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社会科学   12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失地农民的创业培训体系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妥善解决失地农民问题是事关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大事。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失地农民的生存保障,而对他们的发展机会则鲜有关注。借鉴国际经验,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构建了失地农民创业培训体系。通过为失地农民提供创业培训服务,能提升失地农民人力资本,从而推进公共政策从保障失地农民生存转向促进失地农民发展。  相似文献   
2.
土地整理规划中公众参与机制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我国土地整理规划中公众参与的现状和特征出发 ,提出了公众参与土地整理规划的总体框架设计。该设计已在浙江省义乌市佛堂镇生态型土地整理项目规划实践中得到了较好运用 ,通过土地整理实践 ,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土地整理规划中公众参与机制的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土地发展权分配的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为农村集体利益提供了政策保障,但由于现行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测算本质上仍然基于被征土地的农业用途,还达不到保障农民生活水平的目的,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失地农民不能分享农用地用途转换所获得的土地发展权收益是问题的关键.借鉴实践中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收益的分配方式,国家和农村集体按60%和40%的比例分享土地发展权收益,并利用部分资金共同出资建设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是可行之策.改进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测算方法,使土地发展权的分配在现实中得以实现.从建设用地出让金中扣除农地经营性收益和广义土地开发成本,得到土地发展权收益;通过对农民意愿的调查,确定农村集体分享的土地发展权收益比例,进而得到分享的土地发展权收益,其与农地经营性收益之和就是征地区片综合地价.  相似文献   
4.
失地农民的生存与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而创业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借鉴创业行为理论和创业事件理论,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建立失地农民创业的“意向—情境—行为”理论模型,挖掘失地农民创业行为产生的影响机理,并通过样本数据进行验证。研究发现:创业意向是创业行为的内驱因素,主要通过渴求知觉和可行知觉起作用;征地情境调节着创业意向与创业行为间的关系,征地区位、创业政策对创业意向与行为关系的调节显著,安置方式对创业意向与行为关系的调节不显著,补偿金额对创业意向与行为关系的调节呈边际递减趋势。因此,应培育失地农民创业意向,引导其创业行为;同时制定失地农民创业政策,促进其创业行为。  相似文献   
5.
失地农民创业潜力的优先度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设计了失地农民创业潜力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可拓理论建立了优先度评价模型,通过实例演示了该模型应用的具体步骤,为失地农民创业潜力评价提供了一种科学可行的方法,从而有利于培训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6.
基础设施BOT项目特许权期决策的动态博弈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鲍海君 《管理工程学报》2009,23(4):139-141,147
特许权期是基础设施BOT项目融资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决策变量,但目前缺乏计算特许权期的理论方法。应用博弈论原理,建立了投资成本变动下的动态博弈与特许权期决策模型,该模型在算例中得到了演示。研究结果表明,该动态博弈模型能为政府和企业进行特许权期决策提供有效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8.
土地整理与耕地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动力学原理透析土地整理与耕地保护的关系,总结了我国当前土地整理对耕地保护的成效及其负面影响,提出了探索和实践生态型土地整理模式、拓宽融资渠道加快农居点等建设用地整理等措施,以促进耕地保护系统的稳态发展。  相似文献   
9.
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总被引:172,自引:1,他引:172  
在城市化进程中 ,农村集体土地将大量被征用 ,大量农民将成为失地农民。现行的征地安置标准过低且方式单一 ,导致大量失地农民转化为城市贫民 ,其结果必然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妥善安置失地农民 ,是我国社会发展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以征地补偿安置费和土地转用后的增值收益为主要资金来源 ,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将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可行方案。一、引言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国家或社区为改善和提高成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而提供的社会服务及其措施 ①,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长期以来 ,我国城市实行的是高补贴、高就业的社会…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