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社会科学   3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为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基本构成内容,对于保证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显示出日益重要的作用,因而各国都非常注重对宏观调控制度的构建和完善。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加强对宏观调控体系的建设是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为实现这一任务,既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也要借鉴发达国家的长处,并实现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以加速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宏观调控体系。德国的宏观调控制度,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是独具特色的,其许多方面能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90年代中期以后,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已从“短缺经济”走向“过剩经济”。这意味着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在调控目标、调控政策、调控措施以及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等方面,都将面临着一系列的新课题。加强对这方面的理论和对策研究,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3.
城镇化: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必须解决好“三农”问题。解决农民问题的实质是提高农民的收入 ,通过加快城镇化的进程 ,以减少农民数量来增加农民的收入是最有效的途径。解决农业问题的实质是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而城镇化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条件。解决农村问题实质是在农村经济全面繁荣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上向城镇转变。因此 ,解决“三农”问题 ,必须加快中国城镇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不是从产权制度,而是从利润分配环节起步的。但是,分配制度的改革又是随着产权制度的创新而取得实质性的突破的。回顾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的改革,显示出的一条清晰的主线是利润分事制度取代独享制度,并随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化不断完善利润分享制度,使之具有较高的制度效率。一、所有者出让型的利润分享制度由利润留成制度取代利润全额上缴制度,是国有企业中的利润由所有者(国家)独享转变为与企业分享的起点。这一利润分事制度的特点是分享比例完全由所有者确定的,企业对利润的分享是通过所有者的主动出让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中的四个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这一二级学科专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这一重要地位是和这一专业本身具有的特点和与其他二级学科专业的关系决定的.从学科体系来看,这是一个新设立的专业,其特点是专业内容具有综合性;从与其他专业的关系来看,在内容上的内在联系紧密,其特点是专业内容具有交叉性.这一学科内容具有的综合性和交叉性,要求在这一学科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解决了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三大经济理论问题,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多种经济成分的统一.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大理论发展.  相似文献   
7.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增强综合国力的关键,这是党的十七大为适应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趋势,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做出的战略定位,也是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的主要任务之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是一句抽象的口号,它有丰富的内容和明确的目标,这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落实于提高产品和品牌的竞争力,因为自主创新竞争力具体是通过产品竞争和品牌竞争这一载体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正确划分和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与现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构建适应现阶段实际要求的经济运行机制,是我国经济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中的重大问题。上海财经大学程恩富的新著《社会主义三阶段论》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富有新意的见解,是一本较有价值的学术著作。作者在《社会主义三阶段论》中提出的主要理论新观点有以下几方面:1.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作者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是以社会生产和经济利益的客观性质作为假设前提的,新制度经济学是以人的主观行为作为假设前提的。假设前提的不同,导致了对制度的功能和作用的不同界定。对两种假设前提的比较研究,能够更深入地认识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内容。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当前深化对劳动价值理论研究的“要素价值论”和“活劳动价值论”这两种思路作出了较系统的评述。对“要素价值论”主张的物化劳动创造价值、科学技术创造价值和各种非劳动要素共同创造价值的观点作了深入的分析,指出了这些观点在理论上存在的问题,因而按这一思路来进行研究不能达到深化对劳动价值理论认识的目的。对“活劳动价值论”主张的应深化认识创造价值的劳动这一观点作了深入的分析,在肯定这一研究思路所取得的重要成果的基础上,指出了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几个主要问题,以及深化对劳动价值理论研究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