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庞琪  朱燕  李陶  李顺保 《中草药》2019,50(3):653-658
目的探讨苦参碱通过调控microRNA影响顺铂耐受A549(A549/DDP)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GEO数据库中的相关microRNA芯片数据(访问编号GSE43249)进行数据挖掘,筛选出与A549细胞顺铂敏感性相关的microRNA。体外培养对顺铂敏感的A549细胞及A549/DDP,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在体外培养的细胞中验证生物信息学的结果,并考察苦参碱对A549/DDP细胞中microRNA水平的影响。通过转染micro RNA-192(mi R-192)模拟序列上调A549/DDP细胞的mi R-192水平。CCK-8细胞活力实验考察苦参碱处理及(或)mi R-192上调对A549/DDP细胞顺铂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芯片数据挖掘显示与顺铂敏感的A549细胞相比,A549/DDP细胞中共有11个microRNA存在显著变化(P0.05),其中mi R-192及mi R-194变化在体外培养的细胞中得到了验证。与未经处理的A549/DDP细胞相比,苦参碱处理后的A549/DDP细胞中mi R-192水平显著降低(P0.05)。苦参碱处理可以增加A549/DDP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miR-192的上调可以消除这种效果。上调miR-192水平可诱导A549细胞的顺铂耐受。结论苦参碱可能通过抑制mi R-192调控A549对顺铂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甲型H1N1流感是WHO统一命名的一种新型呼吸道传染病,2009年3月从墨西哥开始蔓延并迅速全球大流行,其病原为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典型病毒颗粒呈球状,直径为80~120nm,有囊膜。病毒对乙醇、碘附、碘酊等常用消毒剂敏感;对热敏感,56℃条件下30min可灭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期待治疗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EOSPE)合并胎儿生长受限(FGR)患者疗效和血清可溶性Endoglin(s Eng)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6月于解放军海军总医院行期待治疗的EOSPE合并FGR患者68例为研究组,另选取30例同期同孕周健康妊娠妇女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对照组入选时和研究组期待治疗前、治疗1 d和3 d的血清s Eng水平,统计研究组妊娠结局,比较不良妊娠结局孕产妇和良好妊娠结局孕产妇期待治疗期间的血清s Eng水平,并采用Spearman无条件相关分析法分析EOSPE合并FGR患者血清s Eng水平与其妊娠结局的关系,ROC曲线分析EOSPE合并FGR患者血清s Eng水平预测其妊娠结局的价值。结果研究组治疗前的血清s Eng水平为(5.88±0.59)ng/ml,高于对照组的(1.21±0.24)ng/ml及研究组治疗1 d和3 d的(3.96±0.39)ng/ml和(3.18±0.35)ng/ml(P0.05)。研究组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胎死宫内等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为67.65%,且出现不良妊娠结局孕产妇期待治疗前后的血清s Eng水平均较良好妊娠结局孕产妇高(P0.05)。Spearman无条件相关分析结果显示,EOSPE合并FGR患者血清s Eng水平与其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呈正相关(r=0.768,P0.05)。结论 EOSPE合并FGR患者血清s Eng水平较高,期待治疗可降低其血清s Eng水平,而其血清s Eng水平与其妊娠结局密切相关且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良好,s Eng可作为EOSPE合并FGR患者妊娠结局预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姜黄素是从姜科姜黄属植物姜黄的根茎中提取的一种酚类色素,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癌、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且不良反应不明显。文章就姜黄素在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纤维化、肺癌、支气管哮喘、COPD、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庞琪  曾怀文  曹彦荣  高潮  陈思强  潘玮 《浙江医学》2020,42(11):1169-1171,1176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裂解细胞角蛋白-18(cCK18)对严重自发性脑出血(SCH)患者早期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86例SCH患者(观察组)及同期医院体检的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其中SCH患者按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又分为轻度组27例、中度组21例、重度组38例。比较4组对象入院时血清cCK18水平,分析血清cCK18评估SCH病情严重程度及预测重度SCH患者早期死亡的效能。结果4组对象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中、重度组SCH患者血清cCK1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不同严重程度患者间两两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cCK18水平评估SCH病情严重程度的AUC为0.597,灵敏度为0.602,特异度为0.583。重度SCH患者在治疗后90d内死亡16例,存活22例;存活组血清cCK18水平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血清cCK18水平预测重度SCH患者早期死亡的AUC为0.921,灵敏度为0.812,特异度为0.836。结论血清cCK18水平对严重SCH患者早期死亡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6.
庞琪 《黑龙江医药》2003,16(6):550-551
1 材料与方法1.1 随机抽取2002年10月~2002年12月含使用抗菌药物的门诊处方300张,统计内容:病人姓名、年龄、性别;使用抗菌药物的名称、剂型、规格、用法、使用天数、总剂量、日剂量、联合用药及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PM2.5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单核细胞来源巨噬细胞(MDM),研究PM2.5对COPD患者巨噬细胞Toll样受体(TLR)表达及吞噬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兰州大学第一医院COPD患者14例及健康志愿者14例,抽取肘静脉血,分离单核细胞,采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诱导培养为MDM,PM...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3年3月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4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发现46例患者三叉神经均存在血管性压迫,责任血管为单根者共40例,其中动脉压迫34例、静脉压迫6例;多根责任血管者6例。术后疼痛完全消失39例(84.8%),疼痛明显缓解7例(15.2%)。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理想治疗手段,术前充分的影像学检查、慎密的手术计划、明确责任血管、适当的减压材料、充分的减压三叉神经以及娴熟的显微手术操作技巧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液指标在自发性脑出血(sICH)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117例sICH患者血液指标,计算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根据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A组(NIHSS评分≤5分,60例)和B组(NIHSS评分>5分,57例)。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液指标与NIHSS评分的关系,多重线性回归分析NIHSS评分的影响因素。结果 A组TC和LDL-C高于B组,而超敏C反应蛋白和NLR低于B组(P<0.05)。TC、LDL-C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rs=-0.24、-0.26,P<0.05),D-二聚体、NLR和WBC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s=0.19、0.20和0.19,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发现,D-二聚体、NLR和空腹血糖是sICH患者NIHSS评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血液指标与sICH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关,D-二聚体、NLR和空腹血糖是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蒿甲醚对体外培养的人胶质瘤细胞系U251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不同浓度蒿甲醚(25、50、100、200、400、800μmol/L)作用U251胶质瘤细胞,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测定药物抑制率和半抑制浓度(IC50);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和细胞凋亡情况;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蒿甲醚对U251细胞生长抑制率随药物浓度增加而显著增加(P〈O.05),同时随药物作用时间延长而显著增加(P〈O.05)。药物作用24、48和72h,其IC50分别为849.28±25.89、518.93±32.83和172.99±6.06μmol/L,三者之间均差异显著(P〈0.05)。经400μmol/L蒿甲醚作用48h,Hochest33258荧光染色可观察到凋亡小体。经400μmol/L蒿甲醚作用24、48、72h,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55±0.24)%、(12.82±1.88)%和(24.22±2.17)%,三者之间均差异显著(P〈0.05);细胞周期分析显示,随着蒿甲醚作用时间的延长,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P〈0.05),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显著减少(P〈O.05)。结论蒿甲醚能抑制U251细胞生长,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为将细胞阻滞在G0/G1期并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