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23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低分子肝素,0.4ml/kg,超过60kg给予0.6ml,于腹壁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用药10d。对照组用硝酸甘油5-10mg加入5%葡萄糖500ml中静脉滴注,用药10d。两组均依据病情同时给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及钙拮抗剂常规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3.1%,对照组有效率66.7%,两组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及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的变化情况。方法 :收集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2 4 5例 ,乙肝后肝硬化 86例血清标本测定抗核抗体 (ANA)和可提取性核抗原 (ENA)抗体。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和乙肝后肝硬化ANA的检出率分别为 13.1% (31/ 2 4 5 )、2 3.2 % (2 0 / 86 ) ,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 2 .5 % (2 / 80 ) (P <0 .0 5 )。两组病例间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抗EN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7.34%和 12 .7%。阳性主要有nRNP/Sm、SS -A、Scl- 70、Jo - 1、dsDNA等多种类型。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及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清自身抗体显著高于正常人。除一部分是目前已鉴定的与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自身抗体外 ,还有许多有待进一步鉴定。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动手能力,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在授课班级中随机抽出一个班作为实验组,应用医院护理行政管理体制,建立授课教师、班委成员、小组长3级管理体系,实行小组长负责制,加强对学生的管理。结果表明:实验组班级各项成绩明显高于其他班级;小组成员学习目标明确,守纪律,会沟通,自信心增强;小组长自身能力得到了提高,增强了职业责任感。  相似文献   
4.
李玲玲  汪晶  崔瑛  温瀑  管俊  杨淑  马开 《中国中药杂志》2016,41(10):1933-1939
实验建立与桑寄生功效相对应的佐剂型关节炎模型,观察其祛风湿功效物质及其在大鼠体内分布与归经的关系。通过左后足注射弗氏完全佐剂(0.1 mL),8 d后阴性、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给予雷公藤多苷混悬液(10 mg·kg-1),桑寄生高、中、低剂量组给予桑寄生高(10 g·kg-1)、中(5 g·kg-1)、低(2.5 g·kg-1)剂量水煎液,连续给药21 d。造模第9天起,每7 d测1次大鼠左后足踝关节直径,给药第22天桑寄生高剂量组部分大鼠于不同时间点摘眼球取血,处死,并取心、肝、脾、肺、肾、胃、大肠、小肠、脑组织,其余大鼠均在给药30 min后摘眼球取血,取左后足踝关节,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HPLC检测高剂量组大鼠各组织中芦丁、萹蓄苷、槲皮苷的含量,DAS 2.0分析相关药动学参数。结果表明,桑寄生水煎液能明显改善佐剂型关节炎模型大鼠足肿胀状况,且能降低大鼠血清中IL-1β,TNF-α含量。大鼠体内功效物质分析结果显示芦丁仅在胃中有少量分布,萹蓄苷在组织中AUC0-t为胃>小肠>肾,体内维持时间为肾=胃>小肠>肺>心;槲皮苷在组织中AUC0-t为胃>肾>肝>心>肺>脾>小肠>脑>大肠>血清,体内维持时间为肾=肝=小肠=脑=肺=脾=心=胃>大肠>血清。由此得出,桑寄生水煎液可有效治疗佐剂关节炎模型大鼠。萹蓄苷、槲皮苷为桑寄生祛风湿功效的重要物质。萹蓄苷、槲皮苷在大鼠体内分布与桑寄生归肾、肝经的传统认识一致。  相似文献   
5.
