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13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86年以来,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肛裂200例,其中,男80例,女120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77岁;Ⅰ°肛裂65例,Ⅱ°99例,Ⅲ°36例;单纯性肛裂11例,前中位裂1例,后中位裂134例,前后中位裂者5例,后中位裂伴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广东清远地区非缺失型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简称地贫)基因携带率、基因型分布以及等位基因构成比,探讨该地区非缺失型α地贫基因分布特征。方法采用PCR+膜杂交法对受检标本进行α^WSα、α^CSα、α^QSα3种常见的非缺失型α地贫基因突变检测。结果9047例受检者中共检出非缺失型α地贫256例,包括12种基因型,非缺失型α地贫基因携带率为2.83%;α^WSα、α^CSα、α^QSα等位基因构成比依次为48.84%、30.62%、20.54%。结论该研究初步阐明了广东清远地区非缺失型α地贫基因的分布特征,为该地区制订有效、可行的地贫防控策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实施中西医结合方法预防骨折手术后肘关节僵硬的效果。方法将110例行肘部骨折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各55例。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对2组患者术后肘关节疼痛值、活动度、功能及术后意外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关节活动度、疼痛值、功能性评价等指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骨折移位1例,无骨折部位固定松脱、异位、骨化等病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骨折固定松脱5例、骨化7例、移位5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预防骨折手术后肘关节僵硬,效果肯定,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方法对32例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患者,采取经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2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平均时间2.82 h,出血量300~892 m L,经1~22个月随访,未出现内固定松动,均融合,未发生断裂情况。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87%~100%,平均98%)、后凸Cobb角(3.92±0.32°)与术前骨折椎体高度(15%~71%,平均48%)、后凸Cobb、角(20.89±0.7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椎弓钉内固定可增强固定稳定性,,有效矫正后凸畸形,减少椎弓根螺钉系统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率,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安全性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口服抗血小板聚集,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实施上述常规急救措施外,进行尿激酶的溶栓治疗。观察2组冠状动脉再通率、胸痛症状缓解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冠状动脉再通率、胸痛症状缓解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关键,尿激酶静脉溶栓明显改善心梗预后,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PVP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19例。结果 术后随访6~24个月,背部疼痛均消失或明显缓解。结论 PVP是一种新型的微创技术,创伤小、操作简便,能够迅速缓解疼痛、改善功能,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特别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建立测定艾拉戈克钠原料药中艾拉戈克钠手性异构体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CHIRALPAK ZWIX(-)色谱柱,以甲醇-乙腈-水-甲酸-二乙胺(170∶810∶20∶0.38∶0.5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0 nm,流速0.5 mL·min-1,进样量10 μL,柱温25℃,运行时间20 min。结果:艾拉戈克钠手性异构体与艾拉戈克钠之间分离度良好,质量浓度在 0.25 ~ 10 μg·mL-1范围内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 > 0.999);定量限约为0.25 μg·mL-1,检测限约为0.1 μg·mL-1;回收率在94.33% ~ 109.1%之间(RSD 4.0%),3批次样品中均未检出艾拉戈克钠异构体。结论:建立的艾拉戈克钠手性异构体高效液相检查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适宜、重复性良好,可适用于艾拉戈克钠其手性异构体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昆明某医院近5年住院艾滋病患者血流感染病原分布。对比两种血培养瓶对不同病原菌的检出情况。 方法对2013-2017年住院艾滋病患者使用两种血培养瓶(普通血培养和分枝杆菌/真菌血培养)的培养结果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普通血培养阳性率5.8%,病原菌前5位为马尔尼菲篮状菌、新生隐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分枝杆菌/真菌血培养阳性率12.8%,病原菌前5位为分枝杆菌、马尔尼菲篮状菌、新生隐球菌、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结论2013-2017年艾滋病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以真菌为主,马尔尼菲篮状菌和新生隐球菌为真菌感染的主要菌种;应用分枝杆菌/真菌血培养瓶,分枝杆菌检出率4.8%,分枝杆菌是引起艾滋病患者血流感染仅次于真菌的病原菌,分枝杆菌引起的血流感染不容忽视;普通血培养瓶配合分枝杆菌/真菌血培养瓶的使用可以增加艾滋病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检出机会。  相似文献   
10.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病,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前列腺增生症成为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呈进行性加重,排尿无力,尿程缩短,晚期尿流不成线,呈滴状,甚至出现尿潴留[1].老年人由于免疫力、抗感染能力的下降,生理储备能力和代偿功能逐渐减退,机体处于超负荷状态.再加上老年人机体反应差,又常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使手术耐受性明显下降,无论施行择期或急症手术,其危险性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年轻人.因此,做好专科疾病的常规护理外,还应重视老年人的心理护理;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对待疾病,解除顾虑,克服消极情绪,积极配合治疗而提高生活质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