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社会科学   24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言不尽意”是中国哲学和美学的一个重要命题 ,他最早出现于《易传》。魏晋时 ,士人对“言意之辩”的层层探讨 ,最终使“言不尽意”成了一种语言艺术的追求 ,更是文论语言所达盼到的一个境界。无独有偶 ,在一千多年后的 2 0世纪 30年代 ,西方的现象学文论家建立文学本体论学说 ,其学说对文论语言也进行了充分的探讨 ,通过对比和分析 ,不难发现 ,尽管由于中西文化有着根深蒂固的差别 ,但文论语言发展至今 ,中西方已在“言不尽意”上达成一定的共识 ,产生了一种不谋而合的默契。  相似文献   
2.
周晓华 《生存》2020,(13):0112-0113
目前,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非常普遍,在这种形势下,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才能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进度不断加快,为基础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幼儿教师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信息化时代,幼儿教师要具备很强的信息意识,不断了解和学前教育有关的信息知识。本文分析了幼儿教师的信息化要求,探讨了如何提升幼儿教师的信息素养,希望可以促进学前教育信息化程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大学英语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而备课艺术是这门艺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要保证教学质量,首先必须备好课;要备好课,就要懂得备课的艺术。本文从主观到客观,从宏观到微观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备课艺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晏斌  周晓华 《兰州学刊》2011,(4):204-206
支遁是魏晋时期中国佛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深研《庄子》,又治学般若,成为魏晋玄学与佛教般若学交融的重要环节。文章对他的审美逍遥思想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并就其对中国山水诗的影响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严格地说,情商应该叫情绪智力,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登纳(Gardn)在1983年提出的。他认为,人类的智慧至少包括七种不同的能力: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体态智能、内省智能和人际智能。后两种智能成为情商理论的直接来源。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研究了目前国内各高校采用的和正在探索的大学英语视听教学模式和相关政策,并在前沿的理论基础上试图探索一条新的合理化、最优化的合成视听教学模式,并对此模式进行了初步的实践与研究.  相似文献   
7.
师资水平是影响高职教育质量好坏的决定因素,而良好的师资队伍建设则是保证高质量师资水平的基础。本文通过对国外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分析,提出对我国高职教育师资建设的启示,力求为高职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民族地区的信息化教育需求迫切,但由于多方面原因,民族地区信息化教育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这种情况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鉴于此,结合民族地区信息化教育现状及自身的教学实践,分析总结了目前民族地区信息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使信息技术深刻而有效地渗透到民族教育的各个方面,充分发挥信息化教育的优势,提高民族地区的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在知识经济时代,成人教育凸显出工学矛盾、教学内容和方法缺乏成人教育的特色等不适应的问题。所以成人教育应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更多的学生能实现随时随地的自主学习,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移动教育是依托目前比较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国际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在移动教学服务器的支持下,使教师和学生通过使用手机、PDA等移动设备实现交互式教学,是继数字化学习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学习模式。以其基于短消息的移动学习、基于连接浏览的移动学习和基于校园无线网络的准移动学习的新型方式,必将成为日常教学必要和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10.
6月15日在上海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是该组织成立5周年之际召开的一次具有特殊意义的标志性盛会。峰会期间,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中国、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共和国、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元首共同签署的《上海合作组织5周年宣言》和各项合作文件及发表的联合公报,确定了在各个领域继续发展合作的重点和方向。有理由相信,在成员国的共同努力下,上海合作组织在业已取得的丰硕成果的基础上,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未来。“上海精神”——生命力的源泉从“上海五国”到上海合作组织,从上海合作组织的诞生到今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