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3篇
社会科学   6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从宏观绩效角度对学术创新力进行测度,避免单纯用产出来衡量学术创新力,而是基于投入来分析产出的效率,反映创新主体真正的创新素质和力度。借助于数据包络分析法,结合创新系统中的多投入和多产出的特点,基于BCC模型构建了学术创新力宏观测度指标体系。以图书情报学科领域的10个院系机构为例,进行样本数据获取后并模型运行后,得出同一学科领域不同创新主体的投入产出绩效。通过综合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来描述创新主体的创新效率,通过规模报酬、投入不足、投入冗余以及产出不足、产出冗余来分析创新效率所表现的状态。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CSSCI数据,通过分析39种艺术学期刊的二次文献转载量和Web即年下载率,揭示了艺术学期刊的学术价值和利用率,从而为期刊评价提供了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提要]本文剖析了目前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创新力测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创新力测度的基本内容、基本原则。基于大数据环境角度提出了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创新力具体的测度方法和研究框架,基于学术创新能力、学术创新力度以及学术创新活力三个角度构建出我国人文社科科学学术创新力的三层测度模型体系EPN,并给出了具体实施框架和细节。为决策部门制定相关政策、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时提供依据,促进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水平的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创新过程理论,提出了三阶段、四维度的学术创新力测度体系。创新过程中的三阶段,包括创新采纳、创新产出以及创新扩散,而四维度是在各个阶段上需要衡量的标准,包括数量维、质量维、时间维、空间维。由三阶段、四维度构建出学术创新力的测度体系后,以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学科领域的十个院系单位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分别从不同的阶段以及不同的维度对这十个机构进行评价分析,总结各个院系单位在创新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创新力度和创新素质。从多个角度综合比较学术创新力的基本状态,为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发展和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CSSCI中2000~2007年度的引文数据为基础,计算出新闻学与传播学类学术期刊的H指数,并从H指数排名与被引篇次和影响因子的对比中分析H指数在评价学术期刊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列出Hirsch核心论文和其年代分布,并对计算结果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6.
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是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核心,而现有的准则规范在这方面存在空白,国内外学者也未对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做出系统研究。鉴于此,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内控缺陷认定和披露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