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6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约占全部脑卒中比例的80%。microRNA( miRNA) 与缺血性脑卒中及其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可能成为缺血性脑卒中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现对 miRNA 的作用机制及其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阐述中风病的辨治方略,提出中风急性期作为急性脑梗死的一种,治疗当从脑论治,并从"脑为元神之府"学说来论证"通府以复元神"的理论依据,笔者认为补气活血法、化瘀通腑法、豁痰开窍法等皆属于"通法"的综合应用,是治疗中风病的最佳选择。从"脑为元神之府"的理论钩玄、中风病因病机及复元醒脑汤组方治疗三方面来阐述中风急性期的中医辨治方略,讨论中风病急性期的治疗,并论证了"通府以复元神"的理论依据,以期为中风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胆汁回输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44例PTBD置管患者分为干预组22例,观察组22例;于置管前、置管后4天对两组患者的肝功能与电解质指标变化情况进行比较;采用个体化护理干预后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PTBD置管患者置管后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指标与置管前比均有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ALB)均有显著上升(P<0.05);干预组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下降幅度和血清白蛋白(ALB)升高幅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患者钾(K)和钠(N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采用个体化护理干预后干预组在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生命活力、心理健康均高于对照组,干预组干预后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个体化护理干预有效提高胆汁回输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肝功能,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观察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评价其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2月~2011年12月感染科收治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共52例,按入院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26例,A组对患者采用隔日加用干扰素α配合利巴韦林药物治疗,B组给予患者每日加用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疗程结束后,对两组疗效及肝功能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后B组ALT复常率、HCVRNA转阴率及治疗有效率均显著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应。结论每日加用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是安全有效,不良反应患者可耐受,值得在慢性丙型肝炎治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常规基波成像和组织谐波显像技术对比,探讨组织谐波显像技术在胆道疾病超声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组织谐波显像技术对比分析73例胆道疾病中基波和组织谐波显像技术的图像结果。结果在观察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胆囊息肉、胆囊壁上胆固醇结晶形成、胆囊腺肌症、胆囊癌和胆总管癌中,应用组织谐波显像技术超声诊断符合率分别是100%、93%、100%、100%、80%;常规二维检出率分别是96%、60%、90%、80%、40%,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组织谐波显像技术明显优于基波显像。结论组织谐波成像技术可以大大提高胆囊疾病的超声诊断准确率,具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32例胃癌的超声诊断分析,根据胃癌声像图及淋巴结和远处脏器转移情况定出TNM分期,并结合病理学基础,具有实际的临床价值,使之能合理手术,提高生存率,方法:对32例胃癌患者进行超声诊断,TNM分期,结合病理学基础,结果:超声TNM分期与病理TNM分期符合率为77.9%,结论:对胃癌的超声诊断,从而作出对胃癌浸润深度的测定,浸润范围的分析,周围组织和淋巴结转移的判定,准确的作出TNM的分期,对于胃癌的早期诊断,准确分期,合理手术其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的变化。方法:将142名老年患者分为ACS组和对照组,进行PWV及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胆固醇脂蛋白(LDL-C)、空腹血糖(FBG)、血压和体重指数(BMI)的测量,用聚类分层法对不同PWV及各危险因素分层下两组中PWV的检出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CS组PWV在小于1550cm/s亚层中的检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在1550-1850cm/s和大于1850cm/s亚层中的检出率则高于对照组(P〈0.01),PWV是ACS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危险因子。结论:PWV可以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诊断提供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9.
梁沂  俞倩  张蕾  池霞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218-219
目的:研究高危儿在气质维度及分型方面的特点。方法:应用Carey婴儿气质问卷对5~7个月,106例的高危儿及50例正常婴儿进行测试与比较。结果:气质类型两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儿组在活动水平,节律性,趋避性维度分值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高危儿活动量小,节律性过强,易退缩。结论:高危儿有其独特的气质特点,应结合其特点,促进其更好的发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五味降压散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血压和血脂的影响。方法:40只14周龄SHR随机分为模型组、五味降压散组(五味组)、牛黄降压丸组(牛黄组)和缬沙坦组,另取10只血压正常大鼠设为正常对照组(正常组)。五味降压散3 g·kg~(-1)大鼠灌胃给药(相当于人临床每日用量的12倍),连续16周给药;每周测定大鼠血压1次以观察药物降低血压效果;腹主动脉采血,取血清,进行生化检测,观察降低血脂作用。结果:给药4周时,模型组收缩压为(218.28±20.81)mm Hg(1 mm Hg=0.133 k Pa),五味组收缩压为(201.07±9.85)mm Hg,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8周时,模型组收缩压为(211.13±17.01)mm Hg,五味组收缩压为(204.86±17.64)mm Hg,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16周时,模型组收缩压为(217.25±13.07)mm Hg,五味组收缩压为(195.83±15.76)mm Hg,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五味组的总胆固醇(1.57±0.05)mmol·L~(-1)、三酰甘油(0.55±0.72)mmol·L~(-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27±0.02)mmol·L~(-1)显著低于模型组的(1.69±0.08)mmol·L~(-1)、(0.70±0.12)mmol·L~(-1)、(0.33±0.03)mmol·L-1(P0.05)。结论:五味降压散可明显降低SHR血压、血脂,具有明显的降低血压、降低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