部分为大肠埃希菌(81.8%).舱内组细菌DNA检出率91.0%,舱外组为64.0%(χ~2 =20.903, P<0.001). 结论舱内爆炸致大鼠肠道细菌移位较舱外早且发生率高,在早期救治战斗舱室内爆炸伤伤员时需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肠源性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