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有创动脉压监测(IBP)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6月~2011年5月我科350例进行IBP监测病人的护理方法。结果:本组病例在介入治疗术中留置股动脉鞘管后即进行有创动脉压监测,同时选择上肢进行无创血压监测,两者所测数据互为参考,以提供准确、可靠和连续的血压数据作为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的指导治疗指标。结论:IBP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有重要的指导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介入护士心理韧性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8年11月的全国介入科护士115名作为对象,采用Connor-Dabidson韧性量表对介入科护士能力韧性现状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为韧性良好组与韧性差组。查阅两组护士资料,记录并统计其学历、性别、工龄及年龄,并对上述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115名介入护士均完成心理韧性调查,韧性良好组共有护士72名,占62.61%,得分为(89.58±6.39)分,高于韧性差组,得分(71.34±4.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结果表明:介入护士心理韧性与学历、性别、工龄及年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学历、性别、工龄、年龄是介入护士心理韧性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介入护士心理韧性较低,影响因素较多,应根据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介入护士心理韧性。  相似文献   
3.
颈椎病的屈伸位MRI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初步描述颈椎病人椎管狭窄在屈伸位MRI上的动态改变。方法54例颈椎病病人,均接受中立、前屈及后伸位MRI,在不同体位下,观察颈椎病人颈椎曲度、稳定性及椎间盘突出位置,分析前屈及后伸位时椎管狭窄程度的变化。结果颈椎病病人后伸位上出现椎管狭窄的数量(29/54)较前屈位(11/54)明显多(P<0.01),8例在前屈或后伸位上椎管狭窄程度无明显变化,6例前屈及后伸位时,蛛网膜下腔变窄程度均较中立位时重。结论屈伸位MRI可在人体动态下为研究颈椎病病人颈椎及其周围关系提供更多的功能性信息。  相似文献   
4.
对11例急性脑动脉闭塞患者行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结果11例患者闭塞动脉均完全再通,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改善;基本治愈7例,显效2例,有效1例,1例术后第2天死亡。提出在急性脑动脉闭塞患者的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中,积极为取栓争取时间,术前快速做好手术准备,术中加强配合,术后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加强穿刺侧肢体护理、抗凝治疗的护理、积极预防和处置并发症是其护理要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的介入手术护理及配合经验.方法:在导管室对108例患者进行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加强术中护理及与血管外科、介入医师、麻醉医师的配合.结果:10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了腔内隔绝术.结论:腔内隔绝术属于新兴的微创治疗手术,且在导管室内进行,术中护理配合有新颖性及特殊性,须进一步总结完善,形成规范.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早期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颅内破裂动脉瘤行电解可脱性微弹簧圈(GDC)血管内栓塞治疗的经验。动脉瘤位置:前交通动脉7例,后交通动脉10例,颈内动脉5例,大脑中动脉6例,基底动脉2例,小脑后下动脉3例。Hunt-hess分级:Ⅰ级6例,Ⅱ级12例,Ⅲ级7例,Ⅳ级6例,Ⅴ级2例。结果动脉瘤完全闭塞20例,90%~99%闭塞11例,90%以下闭塞2例。随访3~12个月,良好23例,中等7例,差3例,无再出血发生。结论GDC早期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破裂性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病人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的护理。方法:回顾分析98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病人的病历资料。结果:应用IABP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病人均显著提高了冠状动脉的血流灌注,改善了心肌供血,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结论:介入治疗室护士应掌握IABP的使用和护理配合技术,规范护理配合流程,以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10.
2004年3月至2006年3月用电解可控性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65例,其中2例出现弹簧圈脱出动脉瘤.1例为弹簧圈完全脱出动脉瘤进入大脑中动脉;1例为宽颈动脉瘤,弹簧圈部分从Neuroform支架内脱出.我们对此并发症进行了回顾分析,探讨其发生原因、处理及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