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9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肝再生增强因子(ALR)在β-淀粉样肽(25-35)(Aβ25-35)诱导PC12细胞阿尔茨海默病(AD)体外模型中的表达。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分为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实验组用终浓度为25μmol/L Aβ25-35处理PC12细胞建立AD细胞模型,MTT法测细胞活力,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应用RT-PCR检测ALR mRNA表达变化、Western印迹法检测ALR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Aβ25-35组中PC12细胞的存活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也明显增高(P<0.05),ALR mRNA在Aβ25-35组中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W estern印迹法检测其蛋白表达也较对照组下降(P<0.05)。结论 ALR在Aβ25-35诱导PC12细胞致AD模型中表达减少,可能与AD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2.
背景:国外有1篇文献报道了肝再生增强因子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分布与表达。由于关于重组大鼠肝再生增强因子蛋白多克隆抗体制备、鉴定及原核表达载体如何构建的相关文献较少,国内对于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研究目前未见报道。 目的:利用大肠杆菌BL21表达大鼠肝再生增强因子融合蛋白,并制备和鉴定其多克隆抗体。 方法:提取SD大鼠海马组织RNA,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28a-ALR并转化到宿主菌BL21中,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表达目的融合蛋白,经Ni2+亲和层析纯化回收,4次免疫日本大耳白兔后,心脏取血,吸取血清作为多克隆抗体,以ELISA测定抗体血清效价,Western-blotting检测抗体的特异性和亲和性。观察:①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28a-ALR构建。②pET28a-ALR重组体酶切鉴定。③ELISA及Western-blotting检测结果。 结果与结论:双酶切电泳检测结果显示得到了预期条带,其大小分别为5.3 kb和0.4 kb,经核苷酸序列分析证明成功构建了pET28a-ALR原核表达载体。成功获得分子质量约为19 ku纯化的融合蛋白。ELISA测定显示多克隆抗体效价可达到 1∶2 000,说明抗体与纯化的重组肝再生增强因子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性,有较高的效价,可满足实验的要求。通过Western-blotting检测证明该抗体可以特异性识别肝再生增强因子蛋白。实验成功地利用原核表达体系表达了肝再生增强因子融合蛋白,并制备、纯化了抗肝再生增强因子蛋白的多克隆抗体,经鉴定能够满足针对肝再生增强因子免疫印迹检测的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3.
背景:国外有1篇文献报道了肝再生增强因子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分布与表达.由于关于重组大鼠肝再生增强因子蛋白多克隆抗体制备、鉴定及原核表达载体如何构建的相关文献较少,国内对于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研究目前未见报道.目的:利用大肠杆菌BL21表达大鼠肝再生增强因子融合蛋白,并制备和鉴定其多克隆抗体.方法:提取SD大鼠海马组织RNA,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28a-ALR并转化到宿主菌BL21中,经异丙基-β-D-硫代 半乳糖苷诱导表达目的融合蛋白,经Ni2+亲和层析纯化回收,4次免疫日本大耳白兔后,心脏取血,吸取血清作为多克隆抗体,以ELISA测定抗体血清效价,Western-blotting检测抗体的特异性和亲和性.观察:①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28a-ALR构建.②pET28a-ALR重组体酶切鉴定.③ELISA及Western-blotting检测结果.结果与结论:双酶切电泳检测结果显示得到了预期条带,其大小分别为5.3 kb和0,4 kb,经核苷酸序列分析证明成功构建了pET28a-ALR原核表达载体.成功获得分子质量约为19 ku纯化的融合蛋白.ELISA测定显示多克隆抗体效价可达到1:2 000,说明抗体与纯化的重组肝再生增强因子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性,有较高的效价,可满足实验的要求.通过Western-blotting检测证明该抗体可以特异性识别肝再生增强因子蛋白.实验成功地利用原核表达体系表达了肝再生增强因子融合蛋白,并制备、纯化了抗肝再生增强因子蛋白的多克隆抗体,经鉴定能够满足针对肝再生增强因子免疫印迹检测的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IR)对帕金森病(PD)患者发生痴呆的影响。方法:收集141患者进行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以及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采用HOMA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应用相关量表对PD患者运动及认知功能障碍程度进行评估,比较分析帕金森病痴呆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情况,并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141例患者中60例(42.6%)为帕金森病痴呆,其中约63.3%的患者存在IR,明显高于非痴呆帕金森病患者(30.9%)(P<0.05);且在胰岛素抵抗型的PD患者中其痴呆发生率、HOMA-IR、UPDRSⅢ评分以及Hoehn-Yahr分级均明显高于非胰岛素抵抗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IR为PD患者发生痴呆的危险因素(OR=1.550,P=0.004)。