桃核承气汤对免疫低下模型鼠免疫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在于探讨桃核承气汤对免疫功能低下模型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及其调节作用的机理,测定T细胞亚群和IL-2的分泌水平,实验证明,该药物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为活血化瘀类中的免疫调节作用提供免疫药理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问卷调查和临床检查分析青少年近视患者干眼和眼表状况.方法 选取248例(496眼)7~18岁近视青少年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眼表疾病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问卷调查,裂隙灯下行眼前节检查,格瓦拉-眼表综合分析仪Keratograph 5M检查眼表.根据OSDI干眼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干眼组(47例94眼)和正常组(201例402眼),分别对两组的眼表和睑板腺状况进行评估与比较.结果 近视儿童干眼发病率为18.95%.干眼组泪河高度为(0.23±0.03)mm,正常组为(0.22±0.03) mm,两组泪河高度均在正常范围内(泪河高度>0.20 mm).干眼组和正常组的OSD1值分别为(27.02±14.35)分、(7.29±3.36)分,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分别为(3.51±1.67)分、(1.23±2.32)分,这两项指标在干眼组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 <0.001),NIBUT小于正常组(P <0.001).干眼组中睑板腺开口状况评分、睑板腺脂质分泌物性状评分、睑板腺缺失评分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均为P<0.0001),纳入的248例近视青少年的睑板腺参数与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有正相关性(P<0.0001),与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有负相关性(P<0.05),但与泪河高度无相关性(P>0.05),OSDI值与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呈负相关(rs=-0.982,P=0.000),与睑板腺的缺失评分呈正相关(rs=0.838,P =0.000).结论 睑板腺功能障碍是近视青少年人群干眼的重要病因之一,Keratograph 5M非侵入式眼表综合分析仪可无创性客观评价近视青少年患者眼表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 使用Pentacam对圆锥角膜和健康角膜的光密度进行测量,比较健康角膜与不同等级圆锥角膜的透明度.方法 使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对照组(30例30眼正常角膜)以及圆锥角膜组(36例36眼圆锥角膜)的光密度,以角膜顶点为中心,分别测量0~2 mm、2~6 mm、6~ 10 mm、10 ~ 12 mm直径范围的前层(120μm)、后层(60 μm)以及中间层的角膜光密度.使用Amsler-Krumeich分级方法对圆锥角膜进行分级,对比不同等级光密度差异.分析圆锥角膜光密度与厚度、陡峭K值的相关性.结果 总直径的全层角膜光密度圆锥角膜组(17.96±3.23)和对照组(17.39±1.95)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24);但是在0~2 mm直径范围内的前层、中层、全层,2~6mm直径范围内的前层以及总直径的前层中,圆锥角膜组的光密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按照圆锥角膜等级分组,对照组角膜光密度与轻度圆锥角膜组各层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对照组角膜光密度与中度圆锥角膜组0~2mm直径范围内的前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圆锥角膜在0~2 mm直径范围内各层光密度较对照组、轻度圆锥角膜组、中度圆锥角膜组均显著增高(均为P<0.05),在2~6 mim直径范围和总直径的前层、中层和全层与其余三组相比均显著增加(均为P<0.05).圆锥角膜组的陡峭K值与0~2 mm直径范围的总角膜光密度显著相关(P<0.05).圆锥角膜组的角膜顶点以及角膜最薄点的厚度与光密度也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均为P<0.05).结论 相比正常角膜,轻度圆锥角膜光密度不发生改变,中度圆锥角膜光密度增高主要发生于角膜前层0~2 mm直径范围内,重度圆锥角膜光密度增高主要发生于角膜前层0~6 mm直径范围内和角膜中层2 mm直径范围内,而且圆锥角膜光密度随疾病发展而增高.角膜光密度是圆锥角膜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可以用来检测圆锥角膜发病进程以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探讨斜面穿刺针和菱形穿刺针在经皮椎体成形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和优势.方法解离成人25~40岁尸体腰椎1~5椎节(L1~5),共计10×5节,完成各椎节骨含量检测,符合骨含量减少或轻度骨质疏松标准.分别应用斜面穿刺针和菱形穿刺针完成在尸椎上经皮椎体成形术手术模拟操作.手术后行椎体正侧位拍片,使用简易的学生用角度尺和直尺测量穿刺针道偏转数据;观察CT断层扫描下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分布特点.针道偏转计量数据应用统计软件完成统计分析.结果斜面穿刺针在椎体骨质内发生背向斜面的偏转,偏转角度为(1.83±0.2)°至(3.30±0.3)°.菱形穿刺针在椎体内未发生针道偏转.骨密度值与修正后偏转角度经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者存在负相关关系,r=-0.991,P=0.001.CT断层扫描显示:自斜面穿刺针之斜面溢出的骨水泥团分布呈现为偏向分布的类椭圆体,随着针体旋转调整,可控制骨水泥注射方向和分布区域;骨水泥自菱形穿刺针顶端溢出后,直接冲向针尖远端,成为类球形体,旋转针体后,不能调整骨水泥注射方向和分布区域.结论实验观察表明,应用斜面穿刺针具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手术,可以在进针和注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所具有天然的设计优势,获得精确的进针路径控制和骨水泥在靶区内的填充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