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社会科学   1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翻译忠实不是一种实体而是一种关系。有三个看待忠实现象的角度值得关注:一是在什么面前忠实,二是忠实本身,三是就什么而忠实。这三个视角合为一体,构成翻译忠实这一现象的统一结构。根据翻译忠实与"是之理解"的亲缘共在关系以及"是之理解"为翻译行为奠基的渊源性,我们可以把忠实结构的存在论分析视为对翻译可能性最基本条件的敞明。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从阐述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现实问题开始,找到成功实施绩效管理的关键方法和有效思路,帮助企业从意识、具体措施方法等方面,建立切合本企业实际的绩效管理体系,让企业轻松的实行绩效管理。  相似文献   
3.
屈平 《殷都学刊》2008,29(2):107-112
《坎特伯雷故事集》是中世纪(1066—1485)英国文学中第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其巨大的成功主要取决于它的现实主义。长期以来,由于现实主义文学的主导性和当然性等特点,致使论者对该时期模式化的现实主义关注不够,特别是缺少对具体文本的研究及对其价值、意义的探讨。本文试图分析《坎特伯雷故事集》的现实主义特征,以期更好地认识和把握该时期的现实主义及该作品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4.
表意文字汉字在起源上是有别于西方表音文字的象形文字,说它是以象征义应该有着不容置疑的本源性依据。因此,构成汉诗的象形文字在转化变异为英语的表音文字时汉字本身的语形视象必然会被消形匿迹。此一点在译界尽管已有讨论,但笔者认为已有的讨论要么不够切近要害,要么小而化之。因此有必要换个新的角度加以审视.以期为译学多备一份参考。  相似文献   
5.
从解释现象学角度来理解翻译,我们就会发现翻译的本质特征就是解释学的如如结构.而要弄清楚这个结构,我们就得首先弄清楚“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翻译还原就是在翻译中还原解释学的如如结构,而这种结构的内在本质是一种意义关系,因此,翻译还原说到底就是还原如如结构,同时也是对意义关系的还原.  相似文献   
6.
屈平 《学术探索》2012,(3):140-142
在当今认知研究的大背景下,在大脑神经科学研究的基础上,重视中西文化差异,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用中国传统文化共核对西方理论加以甄别,从而推动自己的研究向前发展,不仅具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也更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诗歌翻译从理解"言"开始,不可得"志"而忘"言"。译诗之道在于用译入语还原原诗,力求形神兼备。"译诗民族化"能兼顾两端,使二者结合起来。因此,译者如果能正确把握原诗的"言"和"志",再辅以正确的翻译理论,应该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境界。本文所举四首译诗就是把"正确理解诗歌的‘言’和‘志’"与"译诗民族化"相结合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8.
屈平 《云梦学刊》2010,31(5):139-143
花儿从绽放到凋零过程的迅速和短暂会让诗人更深刻地体验生命的兴盛和衰亡,更能产生"生灭原知色是空"的慨叹。花之所以能成为感人之物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力量主要原因是花儿能赋予生命最为深切也是最为完整的感触。对于诗人敏感的心灵来说,这感触尤为真切、生动。咏花诗在中英诗歌中因此向来不乏上品之作。然而,由于两国文化历史背景的不同,中英咏花诗自然会有不同的特征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按照海德格尔的观点,是(存在)含义问题,即我们如(是)其所是地理解事物时事物是什么或怎么样的意义问题,总是以我们有能力解释事物在理解中能够明确地如(是)其所是为前提的。既然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本体论旨在探讨我们如何能够如其所是地理解事物的普遍条件所具有的意义,而翻译史上的翻译忠实这一理解现象就是这样一个有关"如其所是"的理解问题,因此,翻译忠实应该能够在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本体论框架内给出分析;并且这种分析是最本体的存在论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从柏拉图到华兹华斯,西方诗论历经两千多年.在其漫长的建构过程中,围绕"什么是诗"这一命题展开的讨论从未停止.柏拉图以客观唯心主义立场把诗界定为"模仿的模仿",华兹华斯以情感立论说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外溢".然而,无论诗的源头是出自"眼睛"还是出自"心灵",对"什么是诗"的回答都不约而同地采取了变换喻体的方法.本文旨在揭示五彩滨纷的诗论背后隐伏着的隐喻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