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76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朊病毒病—Creutfeldt—Jakob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出血性脑梗塞(简称HI)可分栓塞性出血和血栓后出血两大类,前者主要为心源性栓子所致,后者为血栓形成后所致。从病理上观察它们都是在白色梗塞的基础上成为红色梗塞;所以,HI为缺血性脑梗塞区存在大片坏死脑组织,其中夹杂点状融合的小量出血,有时也能形成血肿,发生脑疝。一、栓塞性出血:Schwarz将风湿性心脏病和SBE的患者在突然发生或反复发生脑卒中,而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和评价含环丙沙星(CPFX)和卷曲霉素(CPM)联合化疗方案在耐多药肺结核(MDR—PTB)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186例MDR—PT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2例和对照组94例。化疗方案:治疗组以CPFX和CPM为主,联合利福喷汀、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钠、吡嗪酰胺;对照组用链霉素、乙胺丁醇,联用药物同治疗组,疗程均为21个月。结果共有170例患者完成化疗疗程,治疗组86例,痰菌阴转率为83%,对照组84例,痰菌阴转率为58%,痰菌阴转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病灶显著吸收率为50%,空洞闭合率为64%,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治疗组的药物不良反应率为32%,对照组为3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CPFX和CPM的方案治疗MDR—PTB,有助于痰菌阴转和病变吸收好转,药物不良反应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脉络宁对脑梗塞患者纤维蛋白溶解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脉络宁对脑梗塞患者纤维蛋白溶解功能的影响庄柏翔,刘永葆,耿德勤笔者自1992年5~12月用脉络宁注射液[江苏金陵制药厂生产,批号:(85)17761号]治疗脑梗塞患者36例,并在急性期观察其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以探讨脉络宁对脑梗塞患者的血液组织型纤维蛋...  相似文献   
6.
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状态3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脑卒中后抑郁 (PSD)为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 ,约占 5 0 %~ 6 0 % [1 ] ,早期发现抑郁或其他精神障碍 ,早期治疗 ,可以促进卒中的康复。从 1998年 6月起 ,我们应用帕罗西汀治疗PSD 36例 ,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按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进行  相似文献   
7.
介入法动脉溶栓与周围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介入法动脉灌注尿激酶与周围静脉药物溶栓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分析,比较2种方法在脑梗死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发病24h内的62例脑梗死病人,22例病人行介入法动脉溶栓,40例病人行静脉滴注尿激酶溶栓,并在溶栓治疗后2h、第7天、第28天分别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介入法溶栓组在溶栓后2h的疗效评定明显优于静脉组(P<0.05),但在第7天及第28天的疗效评定,2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2种治疗脑梗死的溶栓疗法脑梗死的远期预后无明显差异。其所造成的出血等并发症无差异,而静脉溶栓由于其简便、易行及价格较低更易为病人接受。  相似文献   
8.
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方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9.
专家答疑     
编辑同志 :您好 !我是基层医院的一名内科住院医师 ,临床中经常遇到这样一个问题 ,在脑梗塞患者的治疗中 ,尤其是大面积梗塞伴有意识障碍时 ,院内对于使用甘露醇脱水治疗的问题上常存在一些分歧。请问甘露醇在脑梗塞 ,尤其是大面积梗塞时是否有必要使用 ,如有必要该如何应用 ?(我院现没有CT)。牛锦昆医生 :您好 !由编辑部转来的信已阅 ,问题的实质是如何在脑梗死患者中正确使用甘露醇等脱水剂的认识。脑缺血 30min ,BBB的内皮细胞局部和足突首先出现轻度肿胀 1h~ 2d ,内皮细胞的胞饮小泡逐渐增多 ;3~ 7d ,紧密连接明显开放 ,且…  相似文献   
10.
多系统萎缩基础及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多系统萎缩(MSA)是一组罕见的、散发的慢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因其起病隐匿,病程冗长,临床症状复杂多样,且相互重叠,故至今对其病因、发病机制的认识仍是不足,常造成临床诊治混乱。所幸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及蛋白质病理学的迅猛发展,为今后深入研究提供平台,现就MSA的有关基础及临床研究概述如下,以供临床诊治参考。一、临床特征及分类MSA包括橄榄脑桥小脑萎缩(OPCA)、自主神经功能衰竭(Shy-Drager综合征,SDS)及纹状体黑质变性(SND)3个类型,由Graham和Oppenheim(1969)建议使用。Horacio[1]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03例MSA患者的临床特征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