结论:IR是PD患者发生痴呆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系统评价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和A1298C、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M235T、胱硫醚-β-合成酶(CBS)G919A、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60岁人群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及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收集与≤60岁人群脑卒中发生有关的基因多态性文献,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4年1月。由2名研究者分别独立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完成对文献的筛选、资料提取及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 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8项研究,包括1 840例患者(病例组)和2 525例对照(对照组)。Meta分析结果显示,分别有22、17项研究报告了MTHFR C677T基因CC、CT基因型频率与≤60岁人群脑卒中的关系,结果显示病例组和对照组CC、CT基因型频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0.54,95%CI(0.39,0.78),P=0.000 5;OR=1.28,95%CI(1.07,1.54),P=0.007〕。4项研究报告了MTHFR A1298C基因多态性与≤60岁人群脑卒中的关系,结果显示两组AA、AC基因型频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54,95%CI(0.36,0.81),P=0.003;OR=1.68,95%CI(1.20,2.35),P=0.003〕。3项研究报告了ApoE基因多态性与≤60岁人群脑卒中的关系,相关基因型频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项研究报告了G919A基因多态性与≤60岁人群脑卒中的关联,两组AA、AG和GG基因型频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关于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CC基因型对≤60岁人群脑卒中的发病有一定保护作用,CT基因型是危险因素;关于MTHFR A1298C基因多态性,AA基因型对≤60岁人群脑卒中的发病有一定保护作用,AC基因型是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干预后对沙鼠前脑短暂性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及对热休克蛋白20(HSP20)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雄性蒙古沙鼠的双侧颈总动脉分离并夹闭10 min后恢复灌注血流建立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按照体重将沙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实验组,每组10只。实验组在造模前1天腹腔注射丹红注射液(8 mL·kg-1,qd)。造模后,分别于再灌注后第6 h以及第1,3和7天,用改良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评价小鼠的运动功能,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HSP20和EPO水平(阳性细胞计数)。结果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实验组的MNSs分别为5.17±0.31,8.63±1.02和5.47±1.03;于第3天,这3组的HSP20表达量分别为4.70±0.91,95.10±2.18和118.2±1.61;这3组的EPO表达量分别为7.80±0.87,79.10±1.51和97.10±2.46。上述指标: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实验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可能通过上调HSP20和EPO的表达,进而改善脑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血管性痴呆(VD)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VD患者82例,依据患者病情演变及参照李强等方法分为急性期38例(急性期组)及稳定期44例(稳定期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NSE、S-100B、H.FABP。结果急性期组血清NSE、S-100B、H-FABP水平分别为(16.38±11.54)、(1.34±1.21)、(11.36±5.24)ng/mL,稳定期组分别为(5.35±2.92)、(0.56±0.31)、(2.42±1.89)ng/mL,对照组分别为(7.51±3.48)、(0.29±0.18)、(3.35±1.94)ng/mL,两两比较,P均〈0.05。结论VD患者不同病程阶段血清NSE、S-100B、H-FABP水平不同,检测上述指标可反映出患者脑组织缺血缺氧损害程度,对病情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为临床多发病,常并发神经系统并发症,但以面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相对少见。从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科诊治相关病例25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患者男9例,女16例;年龄45~78岁,平均62.73岁。发病前均无糖尿病病史,且无典型糖尿病症状。发生面神经麻痹至  相似文献   
9.
脊柱保健与治疗器械的国际检索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知识社会里 ,伏案工作的人们越来越多 ,因此颈椎和腰椎的积累性劳损的人也越来越多 ,由于交通业和建筑业的迅速发展 ,脊柱急性损伤者也越来越多 ,脊柱疾病 (特别是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 )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和未来社会的突出问题 ,脊柱保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 ,我们于2 0 0 0年度开始模拟中医背抖疗法研制了万能脊柱康复机 ,该机能完成牵引、旋转 (斜扳 )、摇摆、振抖 (背抖 )、环绕、颤动、晃动等基本运动。其方向可调、速度可控、时间可长可短、活动度可大可小、可单一运动或联合运动 ,基本实现了人工方法机械化和机械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