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4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种疾病的出现均有一相对稳定的年龄分布,年龄对疾病的经过和预后有重大影响。人群中疾病与死亡的因果关系最为密切。WHO《分析死亡率的倾向和水平的纲要》指出,死亡率的研究具有生物、社会文化和经济意义,对卫生工作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2.
刘保东  何兵 《放射学实践》2008,23(9):1021-1025
目的:分析MSCT与高场MRI在肝门部管壁浸润型胆管癌(IHC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IHCC的MSCT与高场MRI表现,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及临床综合诊断证实,15中8例行CT、MRI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检查,4例仅行CT扫描,余3例仅行MRI及MRCP检查。CT及MRI检查均包括平扫及多期动态增强扫描。结果:15例CT或MRI平扫均见肝内胆管扩张,5例显示扩张的肝管逐渐狭窄变细,10例显示扩张肝管呈突然截断征象,7例显示扩张的左右肝管未能汇合。强化扫描显示肝门部胆管壁不规则增厚,管腔狭窄,所有病例均见结节样小灶性肿物。15例中12例病变于动脉期即见明显均匀强化,门静脉期及平衡期亦呈高密度或高信号;3例于动脉期呈边缘环状明显强化,延迟扫描强化渐趋均匀。结论:IHCC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MSCT及高场MRI对其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肝门部管壁浸润型胆管癌的多层螺旋CT(MD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肝门部管壁浸润型胆管癌的MDCT表现,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及临床综合诊断证实,12例均行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3例行延迟扫描.结果:12例CT平扫均显示胆系梗阻征象,梗阻平面位于肝门区,强化扫描12例均显示肝门部胆管走行区结节灶或环状肿物,病变于动脉期明显均匀强化,门静脉期强化达峰值,平衡期其密度略低于门静脉期,3例延迟扫描病例未见延迟强化.结论:肝门部管壁浸润型胆管癌的MDCT表现有一定特征.  相似文献   
4.
从事教学、医疗和科研的医学科学工作者,在日常的情报扫描和信息收集过程中,所利用的检索工具,或者中文或者外文,就物质形态而言,不论书本式、期刊式或卡片式等,大都具有三个检索途径—著者途径,分类途径和主题途径。而某些检索工具,尚有其特定的检索途径,诸如《美国生物学文摘》(Biological Abstracts)独具“概念索引”(Concept Index),“属类索引”(Generic Index)…,《美国化学文摘》(Chemical Abstracts)特有“分子  相似文献   
5.
系统研究了Botzinger复合体(Bot.C)在呼吸节律调控中的作用。发现:(1)微电刺激Bot.C导致双相吸气抑制,潜伏期分析表明分别由单突触和多突触联系中介。(2)脊髓膈神经核局部微量注射GABA受体阻断剂印防己毒素可以部分阻断Bot.C吸气抑制作用,提示GABA参与中介Bot.C的吸气抑制作用。(3)双侧Bot.C微量注射GABA导致呼吸节律消失,膈神经呈低幅度紧张放电,表明Bot.C在呼气相形成中起关键性作用。(4)HRP逆行标记及逆行兴奋研究证明,Bot.C广泛接受脑干呼吸相关结构传入投射。结果表明Bot.C参与吸气时程和幅度的控制并在呼气相形成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6.
系统研究了Botzinger复合体(Bot.C)在呼吸节律调控中的作用。发现:(1)微电刺激Bot.C导致双相吸气抑制,潜伏期分析表明分别由单突触和多突触联系中介。(2)脊髓膈神经核局部微量注射GABA受体阻断剂印防己毒素可以部分阻断Bot.C吸气抑制作用,提示GABA参与中介Got.C的吸气抑制作用。(3)双侧Bot.C微量注射GABA导致呼吸节律消失,膈神经呈低幅度紧张放电,表明Bot.C在呼  相似文献   
7.
迟发性脾破裂的CT诊断(附11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迟发性脾破裂的临床CT特点,旨在为临床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方法:11例病人伤后至就诊时间为2-14天,CT先按常规平扫,其中9例加做了9例加做了强化检查。4例经手术治疗,7例保守治疗并追踪随访。结果:(1)实质血肿5例,其3例为界限清楚的低密度“血湖”影,2例呈不规则低密度“裂隙”影。(2)包膜下血肿3例,呈边界清楚光滑的“新月形”或“半月形”低密度区。(3)混合血肿2例,表现为实质血肿与包膜下血肿并存。(4)脾挫裂伤1例,表现为弥漫性低密度区内有斑片状高密度出血影。结论:CT表现具有特征性,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崩漏是妇科的常见病之一.由于出血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因此止血乃当务之急.叶天士曾说过:"崩漏初起,宜先止血."唐容川亦说过:治血四法"唯以止血为第一要法."但崩漏致病之因甚多,不可不辨起因而专事止涩,否则,将如方约之所言:"若止塞其流而不澄起源,则滔天之势不可遏."笔者临床体会到,崩漏之因虽与寒、热、虚、瘀诸端有关,但与瘀的关系更为密切,其或单独为患,或与寒、热、虚夹杂为病.<内经>云:"离经之血,即为瘀血,瘀血不去,新血难安."故此,笔者常用活血化瘀法为主,通因通用,配合补虚、温经、清热诸法治疗本病,常可收到不止血而血自止之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a(A po-a)、载脂蛋白b(A po-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影响。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单用二甲双合罗格列酮治疗,二甲双胍每次0.5 g,每日3次,罗格列酮每次4 m g,每日2次。两组疗程为12周。治疗前后测定以上各项生化指标。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相对于对照组HDL-C,A po-a显著升高(P<0.05)。TG,A po-b,LDL-C显著降低(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更好,更有利于降低血脂,预防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正>急诊生化检验作为临床使用最多,涉及临床科室最广的常用检验项目,是对急、危、重症患者作出病因诊断、紧急治疗、抢救必需的重要辅助检查[1]。急诊检验报告时间过长,不但延误患者诊疗,还会影响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甚至引起医疗纠纷[2]。因此,缩短急诊生化检验报告周期(TAT)是十分必要的[3]。我院检验科以实验室内质量持续改进为突破口,旨在缩短急诊生化检验回报时间。现将项目实施过程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